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教育

杨春霞

山东省潍坊高新双语学校

摘要:文化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应适时适宜地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课堂课外多种途径进行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以此来增强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文化教育跨文化交际渗透

一、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一位美国外语教学专家说过“采取只知其语言不懂其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大傻瓜的最好办法”。可见,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基于此,在具体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应适时适宜地根据学生的特点,注重文化教学,培养“文化意识”,以此来增进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

二、《新标准英语》所涉及的文化教学内容

1、人们交往中必须遵循的各种规则及风俗习惯。如:称呼、问候、询问、道别、告别、打电话等。如“Thankyou”表示对别人的礼物、邀请、善意的提醒或对主动提供帮助等表示感谢。该如何使用呢?两种语言之间是有差别的。在中国,家庭成员、朋友之间不习惯用“谢谢”,如果用了,这种亲密关系反而变的生分,而在英语中,不管是陌生人还是亲密朋友,几乎一切情况下都用“Thankyou”。在英语中,“Thankyou”除了表示感谢之外,还可以纯粹表示礼貌,当一样东西从一个人手里传到另一个人手里时,那个人要习以为常地说“Thankyou”;打电话时,当一方感谢另一方打来电话,即使彼此没有特别的帮助也要讲这句话。

2、中西国家的思维是有差异的。如时间、地点的表达法,英语是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而汉语则由大到小;姓名的表达法,中英两种文化也有差别。英语中,名在前,姓在后。刚好与中国的姓名表达法相反。

3、英汉两种文化对事物的价值观念上存在差异。在英美国家,人们是非常忌讳别人问及他们的年龄、工资以及个人活动等私事,而中国人对这些事情都是公开的。了解了这些差异性,学生方知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

三、进行文化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1、创设情境,培养意识,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挖掘现实生活中真实、鲜活的材料以及西方社会生活场景,营造与课文主题相一致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的语言实践,学习和了解异国文化,从而获得对异国文化更深刻的认识。例如把一些普通的物品别具匠心地组合起来,并把它们与一定的背景、行动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语言和活动的情景。如在进行Happybirthday教学时,可将生日卡、小生日蛋糕、小礼物、食物等带入课堂,并播放“Happybirthday”一曲,顿时使整个课堂换成了一个party的场景,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进入愉快的氛围中,教师就能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

2、合理运用教材,挖掘课堂文化。

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词汇、对话、课文都非常注重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习俗等文化内容。但文化涉及的内容在教材中只是以零星、不完整的形式出现,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将教材中那些有关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风俗习惯的典型实例挖掘出来,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并运用到交际过程中去。比如,英语中有许多音译外来词,如:sofa,sandwich,mango,salad等。教这些单词时可以告诉学生单词的来历,这样学生记起来也不那么枯燥了。在教“fork,plate,spoon”等餐具类单词时,可告诉学生一些西方人的用餐习惯。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中西方餐具的不同来介绍中西方饮食文化,使学生产生积极交流和尝试的欲望。只要教师善于抓住教材本身的特点,深入挖掘,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就一定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英美文化的有关背景知识,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轻松自然地了解英美文化。

3、转变思维方式,强化中西方文化差异意识。

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往往难以摆脱母语的干扰,常常会延续原有的思维模式。如:在教学打电话这一内容MayIspeaktoxxx?时,学生在课堂上已经掌握如何回答。但真正面临这种情况时,学生往往会不知所措,甚至会脱口而出Whoareyou?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实际联系的机会。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经常组织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练习活动,如:pairwork,groupwork,roleplay等,尽量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表现的机会。

4、拓宽英语课堂教学的外延,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

课外比课内更富有吸引力。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外时空,创设利有于学生英语学习和文化感知的良好学习环境,使学生自由地学习英语,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如开设校园英语广播。简短的英文片段、富有异国情趣的小故事、欢快的英语歌曲和歌谣遍布校园每一个角落,让学生置身于浓郁的英语氛围中,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唱歌,简单地道的交流,感受不同的文化。定期更换内容,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熏陶,感受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逐渐培养起学生的文化意识;利用各种主题活动进行文化渗透。如圣诞晚会、儿童节、艺术节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西方文化,并适时地进行饮食文化、风俗礼仪等文化知识的复习巩固。

总之,文化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英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还要让学生熟悉和理解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英语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情感的综合语言交际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真正掌握英语这门重要的交际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