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治新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治新进展

苏海萍

河池市人民医院广西河池547016

摘要:由于我国肺结核合并肺癌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且老年患者为高发人群,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肺结核与肺癌的病因虽不同,且发病机制存在差异,但却具备相似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症状,因此,临床易发生漏诊、误诊等现象。所有对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肺结核;肺癌;诊治进展

据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我国老年人患肺结核病人数逐年增多,且老年又是肺癌的高发期,因此,两种疾病并存的几率较大。据有关研究报道,我国老年肺结核合并肺癌的发病率约为0.85%~0.95%。因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无典型的临床表现,这给临床诊治带来一定的困扰。本文就肺结核合并肺癌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具体如下:

一、肺结核合并肺癌的发病机制

肺结核和肺癌的发病原因、临床治疗以及预后截然不同。对其发病机制有以下4种不同的观点:(1)结核性瘢痕容易引发肺腺癌,两种疾病并存的病例中,有78%的患者先患结核病,后并发肺癌,且活动性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所占比例较大,其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①结核病灶产生的慢性刺激促进病灶部位及相邻部位的上皮组织发生化生,肺部发生慢性损伤以及产生炎症性改变,致使支气管及肺泡上皮细胞发生坏死、脱落,从而引发基因突变。②结核结节和结核性瘢痕对淋巴系统引流和血液流通产生了阻碍作用,进而引发致癌物质积聚,引发癌变。肺结核的坏死细胞组织中存在大量致癌物,胸膜层内的胆固醇也有较强的致癌作用,肺结核钙化灶作为一种机械性刺激物,很容易在陈旧性结核瘢痕上发生癌症[1]。③结核性支气管发生扩张和空洞容易引发致癌物质滞留,例如,烟草中的焦油内含有苯并芘、亚硝胺及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因长期滞留在肺部,使肺组织发生癌变。④肺结核及肺癌均属消耗性疾病,因患者免疫力低下,导致另一种疾病趁虚而入。除此之外,抗结核药物对人体淋巴结细胞和巨噬细胞有抑制作用,这样又促进了癌变发生。而抗癌药物对人体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两者相互影响。所有,肺结核和肺癌并存可能是因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较低引发的。(2)肺结核与肺癌发病机制无关论,拥有此观点的学者认为: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患者日益增多是因为引进抗结核的药物延长结核患者的病程及寿命,但老年人的自身抵抗力较低,且在老年人群中,肺结核和肺癌的发病率较高,两种疾病并存纯属机遇或巧合。(3)肺结核和肺癌有对抗性。(4)癌变的前身是结合病灶。以上四种观点暂无定论,但多数学者更认同第一种观点。

二、肺结核合并肺癌的发病特点

结核病合并肺癌的发病人群趋于老年化,超过60岁患者约占总数的51%,且男性多于女性,吸烟者约占四分之三。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咳痰、胸痛等,但无明显的特征性,结核患者病程长短不同。一般肺部影像存在钙化和纤维条索等陈旧性结核病变,肺结核合并肺癌的发病机理与单纯肺癌有所不同,由于肺叶是肺癌的主要发病区域,因此,导致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即为肺部组织发生病理变化[2]。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97.65%,有关文献报道,因结核性支气管扩张致使气管引流不畅、肺结核钙化引起淋巴结阻塞等原因引发的癌变多数是鳞癌。因肺间质纤维化引发的癌变和慢性炎症引起的瘢痕一般为腺癌。

三、临床诊断方法

肺结核合并肺癌与单一肺结核或肺癌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X线表现很相似,对诊断肺结核或肺癌时,特别是隐匿性肺癌、浸润性肺癌或结核性病灶,在不了解二者并存的时候,经常发生漏诊现象。根据有关文献报道,若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考虑到并存肺癌的可能:(1)有长时间吸烟史的老年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发生突发性咳嗽、咳痰、血痰、呼吸困难、持续性胸痛等。(2)在抗结核治疗中,肺部病灶扩大,或发生反复性肺炎。(3)患者出现血性胸水,且抗结核治疗没有效果。(4)在抗结核治疗中,患者发生不规律发热或骨关节疼痛。目前,临床上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痰液检查法具有操作简单、经济有效等优点,检查活动性肺结核痰菌阳性率高达72.5%[3]。胸部CT可以较早地显示出肺癌病灶,分辨率高的CT检测仪可对小于1cm的结节进行鉴别,该项检查对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提供理论基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方法不仅能够发现管腔闭塞、黏膜高低不平及管口肿瘤浸润等直接表征,还可以显示出管口黏膜充血、肥厚、水肿、狭窄等间接表征。另有学者研究表明,针抽吸活组织检查方法安全、准确、有效,可以对完整的样本进行直接评估。

四、临床治疗方法及预后

临床医师对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采用抗结核、抗癌双重治疗方法,该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对肺结核或肺癌的治疗效果。目前,临床对肺癌偏向于手术、放疗及化疗等治疗手段。在对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医生应保持积极且严谨的工作态度。对于手术切除可以根治的患者,要对其进行抗结核治疗的同时采用手术切除术治疗。对于确诊不能利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应采用放疗或化疗的治疗手段,与此同时,对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据有关文报道,抗肿瘤治疗不会影响同期抗结核治疗的临床效果。对高龄晚期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的同时需给予小剂量的化疗药物以延迟肿瘤的发展。由于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多为老年人,且多数伴有心、脑血管疾病,免疫力低下,因此,在治疗期间需从老年人的耐受性考虑,并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时刻观察患者病情发展,提高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

总结:随着我国人口趋于老龄化,肺结核的治疗不断进展,使得老年肺结核患者寿命延长,而肺癌的发病率较高,因此,肺结核合并肺癌发病率日益升高。临床医生在做诊断时,要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仔细观察患者症状及体征,认真做好每一项检查,避免发生漏诊现象。除此之外,要对肺结核合并肺癌的分子和细胞水平加强研究,为临床诊断提供新手段。

参考文献:

[1]全斌,喻艳林.肺结核合并肺癌的发生机制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5,(24)::104-106.

[2]罗丹霖.肺结核合并肺癌56例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2):2160-2161.

[3]徐宝川,吴晓明,梁庆正.分析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J].中国实用医药,2014,(16):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