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关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1

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关键

王莹

辽宁省北票市宝国老镇中心小学122100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面对客观世界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的过程,教师是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教师也要树立问题意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才能落实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上,才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才会敢提问题、爱提问题、会提问题,积极探求知识的奥秘,进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具备以下三方面的条件:

一、创造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是说教师要尊重学生。如果说很多学生都不敢提问题,那是因为太多的人仍处于自尊得不到保护、归属和认同得不到实现,课堂上令学生缺乏安全感。创设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强调师生关系的民主性,突出表现在:教师尊重学生,听取学生意见;学生尊重教师,接受教师指导,同时还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善于创造问题情境

问题的产生总是与一定的问题情境相联系的。因此,教师必须把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做到让学生提出的题目目标明确,难易程度适合大多数人的水平,保证学生都处于思维活跃状态。问题的设计要富有新颖性、奇特性和挑战性,故意造成事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和新旧知识间的冲突,让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实际上,这就是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产生问题意识。所以说,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欲望。

三、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有好奇心才会产生“疑”,有“疑”才会有“问”。一个漠视周围事物的人,心中永远都没有疑问。可以说,好奇心是学生心理活动的原动力。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不就是从生活小事入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萌发出探求真理的动机。平时教师应该关注孩子的每一问题,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既使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有点“离谱”,也不要轻易抹杀。教师们不要把定式化的思维或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僵化的标准评价学生的问题。

四、给学生足够的提问时间

1.坚持一贯性原则。

该原则是指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贯穿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中低年级学生由于自身认识的局限和思维直观性、单一性的特点,提出来的问题可能较为肤浅,对于抽象程度较高的知识,还不善于从中发现问题,但想像力的成份却不亚于高年级学生。而正是小小年纪的学生其好奇心得到保护,为以后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埋下了种子。坚持一贯性的原则,就是要求教师除了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外,在备课时乃至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和完成课外作业等,都要充分地考虑如何让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另外,还要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扩展到课外各项活动中,让学生自主地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设计问题。

2.坚持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是指提出问题的深浅程度和问题的提出方式等必须适应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心智发展水平包括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现有的知识、经验、技能。教师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时要循序渐进,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心智发展的不同水平巧设问题情境。教师还要善于开发学生“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提出能力范围内又高于学生现有的心智发展水平的问题。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让学生“跳一跳,摸得着”。如果教师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拔高或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势必导致学生出现自卑感或骄傲自满的情绪,这一切都不利于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3.坚持求同存异原则。

没有两个学习者是完全相同的。在每个教室里,学生在许多方面各不相同,如视力和听力的敏锐度、智慧和思考方式、兴趣和志向、动机、精力的充沛程度、情感的稳定性、家庭背景及其他许多方面各不相同。一名积极进取、善于开动脑筋、不断提出自己独特见解的学生,在一些教师眼中是富有预见性、创造性的好学生,会受到赞扬和鼓励;而在另外一些教师心里,可能就是调皮捣蛋的学生,而常受到责备和训斥。我们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必须把人看作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人,是活生生的“这一个”人而不是千人一面的“铸件人”。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就是要求教师把每个学生都看作是一个有独特个性的对象,并根据这种独特性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说出自己的困惑或见解。

4.坚持鼓励性原则。

学生有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能不能提出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经常鼓励学生敢于提问题。鼓励学生提问题是师生民主关系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使学生自主探究科学奥秘,培养敢想、敢说、敢做的批判精神的体现。坚持鼓励性原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宽容、学会等待,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决不能以成人化的标准或定式化的思维、程式化的问题模式来评价学生的每一个问题。要多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实际出发,找出“闪光点”予以表扬鼓励。学生敢提问题,毕竟就是一种进步。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就是要培养每个孩子都成为聪明的人。

总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教师的主导作用非常关键,教师只有沿着正确的方向引领学生学习,才会真正培养好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成为一个勇于探索、敢于质疑提问、善于提问并最终会自己解决问题的课堂主人。所以,我们每位教师要承担起课堂责任,做一名真正的课堂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