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4-14
/ 2

试论中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教学

陈帮海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具有操作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学生动手能力、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中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实践型性教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一、提高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

提高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是加强实践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要培养和训练中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专业教师本身的业务素质、动手能力至关重要。每个专业教师除了具有丰富的本学科理论知识外,还必须是本专业的行家里手,能讲会做,有娴熟的业务操作技能和技巧。如一个会计课教师,必须会记账算账,处理具体业务,至少具备担任一个会计主体的主办会计能力。一个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而我们有的教师,从大专院校毕业后直接走上中职学校讲台,并且担任的教学任务很重,有的周课时24节以上,很少有到基层单位实践锻炼的机会,讲课只能从理论到理论,学生听课觉得枯燥乏味。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教学的主导入手,提高教师的自身能力。

第一、优化教师知识结构。专业教师必须随时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知识理论的发展变化情况,不断充实更新专业知识。学校必须给每个专业教师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不断接受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以增强教学工作的适应能力。

第二、教师要积极主动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到企业业余兼职,社会调查研究,社会咨询,巡回检查学生顶岗实习等形式,增加教师实际工作锻炼的机会,从而提高自身的实际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反过来又可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建立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实行校企结合,为教师提供更多实习、实训平台。教师到生产第一线学习,既掌握了该专业的业务技能,技巧,又为教学积累了第一手材料,讲课才能做到案例经典,内容丰富,生动逼真。

第三、聘请兼职教师。聘请一些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企业实际工作者作为兼职教师,既可加强学校与社会的横向联系,又便于本校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本校教师和他们一起切磋教学和实际业务,互相取长补短,从而提高本校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这样既解决了专业教师的不足,又加强了实践性教学。

第四、指导学生顶岗实习。中职学生毕业前都要到企业顶岗实习,学校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实习点带队指导实习,深入单位与学生一起参与实践。这样一方面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另一方面,可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而且还可收集到许多具体资料为课堂教学提供素材。

二、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要搞好实践教学,必须把实践教学观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体现在各个教学环节中。

第一、教学计划要要充分体现实践性教学。学校在安排每个年级的教学计划时,要把实践性教学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并落实到每个学期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按计划实施教学,避免盲目性、随意性,教务处要定期不定期检查实践教学计划落到情况。

第二、课堂教学中体现实践性教学。教师在备课、设计教案、课堂讲授等环节都要考虑实践环节,如会计课教学时,每节课考虑让学生操作哪些具体业务,需要什么凭证、帐页、报表以及其他资料,并作出详细地实训步骤。课堂讲授时把理论和实训紧密结合,当场演示,让学生动手实作,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第三、搞好单元、综合实训。单元模拟实习是指在学完一个单元之后对本单元内容所安排的模拟实习。如基础会计,在学完会计凭证一章后进行模拟实训,学完会计账簿、会计核算程序后进行一次模拟实习。通过这种模拟实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该单元基本业务处理方法,综合模拟实习,是指学完一门课程或几门课程后进行的模拟实习,目的在于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第四、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搞好校外实习。校内模拟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要想真正扎实地掌握和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校外实习环节很重要,可以弥补校内实习的局限性。校外实习分两种,一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到工厂、商品流通企业去参观见习,了解其业务程序、工艺流程等知识;二是阶段性的到实习基地实习。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后,除了在校内进行模拟实习外,还需要在校外进行顶岗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实行目标管理,制定出各环节的实习目标,并按目标对每个学生进行考核,评定成绩。

第五、搞好第二课堂。抓好第二课堂的设计和组织工作,是搞好实践教学的必要补充。第二课堂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许多形式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开展点钞比赛、会计实务技能大赛、打字速度比赛、电算会计操作实务比赛等,通过这些技能竞赛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建立完善校内实习、实训室是加强实践教学的基本条件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第一线操作技能人才。由于校外实习、实训的条件受限,学校应根据各专业的招生计划,建立相应的实习、实训室。如会计专业,建立手工会计和电算会计模拟实验室。建立实习、实训室,教师要积极参与,熟悉实习、实训设备的性能、使用和保养方法,研讨制定各种实训课的计划、内容以及考核办法。有了充足的实习、实训设备,学生有更多实践的机会,这样既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又可培养学生操作、运算等动手能力。

四、加强考核是提高实践教学重要手段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的考核。教学是双边活动,考核分两个方面,一是考核教师,教师的动手能力如何,对指导学生有着重要作用。实践教学的指导老师必须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不但会讲也会操作。学校对指导教师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达不到标准的教师应送出去培训进修,提高教师动手能力。二是对学生进行考核,制定出有关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方案,考核方案包括单元、综合、以及毕业实习、实训考核,考核成绩严格与学生学籍挂钩,使学生重视实习、实训课。考核按照实习、实训计划、目标要求进行,按学生实训项目、要点、岗位鉴定、教师检查情况以及现场考核等方面综合评定成绩。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一方面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实习、实训课的比重;另一方面教师要自觉进行实践教学活动,不断摸索,认真总结,揭示中职实践教学的规律。实践教学作为深化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把实践性教学真正落到实处,使中职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成为深受社会欢迎的技能型人才。

编者单位:重庆市经济贸易学校

姓名:陈帮海

邮编:404000

通讯地址:重庆市万州区太白路181号(原财贸校后门)联系电话:15978920886办公电话:023-58122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