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题内题外“有神功”例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1

评价题内题外“有神功”例谈

李凤英

——以恩施州2017年中考思想品德学业评价试题为例

李凤英湖北省巴东县大支坪镇民族初级中学444322

一、题内“有神功”:试题有特点

1.试题凸显能力立意。试题全卷知识覆盖面广,初中三个年级教材中的学生成长、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五大知识体系之间,分值比例合理。在试题命制上,从不同角度设问,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呈现“知识跨度大、考查面广、涵盖内容多、综合性强”的特色。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演绎分析的能力、知识整合与重组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2.试题注重立德树人。试题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其情境创设源于考生的现实生活,加强了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并将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情境之中,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与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逐步形成与发展。

3.试题突出探索创新。试题依据课标、考纲和教材,融入十八大以来党的新理论新思想,做到了与现行教材的无缝对接。从试卷的整体布局到小题的设计,从试题内容宏观考量到地方特色微观调控,从试题语言表述规范到问题设计科学合理等方面,都注重“突出原创,大胆创新,综合考察、力求完美”的要求。试题还紧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

4.试题强化教学导向。试题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性,可以明确教学方向,能够根据情境,准确表达命题意图,带有明显的指向性和限制性,即使某些开放性试题也并不是让考生漫无边际地回答,必须紧扣教材、回归教材知识点。

二、题外“有神功”:教学有讲究

1.拓展教学内容,关注时政热点。教学过程中不能仅拘泥于教材内容,应将学生关注的话题及国际国内的重大热点和焦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相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生还应掌握恩施州情,关注家乡发展,并将时政教育作为教材内容的延伸和补充,在教学中体现本门课程的开放性、人文性、时代性和生活性。

2.突出主体作用,培养思维能力。教学要重点研究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过程中的质疑、教学结果的反馈与矫正。教学要善于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正向、逆向、纵向、横向等不同角度和层次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教学突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留给学生思考、讨论问题的时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展示的主人、活动的主人、反思的主人、成长的主人。

3.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复习效率。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应努力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对教材内容特别是考查知识范围的教材知识要点进行有机整合,把相关和相联的知识进行归类,让学生对教材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从而使学生系统掌握教材的内容。在学生对教材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综合训练,有益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4.加强解题训练,培养良好习惯。

(1)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训练。

(2)答题习惯的培养。

5.规范评分标准,设置多元答案。答案设置不能过宽,有的答案在课标中或者教材中有统一的和固定的标准,是要求学生识记掌握的,是怎样就是怎样,不能模棱两可。开放性的和多元式的答案,在赋分及评分中要具体说明,具有可操作性,不能出现随意作答即能得到较高分数的情况。改变人们对思想品德考试“只要试题作了答,可以保佑优分拿”的错误观念。

三、题外“有神功”:命题有思想

1.命题有爱心。作为命题者心里要装着广大初中思品教师和学生,时刻想到他们教得很辛苦,学得很劳累,不要太为难他们,不能出偏题怪题。时刻想着考试是教学和课程改革的指挥棒,让老师们从试题中看到自己的成绩,解读出今后教改的方向。

2.命题有使命。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命题过程是一个艰苦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学以致用的充满挑战的过程。学业考试命题是一项社会公平与正义、关乎数万考生及其家庭的工作,对于每个命题教师而言,是一段为了神圣使命与责任放下手中的工作、放弃家庭的责任、远赴他乡、杳无音讯的一段生活历程。因此,需要命题者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

3.命题有创新。命题者在命题时一是题要较以往有所创新,有所发展,“稳妥积极”和“稳中求变”,二是不能出现其它地市和任何资料上的原题和成题,试题必须原创。同时,试题体现人文关怀、丰富多彩、图文并茂也是命题者不懈的追求,力求命制的试题学生作答时轻松愉悦,还能通过答题使心灵得到洗涤。

4.命题有责任。中考命题是一个任务艰巨的工作,时间短、任务重、责任大,必须站在学生的视角审视每一道题,服务于毕业学生学业检测和选拔功能,不能主观,不能偏激,而要为学业考试服务和负责。

5.命题有期望。命题时要让命制的试题能引领考生了解社会、参与实践、学会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生存发展,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