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给排水的节水技术王耀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谈建筑给排水的节水技术王耀卿

王耀卿段凤花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水;管网;清洁能源

1建筑给排水节水技术的重要性

1.1建筑给排水节水技术能够推动经济发展

建筑行业在施工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例如钢筋混凝土的搅拌、水泥的稀释都伴有水的使用。使用节水技术就能够有效改善水资源的隐形浪费情况,让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能够降低建筑企业补给水资源产生的成本,从而将资金转移到施工过程中真正需要的地方,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另外一方面,水资源是一种能源,是经济建设的动力,能够在建筑给排水这一环节水,同样也会有效改善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因此,建筑给排水节水技术能够推动经济发展。

1.2建筑给排水节水技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

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排水系统是通过管道及其他辅助设备,把屋面的雨水、雪水、生活中脏水和建筑生产加工时产生的污水、废水能够及时排出去的网络。而水资源是能源,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论是水资源可再生还是污水、废水的排放处理,都能够通过技术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而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既考虑当代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需要的科学发展观,利用建筑排水系统能够节约一定量的水资源,使得消耗的水资源刚好能够满足建筑施工的消耗量,多余的储备起来供日后使用,能够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建筑给排水节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

1.3建筑给排水节水技术帮助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建筑行业在建造居民住宅时,使用优质的给排水管道材料,如铝塑复合管、钢塑复合管、不锈钢管的使用都能解决因传统材料容易生锈所引起的水资源污染,或者因材料密闭性能较差引起管道漏水或者渗水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增加居民生活成本的开销。建筑给排水节水技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保证居民使用到健康无污染的水资源,改善人们的生活状况。这种新型的节水理念能够为人们创造一个绿色无负担的生活环境,让人们不用再去担心水质污染,能够享受到科学发展带来的好处,从而更好地享受生活中的乐趣。因此,建筑给排水节水技术能够帮助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2建筑给排水节水技术应用的存在问题

2.1热水系统的浪费

目前的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冷热水系统往往采用共同供水的方式,该方式需要在将管路中的冷水全部排放彻底以后才能够进行热水的供给,进行冷水供给时原理相同,需要间管路中的热水全部排掉后才能够进行冷水的供应。目前这种冷热水的供给方式会导致大量的水资源浪费,但是目前这种给排水方式在学校以及企业中大量应用。而且,由于冷水鱼热水之间存在温差,管路中水温的转化也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这种供水方式,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2.2管路设备漏水

建筑物中通常使用管路进行给排水设计,而由于管路及其设备造成的漏水问题层出不穷,由于管道中尤其是金属管道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腐蚀造成的砂眼、裂缝等都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此外,家庭中使用的劣质马桶、水箱、水池等由于质量不过关造成水大量流入溢流管中,根据相关调查结果,由于家庭水龙头漏水造成的水资源浪费每天就高达80升,由于这些家庭中的设备造成的水资源的浪费,会对家庭经济造成负担的同时,对宝贵的水资源造成极大浪费。造成以上浪费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建筑物中的管路和设备老化、腐蚀造成,过去建筑物中的管路通常使用镀锌材料,这种材料往往受到金属腐蚀的困扰。由于管路设备腐蚀造成水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会污染管路中的水资源,危害用户的身体健康。

2.3隐性水资源浪费严重

所谓“隐性水资源”通常指未能带来任何效益的水资源,而造成这种浪费的原因一般是积水设备的压力要高于流出水头压力,就会导致水资源的超额流出。据相关研究,由于“隐性水资源”浪费导致的浪费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在任何的建筑给排水工程中都会存在,这就造成了巨大的浪费,直接危害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利益。

3建筑给排水节水技术要点

3.1中水回收利用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废水、污水等,针对处理特殊要求,需要对杂物进行处理,以物理方式和化学方式为主,满足国家的处理规范或者要求,根据水质规定项目以及其他项目属性要求,非饮用水被称为是中水,回收后中水应用到建筑施工中,也可应用到厕所冲洗、城市绿化等方面。中水回收利用适当当前应用广泛的一种节水方式,但是回收利用阶段存在很多类型的问题,对回收系统的建立和后续应用有严格的要求,在实践阶段需要对资源类型进行掌握,以节水指标为基础,提前对排水施工技术进行了解,掌握发展方向。

3.2真空节水技术

真空节水技术指的是利用大气中的空气替代水应用到建筑系统中,真空负压会产生大量的气体水源,此类水源直接应用到卫生洁具中,对于污染排除异己节约用水等有严格的影响。考虑到真空节水结束和其他设备要求,需要做好吸水装置、真空收集器、真空阀和循环泵的利用,该技术形式的应用优势更为明显。

3.3雨水收集利用

雨水的收集和利用系统能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和系统,以具体表现作为基础,在实施阶段,需要将屋顶和其他地方降雨的雨水进行收集和利用,考虑到建筑水资源系统的利用途径和具体要求,要提供高效途径,做好资源收集和管理工作。施工给排水施工阶段,建立一套有效的雨水收集系统,通过对收集系统进行充分利用后,将其利用到市政路面洒水、厕所用水等方面。通常来说,雨水收集系统多设立在降水量充足的区域,收集来的雨水进行简单的消毒处理即可,这是雨水收集利用的一大优势。

3.4热水供应循环系统的利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在实践阶段需对用水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施工单位采用热水供应系统,由于系统本身存在很多缺陷,因此启动前放出设备中的冷水,会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在施工阶段采用热水供应循环系统,充分利用现有的系统进行改造处理,能使得冷水得到充分的利用。此外启动设备前,需要放出冷水,实现给排水施工的合理化应用。为了避免出现资源浪费或者其他现象,对施工流程进行掌握,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实现合理化应用。

3.5减压节流技术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供水系统的合理化设定有重要的作用,考虑到系统本身设定要求,要做好系统的区分工作。如果存在压力过大或者缺乏合理的防范的现象,则会导致相关设备的实际出水量增加,超过额定水流量,甚至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如果现有供水系统受到影响,采用减压截留技术进行,能满足供水系统的具体要求,实现合理化控制。根据供水系统以及设置机制要求,为了满足减压阀和设备等要求,实现合理控制,要按照截留技术流程进行,实现节约用水。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给排水节水技术的应用需要得到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明确水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即提高节水的意识,并配合采用新型的节水技术,对给排水管道进行优化改造,使其能够满足正常的用水需求。同时,建筑给排水系统需要具备排放处理污水的能力,保证居民使用到健康无污染的水源。最终实现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终极目标,期待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建筑给排水节水技术能够日趋完善成熟,得到更广泛地应用。

参考文献:

[1]许燕全.建筑给排水节水技术和应用探究[J].江西建材,2016,03:81.

[2]姜晔.浅谈建筑给排水的节水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0:156.

[3]唐明坚,黄静.浅谈建筑给排水节水措施[J].中国井矿盐,2016,03:35-36+46.

[4]赵建平.浅谈建筑给排水中的节水技术[J].智能城市,2016,0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