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古代公共行政思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简述中国古代公共行政思想

柴丽霞

西北师范大学柴丽霞

摘要:中国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一系列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行政管理思想。本文主要讲述中国古代主要的公共行政思想。了解和掌握我国古代的行政管理思想,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关键词:古代行政管理行政思想

中国古代公共行政思想发展主要有四个历程,夏商西周时期是第一个发展历程,是中国古代公共行政思想的起源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第二个发展历程,这个时期的公共行政思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公共行政思想的发展时期;第三个发展历程是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公共行政思想的稳定时期;最后一个历程是隋唐到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公共行政思想的成熟时期。

一、中国古代公共行政思想

(一)起源时期(夏商西周时期)

1、“君权神授”、“以德配天”的行政理念

《尚书.诏告》曰:“有夏服(受)天命。”,这是君权神授最早的记载。用“天”、“天命”说明君主权力的来源,君主的权力是天授予的,是在替天治理国家,所以人们要无条件的服从于君主。“君权神授”为君主的权力提供了合理的来源,维护了君主的统治。

到了周王朝君主被称为“上天之子”,提出了“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统治者的权力是由天授予的,但上天只会把“天命”授予有德者,只有有德者才可承受天命,失德就会失去天命。天子要有三德,即敬天、敬宗、保民。

2、“明德慎罚”的德治思想

《尚书·康诰》曰:“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明德慎罚”是“以德配天”在法律上的体现,要求实施德教,用刑宽恕。

3、“建侯卫”、“制礼乐”的行政组织思想

“建侯卫”指在各地分封诸侯,“制礼乐”则是制定了一系列的政治制度,以稳固周王室的统治。

4、“民本”思想的萌芽

《尚书.五子之歌》中说:“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唯邦本,本固邦宁。”民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民固,国家才能安宁。

(二)发展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1、对治国行政原则的基本争论

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顺应自然的规律,以减少社会矛盾。以“无为”而达到“治”;孔子主张以“礼仁”治国,“礼”教人如何处世,“仁”教人如何为人;韩非子提倡“法治”,“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荀子主张隆礼重法,“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

2、对行政组织建设的讨论

(1)变法:商鞅变法。

(2)国王:掌握国家立法、行政、司法、军事大权,是封建国家的主宰,地主阶级的最高代表,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3)丞相和将军:由国王任免。

(4)丞相之下的各部门:由国王任免调动,向国王负责。

(5)国王宫廷侍从官吏:郎中、卫尉、太仆。

(6)郡县:郡行政长官为太守,县行政长管为县令,由国王任免,不世袭。

(7)县以下:县辖乡,乡辖里,里辖什,什辖伍,伍辖户。

3、对人事制度改革的讨论

(1)商鞅变法中:“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当,罚必行”的政策,取消淫民特权,变无功受禄为无功不受禄。

(2)《管子.立政》曰:“君子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明确地把“德”、“功”、“能”当作人事制度的主要标准;《韩非子.主道》曰:“符契之所会,赏罚之所生也。故群臣陈其言,君以其言授其事,事以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诛。”概括了人事制度的基本原则。

(3)注重国家对官吏的监管。“明主治吏不治民”。

4、对君主能力、素养的讨论

(1)提出尚贤、用贤的主张。官员的选拔任免主要不再依靠血缘和世袭,主张选贤任能。

(2)提出人才培养、锻炼的问题。

(三)稳定时期(秦汉时期)

1、秦代“法家思想”极端强化

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确立了皇权至高无上和一套中央集权制度,并以严酷的法律镇压人民的反抗。

2、汉代“黄老思想”流行

西汉初期,汉高祖采用了“黄老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反对战争,反对苛捐杂税。

3、汉代中期“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确立

汉武帝的行政指导思想是新儒家思想。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以先秦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法家的“集权思想”和阴阳家的“五德始终”说,重新解释儒家经典。建立了一套“天人感应”说为基础,“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神学思想体系。为巩固和加强汉朝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服务。

(四)成熟时期(隋唐—明清)

隋唐时期在儒家行政思想中逐渐融入了道家,佛教等思想,宋明理学的兴起,逐渐成为封建社会中后期的统治思想。宋明理学是儒、释、道长期冲突形成的产物,是对儒学的复兴和创新,创新在于宋明理学是思辨性的新儒学,以道德伦理为核心的新儒学。宋明理学将道德关怀的范围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大到人与自然,最终的目的是追求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

二、总结

提到公共行政思想史,大部分人都想到的是西方行政思想史,中国的行政思想史往往被忽视。中国古代的行政思想中,有很多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比如说“天人合一”思想,在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就可以被理解为保护环境,热爱自然。还有“民本”思想,有些政府官员官僚主义作风严重,滥用权力为自己谋私利,而不把人民群众放在眼里。“民唯邦本”,所以应该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像孔子的“礼仁”治国思想、“宋明理学”都注重道德建设。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诸如此类的优秀思想数不胜数,我们应在学习西方行政理念的同时,对中国优秀的行政思想加以运用。

三、参考文献

[1]田兆阳.中国古代行政箴言录.中国行政管理,1999(2)

[2]陈长琦.试探中国古代行政管理思想的特点.行政管理研究,1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