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护理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护理的效果分析

邱鹏 平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平江 414500

【摘要】目的:探究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护理的效果。方法:取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老年患者进行相关实验研究,并采取数字随机法将纳入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中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协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6.0%(35/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48/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提高其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协同护理模式;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

糖尿病是较为常见的慢性疫病之一,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持续高血糖,主要由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引起[1]。糖尿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消瘦[2],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现如今,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及方法的临床效果欠佳,已无法满足患者对于护理效果的需求,因此选择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对于糖尿病老年患者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为了深入探究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护理的效果,选取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相关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老年患者进行相关实验研究,并采取数字随机法将纳入的患者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69.7±3.6)岁;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70.3±4.0)岁。相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可知,P>0.05,无明显差异,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内容包括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运动指导以及饮食护理等。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协同护理模式:(1)定期组织个性化的交流会,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制定相应的教育内容,面对面传授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并配合相关饮食注意事项和按摩保健常识的讲解;(2)由本院的护理人员组成专门的心理护理小组,定期对我院的住院患者进行心理干预;(3)协调患者多方沟通,促进其与其他病人、家属及医生的有效沟通[3]

1.3评价标准

(1)对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测评,具体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其正常参考值为:空腹血糖3.9-6.0mmol/L,餐后2h血糖<7.8mmol/L,糖化血蛋白小于6.5%。

(2)于出院前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满意度分为三个标准: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对比两组患者对的总满意率。(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原理

通过SPSS20.0软件对本次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用(5dd250d1dbacf_html_a7394a09d6f17902.gif ±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通过(%)表示,对两组实验数据进行客观比较后,当P<0.05时,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蛋白水平

经观察可知,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

(mmol/L)

餐后2h血糖

(mmol/L)

糖化血蛋白

(%)

对照组

50

6.8±2.2

9.3±2.9

7.3±1.3

观察组

50

4.5±1.4

6.2±1.3

4.3±1.0

2.2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6.0%(35/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48/50),详见表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对照组

50

48.0%

(24/50)

22.0%

(11/50)

30.0%

(15/50)

70.0%

(35/50)

观察组

50

76.0%

(38/50)

20.0%

(10/50)

4.0%

(2/50)

96.0%

(48/50)

3.讨论

糖尿病治病因素较多,多与遗传、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有关[4],同时其病情发展变化较快,控制困难。糖尿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且对饮食和运动机制要求较高,同时患者年龄越大,依从性越差,治疗效果越不理想[5]。因此,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协同护理模式在护理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交流活动,为患者及家属传递糖尿病相关知识,打破传统护理人员说教模式,提高了患者的积极性。同时,将患者家属纳入到教育范围内,使其参与到协调护理之中,可有效地监测患者饮食、运动及血糖情况。因此,协同护理可在调动患者及家属积极性的基础上,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6]

综上所述,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提高其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淑俊. 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医药前沿, 2017, 7(5):281-282.

[2]张喜乐, 李莹. 老年糖尿病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的实际应用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56):10989-10989.

[3]王丽君. 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糖尿病新世界, 2017, 20(12):193-194.

[4]秦菲. 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肾病行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16, 23(10):177-179.

[5]阚秀芬. 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7, 5(9):509-511.

[6]张艳, 高珊, 崔鲜妮, et al. 协同护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 2016, 16(9):664-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