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堂特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1

优质课堂特质研究

符怀文

◆符怀文四川绵阳东辰国际学校621000

东辰“两课一育”大课改已取得丰硕成绩,“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学为本”的教学观、“以生为本”的学生观贯穿东辰所有课堂、课程。“两课一育”确定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这也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随着课改实施的逐步深入,学生爱学习了,自信心增强了,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了,教师的教研氛围更浓了,让课堂气氛变活了。实践证明“两课一育”大课改促进了学生高效发展、学校高水平运转、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全面攀升。通过多年课堂教学及听名特优教师的优质课,现总结出优质课堂重要特质:

一、优质课堂学习内容特质

高效的课堂必须有优质的课程做前提,课堂中教师为学生预设的学习内容,有三个适应:适应学生已有知识认知状况,适应学生的生活经验,适应课标的要求。要预备有逻辑的、有连续的、便于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学习内容,便于知识同化、便于认知结构的改造和重新组织、便于心理品质的优化,创造出适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现有发展区和未来发展区的教学内容,落实三个就近:知识就近,方法就近,思想就近。教师所预设内容要坚持三个生成预设:内容有生长点,内容有发展点,内容有交互点。每节课的预设教学内容要有主题,目标不能泛化,重点难点不能太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围绕主题经历三个阶段——自主、探究、合作,从而丰富学生的心理体验,发展学生的认知。

二、优质课堂的学生学习特征

优质课堂学习,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五个状态:

第一,情绪状态。要判断学生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习热情是否高涨,学习情绪是否饱满,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精神状态,是否认真地投入学习,整节课是否愉悦的、开心的,直至是甜密和幸福的。如果是,就是优质的情绪状态。

第二,学生课堂参与状态。比如:是否全程参与教学过程,是否全员参与教学活动,是否全身心参与,不仅认知参与,还有情感参与、心理参与、身体参与。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参与学,也参与教,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手操作,用头脑想,用心感悟。

第三,交往状态。新课程强调互动、交流合作。师生交流,学生要全身心地倾听,生生交流要有秩序,在倾听别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见解,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四,思维状态。课堂上学生思维是否有深度,是否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是否有广度、有不同的见解甚至有创造性的见解。

第五,生成状态。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是否有可量化的收获和提升,是否有观点的形成、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成,个性的生命是否有所进步、有所增长、有所提升。三、优质课堂的教学特质

教师的教是一节课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优质的教要具备“五有”:

第一,有方法。对所组织的学习内容有恰当的方法,让学生乐学、乐受、乐参与。

第二,有思想。对所教内容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判断,有尊重文本价值的独立发挥并通过适当的载体转为学生思想,使思想增值。

第三,有智慧。课堂上能充分地发动学生巧妙地进行课堂生成,对偶发事件巧妙化解和利用,使课堂散发磁性和魅力,达到以灵性启迪学生悟性的高境界,使课堂充满灵动。

第四,有风格。教师经过自己努力、实践、反思、提炼,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并且能高效实现教学目标的特色,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第五,有文化。通过知识教学,达到技能的形成,通过技能的训练转化成方法,由方法的积累形成特殊的思想,通过思想的教学实现文化的教育教学,由文化的教学就达到高层次、高境界的教学了。

四、优质课堂的训练特质

优质训练有以下五个特征:

第一,基础性训练。与书本要求一致,与示范一致,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尤其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做这部分练习时,可以促使他们加深理解。

第二,巩固性训练。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以问题为载体,通过问题多种变式的解决实现基础巩固提高的目标。

第三,专项技能性训练。对于重要的技能,以专题的形式,多题一解,一题多解,多种方式呈现,多种背景环境发展学生的专项技能,通过专项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深刻理解技能的特征并熟练使用。

第四,拓展性训练。综合性强,涉及知识面大,富有挑战性,尽量使后进学生能参与,中等生“跳一跳”能够着、受启发,使优秀学生有所得。通过这个层次的训练,要让优生吃饱,进而训练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第五,研究创新性训练。以本节本单元本章知识为生长点,以近期内容思想为手段能够解决的富有科研性、探究性的课题,每间隔一定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课题交流。这个课题的解决能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知识技能、方法思想的应用能力。

总之,优质课堂特征是复杂的、多元的,需要我们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以期我们教师更乐教,学生更乐学,发展更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