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之我见王利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1

集体备课之我见王利民

王利民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东风区建国学校154000

自学校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以来,教研组成员都在不同程度地进步着。做为其中的一员,我深刻地体会到,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教师文本解读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有利于提升教师对课程、教材和教法的研究能力;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浅要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一、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实践、创新的研究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

每次集体备课时,学年组成员都会拿出教学参考书与笔记本,用心地和主备老师讨论,在讨论中大家诉说困惑、提出问题、展示案例、阐释设想,在各抒己见、共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产生灵感、达成共识、拓展思路。

二、集体备课发挥了组内所有教师的作用,教案吸取了所有人的智慧,避免了单一、机械的课堂出现

四年级教研组在教研组长的引领下,围绕李慧老师的《一夜的工作》课堂教学展开了有序又不失激烈的发言和讨论。小组成员每个人,就单元教学目标、重难点及突破方法、典型句子的训练点及教学策略等方面做中心发言,并提出自己的困惑与组员们一起讨论。每位教师就中心问题畅所欲言,不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气氛十分热烈。最后,教研组长作总结发言,统一了看法。集体备课真是为教师搭建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发挥集体智慧,能让教案更切合教学实际,在集体备课中激活了老师们的思维,促进了老师们的交流与合作,还使教师个体和教研组集体得以快速、有效的生成和发展。

三、集体备课研讨有层次,一节教研课若要体现研究价值,非一时之功,多次试教、研讨和教案修订,才能让课堂教学研究的价值更具示范性

我校的集体备课活动中采用“三次备课、多轮研讨”的方式,通过设计教案、集体备课、讨论试教、观摩评议、反思再教等环节对课例反复打磨,以解决教师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研讨课过程中,教研组所有成员“抱团”在一起,凝心聚力,整合思想,研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逐步优化教学流程,打造出了一堂堂优质课、精品课。“一课多磨”活动直面课堂,给教师搭建起一个展示、学习、交流的平台,在引领教师借助集体智慧改进课堂教学行为的同时,极大地推进了学校教学的进程。

总之,实行集体备课,发挥集体优势对我们每个教师都大有益处。我们既要实行集体备课,又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集体备课的开展,可以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也让老教师更加谦虚谨慎、严谨治学。我会继续坚持个人钻研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在互动提高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