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概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概述

潘之恒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摘要:自1840年开始,中国遭受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丧权辱国的侵略,帝国主义列强争相割据中国领土。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呼声从未停止过。与此同时,西方的各种思潮涌入中国,与中国本土思想互相激荡。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黑暗中的中国知识界带来了一丝曙光,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丝曙光融入了中国的土地,为它带来了新的太阳。本文从共产主义小组开始,简单地介绍直到当代习近平“新时代”思想为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为其作简要概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理论体系;历史

一、前言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在与帝国主义列强抗争的路上节节败退,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但是,中国人民从未放弃过自救,各个阶级的人们纷纷使用自己的办法来改造中国,如统治阶级掀起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推动百日维新,农民阶级发起太平天国运动等等。可惜由于统治阶级顽固派的压迫,以及中国固有的国情,这些运动都以失败告终。在一开始,马克思主义只是传入中国的多种思潮中的一种,但是随着它与中国国情的融合,马克思主义越来越展现出其独特的生命力,最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之一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站了起来。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我将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1978)

2、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2013)

3、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2013)~

二、四个阶段的具体阐述

1、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1978)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中共对于国内形式与党的任务的重新判断,最终成果为毛泽东思想。

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完成了党的建立,并确定党的奋斗目标,但对于当前阶段党应该如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并未形成讨论。相比于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更具体也更实际的最低与最高两个革命纲领,即党的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最高纲领: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可以看出中共二大时党内已经对国内局势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尝试。而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结合中国革命实际,提出了毛泽东思想。1945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在革命中逐步形成与完善的。它逐渐成型的时期,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刚刚碰撞之时,其中不免有挫折。毛泽东思想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与错误的思潮作斗争,这错误的思潮不仅有马克思主义之外的其他思潮,更有党内一部分颇具争议的思想,如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等。相比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其他成果,毛泽东思想侧重于战胜之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基石,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压制了革命时的不稳定的苗头。

在新中国建国后的发展时机,毛泽东思想逐步表现出其在经济建设上的局限性,刚诞生不到30年的新中国亟待一个能指导经济建设的新的理论思想。

2、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2013)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发展,最终成果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在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这份讲话实际上成为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广泛地体现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的各个讲话、报告与会议决议中。1997年邓小平理论正式定名,被写入党章成为中共的指导思想之一。

在改革开放后,中国飞速发展,人民内部矛盾逐渐复杂化和多样化,共产党内部也面临着新旧交替、一部分党内人员也出现人心涣散等问题,经济发展时期的中国共产党需要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义。在这样的局势下,时任中国共产党总书记江泽民在2000年,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对党的定性,又是党对自己的要求。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一言以蔽之:邓小平理论讲的是要不要经济发展,“三个代表”讲的是共产党应该是怎样的,科学发展观讲的是如何发展。

3、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2013)~

2013年习近平同志当选中共总书记。2017年召开的中共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首次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布中国发展进入了新时代。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多方面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三、结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难说它到底何时才能结束,这是由于其固有特点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历史的延续归功于人民,这使得它在大前提不出错的情况下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只有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才能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各个时代的表现形式,才能得到正确的指引。

作者简介:潘之恒(1996.11-),男,浙江湖州人,学生,本科,单位: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商学分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