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生谈话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1-21
/ 1

浅谈师生谈话技巧

崔桂玲

崔桂玲陕西省临渭区辛市镇前锋学校

从学生踏入学校第一天起,“老师”这个概念便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老师便成了他们信赖、依赖的“母亲”和朋友,从老师那里汲取知识和师爱。班主任则是附加在老师身上的另一个角色。在学生眼里,班主任不完全是老师,还有一种他们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谈话,是师生交流的最主要的方式。通过谈话,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关怀、传递师爱,同时也增加了对学生的了解,掌握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和思想动向。班主任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与学生谈话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形式。班主任与学生谈话与其说是用口,不如说是用心,而且贵在用心。一次成功的谈话所付出的劳动,不亚于一堂好课的艺术构思。如何把握谈话分寸,掌握谈话时机、场合,让学生对老师的话入耳、入脑、入心,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呢?以自己多年班主任工作的经验,深切体会到,与学生谈话的艺术性,不仅有文章可作,还有规律可循。特别是面对“问题学生”。所谓问题学生是指问题最多的学生,有的老师称其为差生、后进生。他们学习上差一些,思想上问题多些,平时好违犯纪律,所以他们也常是班主任谈话的对象。在他们眼里,谈话有另外一层含义。面对问题学生,以心换心,如若能多一点关怀,多一份理解,谈话多一些技巧的引导,就能温暖学生的心灵,甚至在他人生道路上树一块闪光的里程碑。如无诚意,则难以服人。

一、平等待人,不可高高在上。

班主任找学生谈话时,首先遵循一个原则是必须尊重学生,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千万不可怕丢面子,忍耐不住性子或利用教师尊严,训斥学生或挖苦讽刺,甚至出言不逊,大打出手,其结果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而且这样会加大学生对教师的对立情绪,降低教师的威信。我在做班主任工作中切身体会到,教师的尊严、威严是靠自己崇高的人品、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识、明察秋毫的能力及公平、公正的处事态度逐步树立的。在教育学生、处理问题中如有差错,应虚心放下架子,态度诚恳的作自我批评,这样不仅不会丢面子,降低威信,而且会给学生树立有错必纠的榜样,让老师、学生更尊重你自己。如对自己的过失百般掩饰,无理也要抢三分,其后果会不堪设想。

二、因人而异,采用方法。

活泼好动且感情丰富是学生的天性。但由于家庭教育不同,环境影响的差异,学生思想、个性、习惯、兴趣、爱好等千差万别。班主任与学生谈话一定要琢磨学生,看清对象,有的放矢,争取谈话达到预期的目的。以学生为本,因人而异。不同的谈话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不同的要求,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我的方法是:我对那些逆反心重、易冲动、个性强的学生,常采用和风细雨般商量的方法化其心结;对那些善于独立思考、自我意识强的学生,用点拨式谈话“点到为止”;对那些懒于思考、依赖心较重者,用直截了当的方法“一针见血”,闪电式突破。事实证明,效果不错,有时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目的,事倍功半。

三、留有余地,指出不足。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学生是受教育者。在好学生身上难免也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差学生身上肯定也有长处。班主任则要擦亮眼睛,用心留意各个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存贮在自己记忆的仓库中,以便在表扬或批评时,心中有数。在谈话中,注意绝不能把好学生表扬的很完美,把差学生贬的一无是处。因为学生尽管年龄小,但非常在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所以要留有余地,话不可说得太绝、太过,尽量恰如其分的表扬和批评。谈话中旗帜鲜明,让学生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今后该怎么做,在思想上有个小飞跃。

我常用的方法是:对差生鼓励在先,肯定优点、长处后,再指出缺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正缺点;对好学生严格要求,指出不足,快马还须再加鞭。

四、区别对待,把握时机。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既要把握分寸,更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我认为谈话的时机选择,首先要看问题的性质,其次要看问题的急切程度。性质严重,问题紧迫的马上谈,力争速战速决;问题不紧迫就缓时谈。谈话方式的选择也要有区别,如只是发生在个别学生身上,不带普遍性的单独谈,避免不良影响的扩大。如发生在某几个人身上,带共同性,以小组谈话较为方便。具体操作时可提前通过其他学生老师了解实际情况,在谈话中掌握主动,同时在谈话过程中尽量让学生敞开心扉,实话实说,实话敢说。

总之,作为新世纪的班主任,面对来自不同家庭教育环境、性格迥异的学生,解决好学生思想问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教育和发展特别重要。话语是开心的钥匙,教师就是手执钥匙的人。想要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把不愿说的秘密告诉老师,老师就必须对学生诚心相待。只有当学生觉得老师可亲可信时,才会推心置腹无话不谈,才会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与学生谈话,既需用心,也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