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班级整体作用,加强“三自”能力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发挥班级整体作用,加强“三自”能力培养

李令

(渠县水口乡第二中心学校渠县635200)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是邓小平1977年在谈到教育问题说过的话,也是人类生活经验的结晶。今天的少年,是明天国家的栋梁,担负着振兴中华民族这个光荣而艰巨任务。他们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才能发育成长,使他们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成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勇于献身的一代新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这关键是靠人的培养。这些年来,我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积极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加强“三自”能力培养为突破口的系列教育活动,收到了些许成效。

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每天早上和下午放学后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科任老师、年级老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同时也赢得了学生的爱戴。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三自”能力的培养

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特别是小学低段的教育。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这些年来,为建设良好的班风,我着重抓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我以课堂生活为主体,以常规训练为主线,加强了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貌、卫生和劳动等几方面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和自学、自理、自控的能力,使课堂教学中师生和谐统一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1、重视在课堂内的常规训练,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对于每学年入学的新生,我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结合《三字歌》的贯彻落实,每天提醒他们注意“三个一”,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

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如每周要求学生注意听讲了几件事?是什么事?回到教室起来说出要点,如答不出,就说明没有专心听讲。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

2、建立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制度,培养自育能力。过去的一贯作法都是只让几个干部轮流,经过我发现这样下去只能是好的学生好,差的仍然赶不上。这会使部分儿童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失去了上进心。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育能力和竞争意识,促使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让每个儿童都参与。采取了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后,学生表现出十二分的状态,总是盼着自己当值的那天。在当值日时,报告当天的学习内容、清洁、纪律、出勤以及戴红巾等,这样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工作机会,在值日中,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值日生首先得以身作则,才有说服力。实践证明:过去看来十分不起眼的学生,在值日中不仅自己严于律已,而且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

3、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教师注意要言传身教,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保持教室的清洁,打理好自己的个人卫生,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凡事包办,孩子能做的事情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孩子在遇到困难的过程中,先鼓励孩子独立解决,解决不了的时候老师可在语言上给予指导给孩子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承担责任。让孩子体验成功。孩子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时,老师要给予积极肯定,增强其成功感和自豪感,使孩子明白自己能做很多的事、自己应该做很多事并且能做得很好。

三、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双向管好孩子

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社会。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我通过多种形式与家庭取得密切联系,进行友好交往,不仅沟通了信息还增进了交流。孩子进步了,家长也来向我致谢。我对孩子的关爱不仅赢得了孩子对我的爱,也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只要班上搞什么活动,家长总是全力支持。定期召开家长会,主要内容是根据本班本学期计划,对家长提出必要的要求,了解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并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经验,推荐一些书籍,如“怎样教育独生子女”、“怎样使你的孩成长”、“父母必读”等,同时对家长提出要求:为孩子创造必要的学习环境,为孩子做好榜样。在家长会上还请家庭教育成功的家长谈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经验。

通过这些工作,使很多家长开始重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懂得了对子女的教育方法,逐步养成自控、自育、自理能力。也增强了做家长的责任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多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感:人才培养,从小抓起,养其习于童蒙。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提出的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充分强调了习惯对于儿童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小学是基础教育,基础工程事关重大,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所以,加强“三自”教育应从小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