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授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浅谈历史教学中的民族文化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2

传授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浅谈历史教学中的民族文化教育

孙建国

孙建国甘肃省高台县城关初中734300

历史教学首先必须让学生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为它骄傲、自豪,然后转化为自己的行动,成为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都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人。那么,作为历史教师,应该如何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使学生能够珍视民族文化、提升自身文化素质、谋求个人的成功,最终实现国家的强盛?在这里我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关注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爱国情感

中国有百万年以上的历史,有数千年的文明史,有长期的历史辉煌时代,中华民族曾对世界做出过许多的贡献。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就有了指南针的发明;还在一千八百年前,已经发明了造纸法;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经发明了刻板印刷;火药的应用,也在欧洲人之前。外国人曾把上述四项,合称为中国的“四大发明”。可是我国古代在科技方面的发明,又何止上述四项!中国人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所造成的巨大影响,西方近代科学之父培根曾这样说:“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项发明已经改变了这个世界的面貌。”我们历史教师,假如认真地、充满感情地将我国古代人民的这些伟大创造、高超的智慧、灿烂的文明,都给学生讲得很具体、很生动,再联系人类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说明没有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航海业、航天航空事业,就不可能有人类的现代文明,学生就会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并转化为把这些祖先的光辉成就发扬光大的行动。

中国历史上也涌现了大量气吞山河、万古长存的英雄人物,他们热爱家乡、保家卫国、舍生取义的行为是激发广大青少年爱国情感的强大动力。如通过讲述西汉卫青、霍去病的事迹告诉学生有志不在年高,一个人只要有大志,有建功立业的本领,即使出身贫寒,也能够脱颖而出,为国出力,实现自己的价值;通过讲述明代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让学生懂得一个和平稳定富强的国家是需要无数英雄人物的奋斗而换来的,而英雄来自于人民,又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从而让学生产生敬仰英雄的感情,形成热爱祖国、服务国家的信念。

二、强化传统美德培养,提高学生素质

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白寿彝曾反复强调,在当今的历史教学中要首先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做一个文明的、有修养的、高尚的、有道德情操的人”,这是历史教育在目前非常重要的目的和任务。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一些传统美德出现了缺失现象,不诚信、金钱至上等不良思想正在腐蚀着我们的青少年。所以,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今天,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尤其重要。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上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有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和历史典故,我们和学生共同学习历史的过程就是和古人对话的过程,他们以自己的经历、经验告诉我们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老师在讲述这些内容时,必须具体化、生动化,用事实来告诉学生结论,一定要避免说教和理论化。如学习春秋战国的儒家思想时,老师可以多讲一些孔子和他的学生的具体故事以及在论语中记载的很多经典语言,使学生既领略到中国珍贵古籍的魅力,又记住了很多孔子教给我们的做人的道理。课后,还可布置学生阅读于丹的《论语心得》和背诵《论语》名句作为课外作业。再比如讲述南宋历史,讲到岳飞和秦桧,一个名垂千古,一个遗臭万年,为什么他们的下场迥然不同?在学生了解了这两个人后,让学生从他们的品行去分析。最后学生得出结论,因为他们一个品行高尚,精忠报国,大公无私,光明磊落;而另一个卑鄙猥琐,卖国求荣,自私自利,是民族败类。通过学习,学生懂得了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能永远受到人民的热爱。

三、注重古典美文欣赏,陶冶学生情操

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不断地学习积累,把丰富的知识灵活运用于日常工作和社会交往中,才能游刃有余。如鱼得水。要让更多的中国人散发出“气自华”的气质就必须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文化的兴趣,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无论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离不开历史。学习历史的课程是接触认识本民族和世界各国最优秀民族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假如我们能够做一个正确的引导者,学生不但可以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从古文中吸取文学营养,从美学上提高自己的素质,从整体上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画画等各种高雅的兴趣。

我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呈现出一片姹紫嫣红、气象万千的气派。不仅名家多,成就高,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数千年的文学艺术不仅极具思想性和现实性,而且具有高超的艺术技巧,是后世文艺作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的创作源泉,是我们加强自身修养的最好营养品。所以,我们要好好利用历史课堂,带领学生诵读《论语》、《庄子》、《诗经》、《离骚》等,吟唱浪漫美丽多情伤感的唐诗宋词,阅读明清四大名著,欣赏多姿多彩的古代绘画、书法、雕刻艺术……在这样的学习中,文化的种子已经悄然地在学生心里种下了,将来他们无论干什么,无论走到哪里,那种特有的中国文化浸润的气质都会在他们身上体现。、

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的骄傲、世界的瑰宝,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现代化和大国崛起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个人走向成功的锐利武器。我们必须以历史课堂为阵地,在学生中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中华文明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高素质的中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