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与德育的渗透教育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02
/ 2

小学体育与德育的渗透教育探讨

廖仁宾

(广西百色市西林县古障镇周约村中心小学,533507)

摘要:体育不仅仅是一种增强人身体素质为主要内容的运动,同时也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小学的教育中开展体育课程的意义是很重要的,因为学生们既能够通过体育活动的学习过程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也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为孩子们以后个人的发展也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老师们对教学实践的综合性认识程度还远远不够,在体育教授的过程中对德育的渗透是远远不足的。因此小学体育的教育必须结合实际的教学过程,深入地对小学教育和德育渗透教育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是目前小学体育教育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对小学体育与德育的渗透教育展开了一系列地探讨。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渗透教育

在小学的体育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渗透的德育教育能够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现在的社会教育体制在追求的是学生们的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发展,而在小学阶段的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的最佳时期,所以,老师们应该注重对于小学生们的各方面的教育。而在小学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了培养小学生们身体素质,让学生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的体育当中,就能在提高小学生们身体强度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符合新时代下学生们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一、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前很多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比较差,体质较弱,无法为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身体保障,影响正常教学的开展;性格不够坚韧,在遇到困难的同时,不能勇敢面对,容易产生胆怯的心理,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道德素质较低,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在思想道德的认识上存在误区,不利于社会健康风气的形成。在小学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得到了足够的体育锻炼,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坚强意志,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德育能利于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知识

德育对学生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是很有帮助的。通过德育,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被情感所感染,就可以鼓励他们去学习基本知识,使他们带着感情去学习,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很大的被调动起来,就会很好的掌握基本知识。

(三)德育能提升学生学科基本能力

学科的基本能力包括认知与理解能力、想象与思维能力、观察能力、问题解决与创造能力。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在课堂上提高自己的体育和学习能力,然而这种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如何做到对学生引导就需要教师进行重组的备课工作,同时教师也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而合理的划分和安排。教师需要在体育课上引领学生由内而外的去进行提高。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观察实际生活,学生将会对理论和实际有着更加直观的认识,此外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也会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体育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学生也会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培养一个良好的品德和学习习惯。

(四)德育能树立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希望自己的学生在体育的创作和学习中拥有更加饱满的情感,然而这就离不开德育的融入。在进行德育的时候,教师就需要对原有的师生关系进行反思,师生关系需要更加和谐和平等,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重视学生,这是激发学生进行奇思妙想和设定与教学模块相符合的情感教学目标的基础;教师注重对于学生的表现进行分析和评价,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拓展训练,这有利于教师发现不同学生的特性从而进行因材施教。教师要鼓励学生突破原有思维的束缚,让学生在体育的课堂上学习知识培养品质;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和引人,教师应该摆脱高高在上的形象和心态,做好一个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的角色,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教师还要设计并运用恰当的情感教学环节和活动在情感认识上,学生通过学习有正确的确立,不是错误的认识,不是表面认识后的不理解所导致的厌恶情感的产生。

二、小学体育教育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提高对德育教育渗透的思想认识

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时,体育老师应该意识到德育教育渗透的重要性,加强对德育渗透的重视,对德育教育渗透效果进行评估,将德育教育渗透教学模式落实到底;体育老师不能将德育教育的渗透当作一般的思想道德教育,需要结合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从不同方面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注重榜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运用体育先进事例进行榜样教育:通过介绍我国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为祖国争得荣誉,使我国在国际体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使学生在平时锻炼及学习中,能够以这些体育健儿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融入体育游戏竞争特性,持续激发小学生强烈的自尊与自信心

体育游戏组织的核心动机,就是在引导学生持续获得胜利和成功经验的同时,令他们能够在日后更加和谐地和每个同学相处,进一步成为德才兼备的优质化学生。而体育游戏教学互动过程中,必然会同步存在体能与心理方面的竞争状况,所以体育游戏必然带有竞争性的特征,唯独如此,才能持续强化学生个体的心理承受和自我调节能力之余,令其意志品格得到空前理想化地塑造。需要注意的是,在游戏组织过程中,更可以调动起学生积极上进的意识,与此同时,令其在各类游戏活动中灵活性思索、努力拼搏,进一步谋求胜利的喜悦。如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设置夺取胜利、勇敢者的道路等主题内涵深刻的游戏,力求凸显竞争性特征的同时,引导学生持续尊重、信任、学习他人,为今后一切艰难的学习挑战应对,树立起稳固的自信心。

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是一项可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工作,需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实现小学体育与德育的进一步渗透,便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的各项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并结合现阶段的教学理念、教学目的对其做出进一步深化,最后落实到实际教学工作当中,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J].刘亚伟.当代体育科技.2014(30)

[2]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程琨.考试周刊.2014(63)

[3]基于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J].吴鹏玉.考试周刊.20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