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标准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中药标准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王小庆张慧颖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云南省曲靖市655011)

【摘要】目的:观察标准化管理措施在中药药剂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1月至12月的中药药剂管理档案516份,按照时间分为实验组与对比组,2017年6至12月作为实验组,2017年1至6月作为对比组,实验组进行标准化管理,对比标准化管理前后的中药药剂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问题发生率5.03%,对比组11.24%,满意度、考核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药剂管理是保证中药用药安全、提高用药效果的主要手段,标准化管理能够提高中药药剂管理的效果,改善临床用药安全性,值得应用。

【关键词】:中药标准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288[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19-0329-01

引言

由于中药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致使人们对中药的安全问题心存疑虑,从而阻碍了中药的健康发展,因此,中药药品的库存管理安全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那么怎样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就是问题解决的关键。但是,因为中药有其自身的特殊属性,管理仓库存储当中会有许多问题存在。如果处理方法不得当的话,则会影响药物的质量,从而达不到目标疗效,甚至会损害患者身心健康。该文结合国内外已有的成功管理经验,研究探讨出如下处理办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整理某院2017年1至12月516份中药药房管理记录,按照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258份/组。选择该院中药管理人员16名,男6例,女10例,年龄23~60岁,平均年龄(42.15±12.86)岁,工作时间1~15年,平均工作时间(12.53±2.41)年。技师3名,主任技师2名,普通管理员11名,两组管理人员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017年6至12月实施中药药剂标准化管理,第一,对中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针对标准化管理方法进行培训,特殊药物的管理也进行相应的指导,在此基础上严格规范管理人员工作流程,对其进行考核并实行奖惩。第二,对中药加工进行规范,应对不同的中药制剂进行加工管理,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程序都严格化,具体参照《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进行管理,管理过程中对不符合管理流程、管理规范的行为进行几率,发掘管理问题。除加工管理外,对生产完成的药物进行实验,也需要完善实验管理,在实验时保证符合临床伦理学规定,严格农药残留的基础上对药品进行实验,减少对人体的损伤。第三,严格管理中药原材料的采购管理,采购时严格按照规范对药品进行检验,杜绝不合格药品进入临床制药、用药流程中,在购进中成药、中药饮片时,严格检查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生产时间,购买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包装的药剂。第四,完善药物存储规范,药物在购进后要按照存储需求严格管理,并在管理时按照购进时间、使用方式、应用时间顺序规范存储,定期对存储药物进行检查,对出现过期、异常的药物及时报废和更换,严格报废、更换流程,做到责任到人,详细到每种药的内容。第五,规范药物使用,药物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配伍效果,对出现药性相冲、过敏、产生毒性的药物,在存放时不可邻近存放,使用时注意相似药物的区分,避免药物使用产生危险。第六,规范药物使用开放性和创新性,开放性是指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时时告知患者使用禁忌、副作用,减少患者的疑问和不适,合理解答患者对药物使用的问题,创新性则指根据医院管理情况,适当选择新型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如引进管理软件,帮助管理更加系统化、实时化。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版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其中将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的形式,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实验组问题发生率5.03%,对比组11.24%,满意度、考核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临床上对于中药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中药种类也越来越多,由此对药物的保存和管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管理方法常常不能确保中药的有效性。

当前,我国医院中药品的库存管理工作的内容主要如下,譬如药品出入库、退货以及退库。通常的情况是,所有中药在入库前,工作人员要进行相关的验收过程,当药品验收合格后,就进一步地按随库单上的药品顺序进行依次入库。然后,库存管理人员要做到及时记录,其中包括药品的价格、有效使用期、生产批号以及库存等。当然,这过程当中的监管是必不可少的。接着,药品出库后,工作人员要核对药品清单,并且要仔细查看,这清单是否有填写问题,以此决定是否发药。然后,在发药的时候,就要按照药品清单上的内容,把药品的使用情况记录到医院的每一个药房的库存单上。上述所有的环节,务必做到科学、合理,只有这样的管理办法才能改善当前较为混乱的管理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医院药房中药管理中存在入库把关不严格、仓库保管不合理、采购中药材不合格等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未认真落实中药管理制度:部分医院开展中药房管理工作时,存在不认真、不彻底落实相应管理制度的问题,出现“形式主义”的管理,影响中药管理的各个方面,增加中药管理问题的发生风险;(2)炮制调剂水平较低:目前,中药代煎业务是多数医院中药房开展的新业务,一定程度上便利了患者,但炮制中药时,讲究“慢工出细活”,而医院中每天患者数量众多,也增加了有代煎需求的患者人数,大批量生产过程中,必然会对中药炮制质量产生影响,出现加工炮制粗糙的问题,丧失部分药效,降低药物治疗效果;(3)进货渠道规范性不足:医院药房采购中药时,购买单位通常固定一家或几家,长此以往,麻痹思想可能会出现,导致不严格的开展验收或把关工作,同时,采购人员并不具备较强的鉴别中药能力,部分经销商利用此机会以次充好,出现了采购中药不合格的问题;(4)中药处方书写不规范:中药处方具有法律效益,对患者治疗及疗效产生直接影响,甚至与患者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现阶段,中药处方书写不规范为中药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字迹潦草、未写明某些药材的特殊煎法等方面;(5)中药存储条件不标准:重医轻药现象在医院中较为普遍的存在,在医院中,中药所处的地位相对次要,导致中药存储时缺乏合格的条件,温度与湿度控制未严格开展,未能齐全的配置防潮、防虫等设施,影响管理质量及中药药效

参考文献:

[1]吴鸿雁.中药药剂管理中标准化管理的运用分析[J].智慧健康,2018,4(20):26-27.

[2]王艳.中药药剂管理中标准化管理的运用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0):176.

[3]刘晓军.标准化管理在中药药剂管理中的作用[J].化工管理,2018(14):71-72.

[4]王鑫,王艳翚.中药标准化战略对策初探[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8,35(01):1-2+23.

[5]王鑫,王艳翚.中药标准化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01):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