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秦彤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秦彤彤

秦彤彤

新疆博州蒙古中学

摘要:我国教育体制在不断进行改革,而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在课程改革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基本的汉语运用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的基本文化素养。本文对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进行分析,旨在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语文是高中教育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在素质教育时代,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学生的基础教育,但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当前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教学素材比较单一,使得语文课程变得枯燥乏味,这对于高中生的语文学习会产生严重影响。传统文化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财富,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应用,借助传统文化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重视人文教育、实践教育、柔性教育。

1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以便日后他们在面对社会挑战时,能够迎难而上。同时,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还能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具备良好的修养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2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传承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和日常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有益于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近些年来我国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比皆是。例如,长期以来难以抵制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冲击,传承途径较为单一等,这些都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为此新课标教育改革中对有关传统文化传承教学部分提出了新要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渗透传统文化。这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使中国文化中最为精华、最珍贵的瑰宝享誉中外。

2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现状

2.1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熏陶

有不少高中语文老师认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只是简单地让学生们背诵课本中的古诗词,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老师要让学生们通过通读课本,了解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形成思想上的共鸣,从而明白传统文化的精髓。但是目前高中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都只是教给学生们和古文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翻译方法,而没有引导学生去理解古文和古诗词中的中心思想,导致大部分高中生不能深刻理解古诗词和古文中所蕴含的

思想和内涵。

2.2学生过度依赖工具书学习古文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主要靠古典文学作品,但是学生对古文的学习很少依靠自己的理解,总是过度依赖《高中语文文言文讲解》《高中文言文翻译》等教学辅助工具书。学生参考这些书籍对所学的古文进行翻译、理解,缺失了自己品读、理解的过程,所以学生学习古文的价值根本无法实现,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鉴别和理解能力也就成了空谈。

3让传统文化助力高中语文教学的策略途径

3.1深入挖掘语文教材

高中语文教材里的内容是精心选择和编排而成的,教材里的每一篇文章都兼顾了文学作品的质与美,都是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课本中每一篇文章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因子,把讲课的重心转移到传统文化观念、文章的文学底蕴以及文化教育上来,从文章所包含的思想、文化传统、民族心理、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上探求更深层次的文化视点,以便更好地为学生展示每一篇文章中所包含的文化特质。比如讲到韩愈的《师说》,可以从《师说》中提出的疑问入手,提炼出我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学生从师求学的原则,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又比如教学司马迁的《鸿门宴》,教师可以从文章的历史背景入手,通过对各个人物和相关历史事件的介绍,引导学生去感受文章的内在含义,让学生体会《鸿门宴》中的审美情感以及相关的民族文化精神。

3.2让学生们充分了解文章作者的情况

老师在让学生们去学习一篇文学作品时,首先要了解作者的生平。作者在写每一篇作品时,都是对当时的生活或者社会现状有所感悟,作者的思想会在文章中有所体现。比如,高中语文老师在讲解李清照的词时,就应该让学生们事先了解这位女词人的生平,让学生们明白她在一生中经历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时期写出的作品的思想变化。一般来说,李清照的词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的作品主要体现了她的日常生活和一些文化思想,后期的作品则是抒发她的哀愁之情和对祖国的思念之情。高中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们从更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也有利于学生们理解古文。

4结束语

作为我国的优秀历史遗产,传统文化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的作用日益重要,我们国家不仅重视经济建设,更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在高中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也就成为了高中课程改革所需要重视的一个课题,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弘扬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杨敏.基建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3(17):84-85.

[2]牛小娜.我国高校基建档案管理现状研究[D].安徽大学,2016.

[3]李璐璐.浅析我国城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J].兰台世界,2017(S1):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