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教育渗透德育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浅谈小学体育教育渗透德育教育

李乔波

◇李乔波

(遂宁市船山区仁里镇常林小学遂宁629000)

【摘要】在小学几年来的体育工作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德育培养的过程,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小学生喜欢体育课,这就为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教育

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我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的。

一、加强管理。

在体育课刚开始时,我们经常会让孩子们做一些热身运动,也就是准备活动,这样可以把他们的身体器官活动开来,能迅速地进入接下来的运动中。在做准备活动时,一般要整队、报数、队列、队形练习,等等。在这时,我们就要要求学生们一定要听口令,完成规定的动作。从而培养他们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此外,我们还要求学生不能迟到、早退,在上课铃响之后,就要迅速地整队,严格地遵守课堂组织纪律,不做与课堂无关的其他活动。这些都能培养学生们严格的纪律观念,是非常好的德育教育形式。

二、在课堂常规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在课堂认识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做好的是常规教学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所以在开学的第一节课我都会对学生进行一些日常行为规范的讲解,让学生从思想上得到重视。如果学生在以后的课堂上违反纪律,那么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谈话,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改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2、从课堂纪律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我每节课都要求学生必须在预备铃响完之后排好队,一开始有部分学生做不到,因为他们还没养成上课前就排好队的习惯,那么这时我就通过教育来要求学生做到,于是我采取了通过严格的队形队列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几节课的学习,以后的课学生在预备铃响完之后都能很好地排好队,而且做得非常好。

3、从排队跑步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体育课我都会要求学生进行跑步,如在热身跑、50米、100米跑中,我要求学生一定按照指定的队形和路线跑步,不插队,不推人,不串道,通过这些跑的练习,培养了学生跑的能力,也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在体育游戏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在竞争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小学生喜欢游戏,更多的喜欢竞争类的游戏,在比赛中要教育学生团结一致,要有胜不骄,败不馁的思想品质。如结合教材,学生在做《迎面接力》的游戏时,有些同学跑得快,有些同学跑得慢,或者棒没有交好掉在地上,结果输掉了,这时埋怨声便来了:“你怎么跑得那么慢,都是你跑得那么慢才输了,都是你没把棒交好掉在地上,让我们输了”在这埋怨声中,那些跑得慢的学生,或者棒没交接好的学生便委屈的哭了,这时我会对那些提出批评的学生给予指正,对跑得慢,棒没交接好的学生给予鼓励和信心。让学生知道,通过努力,别人能做的自己也一定行。通过这类游戏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2、从偶发事件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生喜欢体育,在体育游戏中难免会发生动作之类的错误,这时教师应抓住机会,及时指导和纠正。例如在篮球《四角传球》游戏侧重教会学生弧线跑和传接球的方法,为了把游戏做好,我要带领学生进行传接球和弧线跑的单个动作的练习,注重动作的质量,在质量的基础上要求速度,最后用二个球进行游戏,此时学生都急于进行游戏,都会努力按老师要求尽快完成正确的动作,这就促进了正确动作形成和掌握。但在游戏中会出现个别学生动作问题,这时我会详细讲解,多做示范;而不能因此而停止练习,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知道学生在学习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做游戏也一样,从不会到会,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预想不到的问题。有成功,有失败,在这种情况下,我会以平常心对待,当学生成功时及时给予赞赏,失败时及时找原因,并给予鼓励。使学生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

三、结合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组织和纪律的约束下进行的活动,各种体育项目活动中,有的要求快速,有的要求持久,需要集体配合。个人项目的成绩会影响集体的成绩,教师善于启发和引导,帮助和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思想品质以及团结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体育有一个强竞争性的特点,只要是比赛都要争第一,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因而在各种球类、拔河和接力等项目教学时,我在讲授技战术配合的同时,向学生强调集体配合的重要性,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根据教材的性质和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它可以通过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例生动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在田径课的教学中我会向学生讲述中国运动员刘翔如何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爱国意识。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在人生的旅途上必须具备这些优良的意志和品格,才能勇往直前,不断进步。

3、在课堂管理细节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上课前领取体育器材或课后回收体育器材,是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大好时机。

4、根据年龄特征,精心设计、大力开展游戏教学活动。游戏是青少年喜爱的一种集体体育活动,它具有一定的竞赛因素,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简单易行。因此,对精力旺盛,好奇心强烈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开展良好的娱乐游戏教学,无异是良师挚友。既使学生在活动中娱乐,又在娱乐中锻炼;从中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和启发。如:我在设计“三人行”接力赛活动教学时,先让学生们自由组合练习,放手让学生自己进入“角色”,然后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受挫折的苦涉,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更快”?使学生体会到团结友爱互相合作是竞赛取胜的动力与保障。

总之,作为体育教师要以人为本,在教学体育技能的同时,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出发,有目的地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的身心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生体育课程标准》

《教育学》

《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