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1

谈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

秦华玉

秦华玉山东省东平县高级中学271500

摘要文中对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做了阐述。

关键词班级管理情感教育

在现实教学中,期盼着学生主动发现学习的乐趣,愿意学习是不现实的,作为班主任,最先做到的应该是管理过程中对待学生的平等、公正、客观。这是学生所期盼的。

以上只是最表面的思想,而教学管理中,最需要的,还是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是发自内心的去爱学生,令学生觉得在班级中得到温暖与关爱,才是最高境界。总结出来就是三个真,即真心,真情,真爱。

“有你在身边,真好!”这是不久前毕业的学生给我最多的一句话,看后我有几分感动,也觉得万分欣慰。有人说:“要给人以阳光,你心中必须拥有太阳。”班主任是教育者、领路人,只有我们的班主任心中拥有太阳,洞悉学生的心理,对学生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和风细雨,才能做到润物无声。”我们的学生就会自尊、自立、自律、自强。在实际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用真情打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著名教育学家亚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本身就是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抓住学生心灵,教育就成功了一半”。爱是班主任良好工作方法的源泉。我班曾经有个叫李博的同学,自由散漫,说话没有礼貌,上课说话捣乱,还经常欺负其他小同学,隔三差五有同学向我告状。我向他了解情况,他的态度很是蛮横。对于这样一个学生,我没有急于批评,而是进行多方面观察,了解。通过与他同村的学生口中得知:他父母离异,他从小跟着奶奶长大。当我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非常同情他为了能使他转变,我经常找他谈心,让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对待家庭问题。我记不清多少次和他促膝谈心,多少次和他一路同行,我的关心教育终于融化了他冰冷的心,他开始变了,变得有礼貌懂事了,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通过这件事也让我相信就是顽石般的学生,也终会有感召转化的一天。

当然,这只是一个个例,是不是听话的孩子就不需要关爱了?当然不是。根据教育理论中的二八定律,把真情用在另外的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身上,所收到的效果会更大。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孩子在初中阶段,正处于一个心理断奶期,这个阶段,他们更需要来自于教师和班级的真情。目的就是为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用真心对待每一个学生的过失

木有良莠之分,学生个体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关心学生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本质来时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尊重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如学生犯了错,有的教师不分场合。就发脾气批评学生,其结果就使得学生产生对立情绪,不听从教师的管教。若要避免这方面的问题,必须要运用教育机智,创设德育情景,坚持巧妙疏导,一改那种因教育者居高临下、耳提面命的权威态度所形成的对立紧张的气氛,才能取得了成功。有的教师,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不严格要求,犯了错误,只是随便批评一下;而对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只要有一点错,教师就大声呵斥,挖苦讽刺,甚至骂到家长头上,学生就会感觉到班主任偏心,只喜欢学习好的学生,从而使他们失去上进的信心。

所以,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真心对待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行为得到合理客观的评价,使他们充满自信、健康成长。?三、用真爱激励全体学生健康发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们都应该称他为小朋友。我要做学生的朋友,也要学生做我的朋友”。真的希望所有的教师能够把学生当作朋友一样对待,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多给学生一份关爱,多给学生一份温暖,那么师生关系肯定会多一份融洽和谐。每一个班级群体中总有那么一些弱势孩子,他们不被人们关注,而且要受到各种各样的批评,表扬总是与他们无缘,事实上他们并不像我们看到的那么差,他们的心灵深处也有闪光点的一面。孩子们并不是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或者根本不屑于去发现孩子们的美,这样的教育是极不成功的。

孩子们需要关爱,关爱从哪里来?当然是来自于老师,孩子们的心智正常成长,离不开老师的真爱。我想,能受到老师真爱激励的学生是最幸福的学生。

总之,在班主任工作中,爱是唤醒学生的心灵钥匙,是教育管理好学生的必经之路。爱是雨,是露,是风。班主任只有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才能抚慰学生的心灵,才能滋润学生的心田,才能吹绽学生的笑脸。“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朵的事业是甘美的,但愿让我做绿叶的事业吧!她总是谦逊地垂着绿荫。”管理过程中,除了教学艺术和公平外,还需要管理者对学生的真心,真情和真爱。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在良好的环境中有信心地茁壮成长,走向人生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