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建设标准化的作用与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3

村镇建设标准化的作用与价值

高豪杰

高豪杰GAOHao-jie;刘伊生LIUYi-sheng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

(BeijingJiaotongUniversity,Beijing100044,China)

摘要:村镇建设标准是指导我国村镇未来建设一部关键的指导性文件。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村镇建设标准化的现状,然后分析了阻碍村镇建设标准化实施的原因,最后论述了实施村镇建设产品标准化的作用与价值。

Abstract:Villagesandtownsconstructionstandardsisakeydocumenttoguidetheconstructionofourcountryvillagesandtownsinthefuture.Thepaperfirstlyintroducesthepresentsituationofourcountryvillagesandtownsconstructionstandardization,thenanalyzesthecauseofhinderingthevillagesandtownsconstructionstandardization,finally,discussesthefunctionandvalueofthevillagesandtownsconstructionstandardization.

关键词:村镇建设;标准化;作用;价值

Keywords:villagesandtownsconstruction;standardization;function;value

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016-02

引言

随着我国村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居民对居住环境质量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现阶段和未来一定时期内村镇建设将会异常的繁荣,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关于村镇建设的标准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还未能形成体系,而缺乏科学、合理、规范的村镇规划和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村镇建设未来的发展。

1村镇建设标准化现状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村镇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有“土墙房”到“砖瓦房”再到当代的“楼房”的变化过程。可以说每一个时代的村镇建设产品的形象都代表着相应时期村镇经济发展的走势。然而,不论是过去的“土墙房”时代,还是当代的“楼房”时代,都没有一个完善的村镇建设标准体系来指导村镇建设。我国较早的关于村镇建设标准是1991年3月1日实施的《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现已作废)和1994年6月1日施行的《村镇规划标准》(现已作废)。

我国村镇建设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特征是简单化、单一化,由于这个时期的村镇居民的经济还不富足,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并不高,大多数是结构简单用于居住的单层建筑,然而到了21世纪,随着我国存村镇经济的快速发展,村镇居民的经济收入快速增长,村镇建设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这个时期的村镇建设主要包括居民住宅、村镇工厂用房、畜牧业用房、商品房、商业用房、村镇道路等等,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也就给村镇建设带来了诸多的不利,譬如建设产品的质量问题、采光取暖问题、选址问题等等,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也加速了村镇建设标准的出台,在进入21世纪之初就出台了十几部关于村镇建设的标准,譬如2001年1月1日实施的《村镇规划卫生标准》(现已作废),2005年2月1日实施了《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2006年12月1日实施的《村镇规划标准》(现已作废),2008年7月1日实施的《村镇供水工程技术导则》,2010年3月1日实施的《村镇避灾场所建设技术规程》,2012年12月1日实施的《村镇住宅建筑材料选择与性能测试标准(附条文说明)》,2013年1月1日实施的《既有村镇住宅功能评价标准(附条文说明)》、《既有村镇住宅建筑安全性评定标准(附条文说明)》和《既有村镇住宅建筑抗震鉴定和加固技术规程》,2013年5月1日实施的《村镇规划卫生规范》,2014年4月1日实施的《村镇传统住宅设计规范》。

这些标准的出台有效的促进了村镇建设的健康发展,但是这些集中出台的标准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例如由于标准短时间集中出台,导致人们对标准的认识不足;旧标准的惯性阻碍了新标准的执行等。

2阻碍村镇建设标准实施的原因

2.1村镇居民的标准化意识淡薄

虽然我国村镇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出台了很多村镇建设标准,但是,政府的工作重心一直在城市,所以村镇建设一直处于管理、监察不到位的状态,特别是农村居民居住用房的建设不经申报、审批程序,完全依据农民自己见识,长此以往,村镇居民形成了自己的主观偏见,而缺乏统一标准化意识。此外,村镇建设标准的是短时间集中出台,也是致使村民对标准缺乏了解、认识和意识的一个原因。

2.2有关部门关于标准化的宣传教育不到位

我国村镇居民的受教育水平远不如城市居民,当代村镇建设的生力军大多是25-50岁这个年龄段的农村居民,然而,这个年龄段的居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对标准化没有更多的认识,甚至从来就没有听说过“标准化”这个词语,再者近期集中出台的标准也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去了解和学习。尽管如此,当地政府一直在关注城市建设,忽视了对村镇居民在标准化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

2.3村镇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我国城市经济的腾飞开启于1978年改革开放,而从那个时期以后一直到现在,村镇经济发展的速度远落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随着时代的变迁,村镇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在逐年增大,致使村镇经济发展水平远远滞后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给城市建设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而相对于城市村镇建设相对落后,这也就导致了相应村镇建设标准在农村和乡镇实施受阻。

