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单纯撑开复位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单纯撑开复位的疗效分析

苏旭泽1郭鹏飞2杜景文2

苏旭泽1郭鹏飞2杜景文2(1三门峡职工康复医院河南三门峡472000;2三门峡市中医院河南三门峡472000)

【摘要】目的探讨单纯撑开复位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门两院骨科2008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50例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均采用单纯撑开复位并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平均随访24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50例患者术后X线片及CT显示复位、固定良好,椎体高度及Cobb’s角均明显改善,接近正常序列,椎体骨折愈合良好。术后均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无断钉、断棒及螺钉松动、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严格掌握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时椎板减压适应证,熟练操作程序,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可有效地矫正脊柱后凸畸形,不需要椎板减压,能够避免后期腰背痛及迟发性神经损伤等后遗症,减少卧床时间,为早期康复创造条件。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无神经症状手术治疗

随着近年来建筑业和交通运输的飞速发展,胸腰段脊柱损伤越来越多,其中爆裂骨折在所有胸腰椎骨折中的比例正逐年攀升。对有神经受压症状的患者行椎管减压并内固定术已得到业内广泛共识,但对于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近年来一直存在很大争议[1]。作者两院骨科于2008年1月—2011年10月对50例椎管占位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均采取单纯撑开复位并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0例,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21~65岁,平均37.1岁。损伤部位:T11椎体4例,T12椎体9例,L1椎体18例,L2椎体12例,L3椎体7例。术前X线示:测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平均为原高度的50.4%,测脊柱后突Cobb角平均27.7°。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3例,高处坠落伤21例,重物压砸伤6例。全部病例均为新鲜骨折,且为单个椎体骨折,伤后至入院时间为1.5~69h,平均8.2h。椎管内骨折块占位<20%者13例,>20%<30%者15例,>30%<40%者22例(CT测量值),均无神经损伤症状;无合并重要脏器疾病;无病理性骨折及严重的骨质疏松。

1.2手术方法患者于全麻下取俯卧位,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定位伤椎椎体,然后以伤椎为中心作后正中切口,显露伤椎及上下位椎板、关节突及横突,结合C型臂X线机透视确定伤椎上下椎体的椎弓根,定位准确后依次置入4枚椎弓根螺钉,将连接棒预弯后行骨折撑开复位固定,矫正后凸畸形,透视见复位及固定满意,椎体后缘序列规整,锁定钉棒。止血并冲洗伤口,清点器械无误后逐层缝合伤口并内置负压引流管。术后卧床4~6周,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2结果

本组50例患者均于切口愈合良好后出院,经术后24个月随访观察,术后X线片及CT显示复位、固定良好,椎体高度及Cobb角均明显改善,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50.4%恢复到术后平均95.8%,Cobb角由术前平均27.7°恢复到术后平均5.7°,脊柱形态接近正常序列,椎体骨折愈合良好。对患者治疗前后采用对比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疼痛评价[2];根据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法系统评估手术前后功能恢复情况[3]。VAS评分由术前平均8.2分恢复到术后平均2.0分。ODI评分由术前平均38.2分恢复到术后平均15.1分。术后均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无断钉、断棒及螺钉松动、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无明显腰背疼痛,均能从事日常生活及工作。

3讨论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多由高能量暴力所致,破坏了脊柱的前柱、中柱,甚至后柱,常导致进行性不稳、后凸畸形、下腰痛以及神经损伤,大约90%的爆裂性骨折发生在胸腰段[4]。据Denis提出的“三柱理论”,凡中柱损伤,均为不稳定骨折[5]。

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目的是恢复胸腰椎的高度,解除椎管内突出压迫,预防畸形发展和迟发的神经损伤[6]。椎弓根螺钉具有三维矫正和三柱固定作用,能使压缩的脊柱高度和矢状面成角获得良好恢复,为术后早期下地康复活动提供了可能。后路手术解剖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操作较容易。通过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固定节段少,可以最大限度保留脊柱的运动功能。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不仅可以恢复椎体高度,纠正成角畸形,恢复椎管容积,有利于骨组织的恢复,对直立后的压缩载荷拥有旁路效应,防止继发性神经损伤及重建脊柱即刻稳定性。同时,并维持了腰椎生理曲度,恢复了脊柱上下连续性和椎间间隙,减少了顽固性腰背痛、神经症状的出现以及脊柱后弓畸形加大可能,还减少了卧床时间和护理量,为早期康复创造条件[7]。在手术中尽量减少医源性创伤,椎旁分离仅限至关节突,尽量减少对横突和椎旁肌肉的损伤。另外,个人认为,完整的后纵韧带是爆裂性骨折后突骨块复位的关键因素之一,后纵韧带作为“中柱”重要解剖学基础,对脊柱的形态恢复及结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钉棒角是椎体高度恢复及后纵韧带张力复位的又一关键因素,椎弓根螺钉植入角度及连接棒预弯角度均需要在术前仔细的评估。因此术前判断后纵韧带的完整性及钉棒角的预测对脊柱功能的后期恢复有重要意义。MRI检查能直接判断后纵韧带损伤程度,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临床实践表明,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即便椎管内占位超过30%,在无明显神经损伤症状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椎管容积,使脊柱形态接近正常序列,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无需椎管减压,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局部创伤,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万春虎,王鹏,邵敏.胸腰段无神经损伤型爆裂骨折治疗方式的比较[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5,26(6):431-432.

[2]Zambito,A,etal.Interferentialandhorizontaltherapiesinchroniclowbackpain:arandomized,doubleblind,clinicalstudy.ClinicalandExperimentalRheumatology,2006.24(5):p.534-539.

[3]郑光新.赵晓鸥,刘广林等.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腰痛患者的可信度[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2,12(1):13-15.

[4]郭祥,张寿,周业渊,等.AF三维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无脊髓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J].海南医学,2007,18(2):5-6

[5]DenisF.Thethreecolumnspineanditssignificationintheclassificationofthoracolumbarspinalinjuries[J].Spine,1983,8:817-831.

[6]宋进良,马海鱼,万千,等.椎管占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1):61-62.

[7]王忠磊,张家立.后路手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29例[J].现代医院,2009,9(7):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