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肝脏MR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浅谈肝脏MR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刘列王岩周欣

刘列王岩周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医院150056)

【中图分类号】R5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7-0135-02

【摘要】目的浅谈肝脏MR图像质量评价标准。方法对患者进行的MR检查图像进行分析并诊断。结论MR图像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病变的检出和诊断的正确性,要评价某个序列的图像质量或比较几个序列的优劣,需要有一定的评价和判断标准。

【关键词】肝脏MR图像评价诊断

MR图像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病变的检出和诊断的正确性,要评价某个序列的图像质量或比较几个序列的优劣,需要有一定的评价和判断标准。肝脏MR图像的质量评价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图像的信噪比(SNR)

SNR是MR图像的最基本条件,一幅良好的MR图像首先必须要足够的SNR,才能保证图像的对比及空间分辨率等质量要素。肝脏MR图像的SNR可用下式表示:SNR=SH/SD,其中孙为肝脏实质的平均信号值,SD为沿相位编码方向的背景噪声的标准差。SH的测量一般在肝脏取数个感兴趣区,面积尽量大,但要注意避开血管和胆管,数个感兴趣区的平均值即为SH。当使用相控阵线圈成像并进行两个序列的SNR比较时,由于近线圈效应,测量SH应注意两个序列图像的感兴趣区与体表的距离应一致,否则影响测量结果和比较价值。因为肝脏MRI相位编码方向通常为前后方向,SD的测量一般在腹壁前方的扫描野内空白处取感兴趣区,取2~3处,读出信号强度的标准差,并取平均值。肝脏MR图像的SNR一般要求达到5以上,小于这个值难以保证图像的质量。

(二)肝脾对比噪声比(liver-spleencontrast-noiseratio,L-SCNR)

脾脏在T1WI上信号强度低于肝脏,在T2WI上信号强度高于肝脏,也就是说脾脏的T1值和T2值均稍长于肝实质。研究和临床实践发现,肝脏实性病变在MRI上的信号变化及T1、T2值与脾脏实质接近,因而肝脏实质与脾脏的对比即LSCNR是MR图像质量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图像的对比。L-SCNR可以按下式计算:L-SCNR=[SS-SH]/SD,式中SS为脾实质平均信号值,翰为肝脏实质的平均信号值,SD为沿相位编码方向的背景噪声的标准差,SS、SH及SD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同SNR。L-SCNR越大,表明图像对比度越好,越有利于病变特别是实性病变的检出,反之亦然。

(三)病灶对比噪声比(CNR)

CNR和L-SCNR一样都反映图像的对比,同时由于测量结果直接来自病灶及其邻近的肝实质,因而更具代表性。病灶CNR可按下式计算:CNR=[SS-SH]/SD,SM为肿块的信号强度,孙为肝脏实质的信号值,SD为沿相位编码方向的背景噪声的标准差。测量肝实质信号值时,感兴趣区应尽量靠近病灶,大小尽量与测量病灶的感兴趣区相同。测量病灶信号值时,感兴趣区不应超出肿块边缘,为除外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一般仅测量直径在1.5cm以上的病变。根据我们的体会,CNR大于1时,肉眼就可较清楚分辨病灶,小于1但大小0.5,肉眼可隐约分辨,小于0.5,肉眼一般就不能分辨病灶与肝实质的信号差别。

(四)空间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也是MR图像质量的重要参数,在SNR及图像对比足够的情况下,较高的空间分辨率有利于解剖细节及小病变的显示。但是空间分辨率与SNR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在其他条件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空间分辨率势必会损失SNR,而且还会增加信号采集时间,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权衡各方面的利弊来选择适当的空间分辨率。一般情况下,目前肝脏MR图像大多采用256×256的矩阵,有时为了加快信号采集,还会减少相位编码线,这样将造成相位编码方向上的空间分辨率下降。EPI及Turbo-GRE等超快速序列往往采用128×128的矩阵,而扰相GRET1WI序列有时可选用512×512的高分辨矩阵。

(五)脏器解剖细节的显示

解剖结构的清楚显示不仅有利于病变的检出和诊断,还有利于病变程度的判断,如肿瘤的分期分级等。解剖细节的显示可从脏器边缘的锐利程度、肠道粘膜皱壁的显示及肝内血管(主要是静脉和门脉)分支的显示等方面进行分析。这个指标并无准确的定量方法,具体评价时可通过几个阅片人的商议达成分级评分的标准,通常可分为4~5个等级,如分为5级可按下列标准进行评分:图像质量很差,脏器边界不清,不能显示肠腔结构和肝内血管可评为1分;脏器边缘显示一般,可隐约显示肠粘膜,可显示肝内静脉的较大分支评为3分;脏器边缘锐利,清楚显示肠粘膜皱壁,能显示肝内静脉小分支可评为5分;2分和4份则分别是介于前三个等级之间。

(六)伪影

与CT图像相比,MRI更容易产生伪影,伪影的出现必将影响图像质量和疾病的诊断。MR图像的伪影多种多样,产生的机理和表现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在质量评价时往往把伪影作为一项进行综合评价,主要是按伪影的出现与否及其病变显示的影响给予分级评分。也可分为4~5级,5级的评分标准如下:伪影很重,图像不能用于诊断可评为1分;伪影较重,严重影响了病变的显示评为2分;伪影一般,对病变的显示有一定影响评为3分;伪影较轻,对病变显示影响较小评为4分;无伪影或几乎没有伪影评为5分。

(七)病变检出率(detectionratio)

肝脏疾病的诊断首先有赖于病变的检出,因而病变检出率无疑是评价序列优劣的最重要指标之一。病变的检出率与上述的图像质量密切相关,临床上两个序列的比较势必要包括病变检出率。检出率可按下式计算:检出率=(检出病变数目/实际病变数目)×100%。式中检出病变数目为一组病例(某种病灶)在某序列中被检出的数目,实际病灶数目为这组病人该种病灶的实际数目。由于临床上不可能每个病人都进行全肝切除和病理学检查,因而要想得到准确的实际病灶数目是不可能的,国际流行的方法是把手术探查及术中超声发现的病灶数目作为实际病灶数目。目前国内常规进行术中肝脏超声检查的医院很少,所以对于未能完全手术证实的病人,我们可以把多种影像学综合检查及经追踪复查能够确认的病变的总数定义为实际病灶数目,这虽然不够精确,但对于比较各序列的检出率高低还是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陈文彬,潘祥林,等.诊断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第6版).

[2]李建奇.磁共振成像中若干方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3]王守安.肝脏CT灌注成像及其临床应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