2.4缺乏村镇建设的标准体系

村镇建设标准作为村镇建设活动的重要依据,基本覆盖了村镇建设领域各个环节,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村镇建设领域中所有工程建设标准都存在客观的内在联系,它们相互依存、制约、补充和衔接,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即村镇建设标准体系[2]。完善的城市建设标准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的建设的健康发展,由于村镇在经济上、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与城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以城市建设的标准体系无法满足村镇建设标准化的需求,而村镇建设像城市建设一样也需要一个标准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包括规划标准、设计标准、质量标准、安全标准等,由于村镇建设标准的出台和实施的时间比较短,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标准体系,所以才导致村镇建设标准实施受阻。

3村镇建设标准化的作用与价值

村镇建设标准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建筑设计的标准方面,即应制定各种法规、规范、标准和指标,使设计有章可循;其次是建设规划的标准方面,实践和研究已经证明合理的规划可以使村镇建设实现集约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最后是建筑构件和材料的标准化,使不同材质或类型构件之间能够兼容[1]。实行建筑标准化可以保证建筑产品的质量,有效减少建筑构配件的规格,在不同的建筑中采用同样的标准构件,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施工质量,降低造价。具体包括以下四点。

3.1保证村镇建设产品质量

没有标准就无所谓质量的合格与否。而村镇建设标准的出台将从根本上解决建设产品质量合格与否的问题。因为标准从建筑产品的设计到施工到最后的竣工验收都做了明确而规范的规定,譬如建筑产品的规划设计、基础、墙体、防水、门窗、过梁的荷载、设备安装、装饰材料和其它的建筑材料的指标都作了明确的要求,只有当所有这些指标都达到标准的要求,建筑产品才可以竣工验收,从而可以保证建筑产品的质量。

3.2规范村镇建筑构件,减少材料规格,降低施工难度

随着村镇经济的繁荣和村镇建设的需求,各式各样的新式和传统建筑构件或材料应运而生,而这些建筑构建或材料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或者各个地方关于建材标准要求不同而导致同样功能的建筑构件或者材料因为规格和标准不同而无法兼容,导致建筑构件或者材料的浪费,增加建筑施工难度,影响建筑产品质量,比如村镇建设常常用到的门窗,因为在以前的村镇建设中居民几乎不考虑门窗标准,所以门窗的尺寸不规范(种类多),直接影响门窗下料不规范,最终直接导致门窗材料的浪费,还有可能影响到后期的维护修复,同时增加了建筑物预留门洞窗洞尺寸复杂度,影响了工程的进度,降低了工作效率。如果门窗有规范的标准,以上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3.3助力村镇统一规划

目前我国广大的村镇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建筑产品的指标和性能更是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村镇工厂选址,建筑物的高度,建筑物抗震级别,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建筑物窗台高度,建筑物的容积率,村镇建筑的绿化率,村镇建设道路性能指标,村镇建设中排水系统等这些方面,然而村镇建设方面的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村镇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村镇建设标准是经国内有关专家、学者和具有实际经验的工程师联合制定的,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合理性和规范性,所以它的出台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以上这些方面的问题,从而促进村镇建设的科学、合理和统一规划,进而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3.4减少资源的浪费

3.4.1减少采光取暖方面的费用

由于村镇建设产品大多是村镇居民自行建设,而这些居民自己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从而导致建筑产品设计不科学,所以建筑的采光、保温性能远远达不到节能标准。村镇建设标准的制定,会详细的规定采光、保温的性能以及与此有关的门窗、墙体材料的性能的节能标准,要求居民严格执行,从而减少居民在采光、取暖方面的费用。

3.4.2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节约土地和资金

由于村镇建设缺乏科学、合理、长久的规划和设计,所导致的建筑用地的浪费,譬如村镇居民宅基地利用不充分和道路的重复建设,本来用一条道路足以满足居民出行需求,在建设时没有考虑将来“家庭汽车”进农村的因素,致使道路宽度不够,不能满足行车的需求,最终又导致重新修建第二条路等重复建设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村镇建设标准将会给出科学合理建设规划要求,包括建筑容积率,村镇道路的各种性能指标等,从而达到节约建设用地的目的。

3.4.3抑制铺张浪费

村镇经济的持续走好,居民收入的增加,这也促使了他们想急于改善居住环境,建筑面积和建筑规模严重超越自身的居住需求,比如村镇居民大多建设楼房,除了一层用于居住之外,二层或者三层一直空闲着,而且邻里之间相互攀比,自家建筑成了彰显自家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招牌,奢靡之风盛行,严重浪费了社会资源和人民的劳动成果。而村镇建设标准的出台将会对居民住房的高度和住房之间的间距进行强制性的规定,超标即违规,从而在一定程驱散避奢靡浪费之风。

4结束语

村镇建设标准将会打破目前村镇建设不规划、少标准、不科学的尴尬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村镇建设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提高居民居住水平,但是它的出台和实施需要更多的参与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福云.建筑构造与识图[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2011:102.

[2]苏义坤,张静.村镇建设标准体系实施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2,12.

[3]金兆森,张晖等编著.村镇规划[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