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中医辨证论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2

白癜风的中医辨证论治

李林森

李林森

(仁寿县中医医院620500)

【摘要】白癜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难治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皮肤上生出很多白斑,非常影响患者的美观,因此大多数白癜风患者都心理负担较重、生活质量较差。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一直在积极寻求白癜风的有效治疗方法,本文从大量有关白癜风治疗的中医文献入手,根据白癜风的中医辨证分型,主要阐述了白癜风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希望能够给白癜风的临床治疗工作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助益。

【关键词】白癜风;中医辨证;辨证治疗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2-0144-01

白癜风是一种色素脱失性皮肤病,临床上具有诊断简单而治愈困难的特点。该病主要是由于人体皮肤局部范围内的黑色素细胞减少或消失而引起的,它会使局部皮肤颜色变淡、变白、与正常皮肤界限明显,虽无自觉症状,但对患者的美观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目前,白癜风尚无特效疗法,患者往往因久治不愈而感到精神压力巨大,部分患者甚至会因此轻生。我国古代中医学中对白癜风也有着一定的独到见解,这对现代白癜风的治疗具有很大助益,以下笔者就来谈一谈白癜风的中医辨证论治。

1白癜风的病因

中医学上目前主要将白癜风的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类原因。在内因方面,其主要认为白癜风的发病与人体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调养失宜有关,先天禀赋不足主要指的是肝肾不足,后天调养失宜主要指的是饮食失宜、情志所伤等,这些都会造成人体脾胃运化失调、腑脏功能受损,继而引起白癜风。在外因方面,其主要认为白癜风的发病与六淫之邪、跌打损伤、虫兽金革等有关,人体肌表造邪气侵袭,邪聚皮肤而羁留不散,或是跌伤、烫伤、碰伤、为虫兽咬伤、为金革划伤等都有可能引起白癜风。白癜风的病因基础乃是精血不足、肝肾亏虚。精血主要来源于肾脏、藏于肝脏,肝肾属同源,共同促进精血互化,为皮肤等组织器官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而一旦因种种原因而引起人体肝血不足、肝失疏泄、肾精亏虚,继而造成机体气血失调、血不荣肤,就很容易使皮肤失去正常色泽。白癜风的诱发因素是复感外邪,《素问·风论》中有云:“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外不得泄,内不得通,久而血瘀。”这正表明了外邪侵袭对白癜风发病的影响。

2白癜风的病机

肾虚血弱是白癜风的病理基础,气血失和是白癜风的致病关键,风邪外袭是白癜风的重要诱发因素。人体以五脏为中心,脏腑之间通过经络而互相连接,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而五脏六腑的生理活动离不开精、气、血、津、液的滋养。肾为先天之根本,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肾主生精、藏精,因此精气乃是人体各组织器官活动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能量。肝为刚脏,肝主疏泄、调气机,血液日行于外周而夜归于肝脏,肝脏按需为人体各组织器官分配血液,促进人体完成各项生理活动。肝肾同源,精血互化,肝与肾共同主持着人体精、气、血、津、液等的生成、分配及代谢,可以说,人体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所有生理活动都与肝与肾有关,皮肤也同样。当人体肾虚血弱、气血失和时,皮肤所需的营养得不到及时输送,也即血不荣肤,就会引起皮肤色素沉着、流失,白癜风因此发病。再者,白癜风的发病不仅有病因基础,也有诱发因素。风为百病之长,人体如卫外不固就容易令风邪乘虚而入,风邪藏于皮肤肌表,内不得通、外不得泄,久而久之造成营卫失调,致使肌肤失于濡润、出现白癜。

3白癜风的辨证论治

关于白癜风的辨证论治,历代医家各有不同看法,笔者根据对大量中医文献的研读分析、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主张将白癜风分为七种不同辨证,并以不同方法论治,具体如下:

3.1湿热风燥证此证脉儒滑,临床表现为白斑呈粉红色、边界清晰、多分布于面部及五官周围、起病急、扩展迅速、发病前偶有痒感、头晕纳呆、肢体困倦、苔腻。该证治疗应以清热除湿、祛风润燥为主,主要药物为黄芩、苦参、萆薢、当归、薏苡仁、川芎、茯苓、苍术、秦艽、丹皮、防风等。

3.2风血相搏证此证脉弦浮,临床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形态不一的乳白或淡红色白斑、分布较散、边界欠清、扩展较快、偶有痉痒、舌质淡红、苔薄。该证治疗应以调和气血、祛风通络为主,主要药物为防风、浮萍、蝉蜕、苍耳子、荆芥、刺蒺藜、川芎、丹参、白芍、当归、鸡血藤等。

3.3风湿外侵证此证脉浮,临床表现为头面和全身起斑、起病较快、蔓延迅速、局部伴有痒感、肢体困重、舌质淡、苔薄白。该证治疗应以祛风除湿、和血通络为主,主要药物为羌活、苍术、细辛、防风、白芷、薏苡仁、白蒺藜、当归、川芎、丝瓜络、海风藤等。

3.4肝肾不足证此证脉细弱,临床表现为皮肤脱色明显、白斑边界清晰、斑内毛发变白、头昏耳鸣、腰膝酸软、舌淡或红、苔少,有遗传倾向。该证治疗应以滋补肝肾、养阴通络为主,主要药物为仙茅、熟地、山药、仙灵脾、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何首乌、旱莲草、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丝瓜络等。

3.5肝郁气滞证此证脉多弦细,临床表现为白斑位置不固定、色泽时暗时明、发展较慢、常随情绪变化加剧、性急易怒、胸胁胀满、月经不调、乳中结块、舌质暗、苔薄,多见于女性。该证治疗应以疏肝理气、活血通络为主,主要药物为郁金、白术、柴胡、茯苓、川芎、白芍、熟地、白蒺藜、薄荷、香附、防风、当归、佛手等。

3.6气血亏虚证此证脉沉细而涩,临床表现为白斑浅淡、肌肤不荣、进展缓慢、病程较长、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唇、舌、指甲淡白、舌质淡、苔薄白。该证治疗应以补气养血、和血通络为主,主要药物为茯苓、党参、白术、黄芪、白芍、当归、川芎、丹参、何首乌等。3.7淤血阻滞证此证脉涩,临床表现为斑点大小不等、或呈片状、边缘清晰、光滑、常见于外伤部位、肢体困重、疼痛、舌质紫暗、偶见瘀点、瘀斑。该证治疗应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为主,主要药物为川芎、桃仁、当归、红花、没药、苏木、地龙、乳香、白芷、甲珠、丹参、赤芍、路路通、丝瓜络、鸡血藤为主。

4结语

综上所述,白癜风的中医辨证分型主要有湿热风燥证、风血相搏证、风湿外侵型、肝肾不足证、肝郁气滞型、气血亏虚型、淤血阻滞证,临床上应根据相应的辨证分型对症下药。

参考文献

[1]杨登科,汪黔蜀.白癜风的中医辨证论治[J].皮肤病与性病,2011,01:14-15+20.

[2]屠福汉,梁永妃,王星洁.白癜风中医证治若干思考[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12:3011-3014.

[3]杨柳.白癜风证治若干思考[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09:1834-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