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应用探讨刘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09
/ 2

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应用探讨刘源

刘源

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211100

摘要:设备检修是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及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逐步提高,传统的基于周期设备检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电网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在充分考虑电网安全、环境、效益等因素条件下,研究、探索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和检修针对性的新的检修管理方式。状态检修是解决当前检修工作面临问题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应用

1状态检修简介

1.1状态检修定义

状态检修也叫预知性维修,是根据在线监测装置和诊断技术提供设备状态信息,综合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对设备状态的健康和故障发展趋势做出评估来判断设备的异常,预测设备的故障,在设备发生故障前进行检修,它是根据设备的健康状态安排检修计划的。

1.2实施状态检修的优点

(1)实施设备检修可以防止设备过检修或欠检修,并利用经济性分析手段,确定设备是否检修,以延长设备运行时间和检修时间间隔,减少检修项目,降低设备维修成本,能够克服计划检修的种种弊端,避免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重复浪费,延长设备的稳定运行时间和使用寿命。

(2)实施状态检修可以减少现场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量,减少设备的停电次数和倒闸操作次数,减少发生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几率,对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十分有利,因而使供电的可靠性得以明显提高,降低了检修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了设备运行水平和管理水平。

2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主要工作要点

2.1要明确状态检修的目的

状态检修不是简单地延长设备的检修周期,也可能是缩短检修周期。状态检修是在保证设备安全的基础上,通过状态评价结果直接为制订检修计划提供准确的依据,改变以往不顾设备状态、“一刀切”式定期安排试验和检修。要纠正状态检修概念的混乱及盲目延长试验周期的不当做法。

2.2抓住设备初始状态

状态检修一方面是保证设备在初始状态为健康的状态,不允许投入运行前有先天性不足;另一方面,在设备投入运行之前对设备应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如设备的铭牌数据、型式试验及特殊试验数据、出厂试验数据等。

2.3掌握新的状态检修试验规程

我国电力行业一直执行DL/T596标准,而实施状态检修后要执行状态检修试验规程。要掌握二者的区别。

2.4明确状态检修与在线检测的关系

在线监测是监测设备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不是获取试验数据的唯一途径。“没有在线检测就不能实行状态检修”,说法是错误的。状态检修并非建立在在线监测基础之上,如果设备没有安装在线监测装置,仍然可以实行状态检修。由于目前对在线检测设备缺乏有效的校核,通过在线检测方法取得的数据暂时只能作为辅助判断。

2.5重视信息收集

信息的收集是状态检修基本流程中的第1个环节,是状态检修的关键,是进行设备状态评价和制定检修计划的基础。要在设备制造、投运、运行、维护、检修、试验等全过程中,通过对投运前基础信息、运行信息、试验检测数据、历次检修报告和记录、同类型设备的参考信息等特征参量进行收集、汇总,为设备状态评价奠定基础。

3状态检修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

3.1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设备状态检修策略体系不够完善。当前,我国的电力运行设备在资料收集、整理、综合分析等方面表现不够完善,并且没有构建电力运行设备风险评估模型,也没有对电力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以及经济性进行分析。

(2)状态监测技术有所欠缺。状态监测技术在电力运行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获取状态参量数据信息的主要渠道。然而由于受到现有状态监测技术的制约,致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旧采用传统的在线监测手段,无法准确掌握设备的健康状况,因此迫切需要引进先进的设备,从而不断完善状态检测技术。

(3)各部门间缺乏联系。要想更好地开展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工作,其前提就是要收集完整且系统的信息。在进行电力数据信息收集时,例如检修记录报告、实验报告以及运行数据的记录与收集均由不同的部门来完成。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各部门间的交流不够频繁,各类信息均处于比较孤立的状态,因而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数据库,从而为信息处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4)电力运行设备检修与维护缺乏有效的指导。由于目前尚无制定明确的电力运行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规定,因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旧按照传统的定期检修来执行,这就导致了大量人力以及物力资源的浪费,需要通过不断完善相应的标准加以改善。

3.2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工作建议

(1)把住设备初始状态关

把住设备初始状态关是成功开展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前提条件。初始状态关,即在设备投入运行以前,对设备应有比较清楚的了解,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包括设备的铭牌数据、实验数据、各部件的出厂试验数据、交接试验数据和施工记录,以便设备投入运行后与在线监视数据进行对比,以此来分析设备是否健康,确定设备是否需要检修,确保设备在初始状态时就处于健康的水平。否则先天不足,带“病”入网运行,再好的检修方法和制度也将无济于事。

(2)制定完善的状态检修工作流程

对电力设备实施状态检修是设备管理观念上的一次转变,要改变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必须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要求,初步形成一些状态检修原则和规定,制定状态检修管理措施、技术措施、实施措施。完善各专业管理,规范设备台账、图纸档案、故障缺陷等基础资料的收集。产生状态检修理念上的试验、大小修计划,以便为设备实施状态检修奠定坚实的基础。

(3)完善在线监测和离线监测技术

在线监测和离线监测技术为实施状态检修提供准确可靠的技术数据,用来准确判断设备的健康状况,确实做到当修必修、修必修好的目的,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4)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必须进行宣传和必要的培训,具体的教育培训可分阶段、分层次进行。通过宣传教育和人员培训,促进全体职工转变观念,使每个参与该项工作的人都非常清楚自己在状态检修中所负的责任与作用。建立并落实状态检修培训制度,开展全方位的深层次的业务技术培训,逐步造就出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维护管理人员,为深入持久地开展状态检修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结语

状态检修是一项崭新的工作,它引进了新的检测手段及新的管理思维。不仅可以减少停电次数,提高供电可靠性,而且可以减少检修费用开支,提高经济效益,减少设备事故和避免人身事故。所以,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采用状态检修制度比定期检修制度更优越,更能体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指导思想。因此,电力设备实施状态检修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许进华,吴玉红.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必要性[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02)

[2]陈吉.电力运行设备状态检修方法探析[J].探索与观察.2012(04)

[3]朱钰,陈瑞国,郝建成.浅谈电力设备状态检修[J].东北电力技术.2010(03)

作者简介:刘源(1984.5-),男,江苏南京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力自动化研究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