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护理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依从性中的运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1

协同护理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依从性中的运用效果

李文娇

(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依从性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科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两组入组后继续实施血液透析常规护理,观察组另增加协同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后12周内在饮食、治疗、用药以及液体摄入方面的依从性情况。结果:护理1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钾、血磷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饮食、治疗、用药以及液体摄入方面的依从性差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实施协同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各方面的依从性,这对提高透析质量、改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协同护理;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8-0229-02

血液透析是当前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主要方法。随着现代血液净化设备及技术的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存活时间理论上大大延长。然而,临床中部分患者由于依从性较差,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导致血液透析效果不佳,生存期明显缩短[1]。因而,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依从性是临床护理的重点也是难点。我院血透室对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采取协同护理,在提高患者依从性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科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52例,其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18~72岁,平均(46.8±12.1)岁;透析治疗时间在5~18个月不等,平均(12.3±5)月;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2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17例,多囊肾患者6例,IgA肾病患者4例。入组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入组后继续实施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实施协同护理措施:①护士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对护士产生信任感与安全感。②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透析治疗的目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知识,讲解良好遵医行为的重要性,从饮食、体重控制、血压控制等方面进行行为指导。③护理人员与家属共同对患者进行督促,定期与患者总结不良行为发生的原因,并且制定相应的对策,以不断提高患者的依从行为。④心理疏导。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及进给予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生存信心,培养积极乐观的精神,鼓励患者积极融入社会,转移注意力,从而消除悲观情绪。

1.3评估指标

①膳食方面。护理12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化指标磷、钾进行含量检测,依从性评估标准:患者护理12周后血钾水平在5.5mmol/L以上、血磷水平在2.0mmol/L以上被评估为依从性差。②临床治疗方面。记录两组患者在护理12周期间,能否按照医嘱进行每周≥2次,每次治疗4h以上,有一项不达标视为依性并。③液体摄入方面。护理前后患者体重增加数值与干体重的比值,超过5%被评估为依从性差。④用药方面。12周期间患者能否按照医嘱用药,记录有没有自行增减药量、忘服药的行为,血压水平是否平稳。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6.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血钾、血磷水平比较见表1。

3.讨论

终末期肾病是肾脏病发展中的最终阶段,临床以维持性血液透析为主要治段,可以有效延长生命期,但临床中多数患者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透析无信心,配合性差,最终影响透析质量及预后[2]。本组研究对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协同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饮食、透析治疗、用药等方面的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实施协同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各方面的依从性,这对提高透析质量、改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春燕.个体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及透析效果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4):738-739.

[2]雷延兰,罗玲,陈莉,等.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透析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血液净化,2016,15(1):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