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思想在高血压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治未病”思想在高血压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杨九芹罗平

(自贡市中医医院四川自贡643000)

【摘要】目的:探讨“治未病”思想在高血压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4月出院的76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5-10月期间出院的80例社区高血压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测定两组患者半年后血压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压优于对照组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治未病”思想运用到高血压患者的延续护理中,有助于患者稳定血压,提高生活质量,增进医患关系。

【关键词】高血压;治未病思想;延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6-0287-02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一旦发生,难以治愈,也是多种心血管、脑血管、肾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很多病人需要住院治疗。而有研究表明,部分患者出院后因各种原因不遵医嘱服药,重视不够,出现高血压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医疗效果的满意度。近年来,我院将“治未病”思想运用到高血压患者的延续护理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4月出院的76社区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5月—10月期间出院的80例社区高血压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41例,女35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8.3±5.4)岁,病程5~19年;观察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57.5±4.8)岁,病程4~21年。两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能有效沟通、自愿配合。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取常规延续护理,建立档案,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用药、饮食指导口头叮嘱等,每月进行血压测量并记录。

1.2.2观察组以中医学“治未病”思想为指导实施延续护理,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1)开展体质辨识,采用王琦教授的体质九分法,将体质分为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血瘀质、痰湿质、气郁质、特禀质,采用中医四诊仪(上海道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结合体质量表,进行体质判定。(2)建立疾病风险评估录入系统,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根据中医体质,结合健康风险评估,对个体的生活习惯进行风险干预;(3)根据“治未病”思想,高血压出院患均属于稳定期组(瘥后):疾病初愈邪气未尽、正气未复,采取药物、起居、饮食、心理调理一段时间,巩固疗效,避免复发。告诉患者高血压的发病除家族史和年龄等不可变因素外,饮食、运动、吸烟、饮酒等可以改变的不良生活习惯也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原因。要主动去除这些诱因。教会患者家庭自测血压方法,推荐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ESH/BHS/AAMI)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要求患者早晚测量,并记录测量的血压值。每天早晚测体重并记录,以理想体重为目标。合理膳食:一日三餐热量平均分配,每餐都有主食(碳水化合物),主菜(鸡、鸭、鱼、肉、蛋、奶)和副菜(时令蔬菜、蘑菇和海藻)。每天钠盐摄入量≤6克(用固定的匙估算量取)、新鲜蔬菜≥350克/d、水果200g/d、饮酒量<50ml/d、每周<350ml,每周设两天休肝日(不饮酒日)。戒烟。适当运动:以一天1万步为理想目标,逐渐增加运动量。每周运动3~4次即可。患者运动前至少做5分钟的准备体操,散步后做5分钟的整体运动。保持心理平衡。提高依从性。若血压升高(已病):要防止引起并发症,因此,应严格控制血压、调整用药,戒烟戒酒,定期复查血脂、血液流变学、心功能、肾功能等理化指标,及时发现病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病情发展。(4)专人负责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定期上门监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给予患者系统的健康宣教与心理疏导。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半年时血压情况、生活质量情况,采用方积乾教授中文版译制的SF-36量表进行评估[1],包括心理状态、生理功能、日常生活质量、家属支持评分等维度。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数据处理系统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血压对比

半年后两组病人的血压情况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中常见的多发性慢性心脑血管疾病[2]。经临床研究报道指出,一般患者在得到医院的治疗出院后,服药的依从性极差,往往会反复发作,若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后果非常严重[3]。延续性护理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医务护理方式,正在逐步被广大的患者及家属肯定,通过电话或探访的形式干预患者的依从性、用药的及时性等方面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4]。延续护理将护理服务延伸到院外,为出院患者提供持续的、必要的健康服务,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从而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患者的再住院率[5]。从表1可以看出,通过我们的干预,患者的观念发生改变,生活习惯、饮食、心理、活动发生变化,主动参与到个人的健康行为管理中,使延续护理更加有效,血压也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及家属也更加有信心。

中医学上历来均强调“治未病”,《素问》指出:“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其将未病理论归为:“未病养生,欲病救萌,防患未然,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止传变;瘥后调理,防止复发。”中医理论认为:“未病已成后药之,晚乎。”其强调了防患于未然的养身保健理念。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发病率明显上升,与饮食不节,素体亏虚,情志失畅等有密切关系。因此将“治未病”思想应用高血压出院患者中,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提高患者预防疾病的意识,规范健康行为,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了医患关系,提高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秦卫东.护理实践中“治未病”理论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3):119.

[2]韩桂芳.个体化延续护理对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z2):299-300.

[3]张国虹,刘莉萍,常鸿晶,等.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急诊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0):113-114.

[4]张惠英,万耀凤.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0):244-245.

[5]陈曦,毕越英,陈海花.连续护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8):758-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