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患者急性期呼吸阶段性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急危重症患者急性期呼吸阶段性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高晨

高晨

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为急危重症患者开展急性期呼吸阶段性治疗干预过程中的临床经验和护理策略。方法:在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将我院接诊收治的36例急危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选做研究对象,在患者接受急性期呼吸阶段性治疗干预过程中,临床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的临床病情表现和变化展开持续动态观察,针对患者实施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干预,且结合患者在呼吸治疗过程中展示的具体情况为其展开针对性护理,总结归纳患者获取的临床治疗护理处置干预效果。结果:本组入选的36例患者急危重症患者在接受急性期呼吸阶段性治疗干预过程中,经由开展系统化和动态化的临床病情表现和变化特征动态观察,以及针对性护理支持干预,有35例患者的临床呼吸衰竭症状获取到系统有效的改善缓解,仅有1例患者发生临床-因病死亡结果,改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97.22%(35/36)。结论:在急危重症患者接受急性期呼吸阶段性治疗干预过程中,切实做好患者的病情观察工作,为患者实施系统化且针对性的护理支持干预,能够保障和助力患者切实获取到良好优质的临床治疗干预效果,相关经验值得临床关注和推广。

关键词:急危重症;急性期呼吸阶段性治疗;临床观察;护理分析

遵循现有的基础性临床医学实践工作经验,急诊科室接诊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群体大多数具备着较快的病情变化演进特征,患者在较为突然的发病表现条件下,通常会展示出较为危重的临床病情。急性期呼吸阶段性治疗干预,是临床中针对急危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展开救治干预过程中需要运用的基础技术方法,在患者接受临床治疗干预过程中为其配合性开展系统有效的临床病情动态监测观察,以及系统化的护理支持,对于支持和助力患者切实获取到最优化的临床治疗干预效果具备重要意义。本文以我院收治的部分接受急性期呼吸阶段性治疗干预的急危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实施了临床病情动态观察和针对性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作为本次调查研究过程中的时间背景,将我院接诊收治的36例急危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选做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7例,女性19例,年龄介于19-89岁之间,平均(52.2±3.4)岁,其中包含COPD患者13例,ARDS患者11例,肺心病患者5例,颅脑损伤患者7例。本次研究中的所有入选患者均系自愿参与调查研究过程,明确签署知情同意书,完整临床调查研究工作过程符合伦理学指导规范。

1.2临床治疗护理处置干预方法

在患者接受急性期呼吸阶段性治疗干预过程中,临床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的临床病情表现和变化展开持续动态观察,针对患者实施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干预,且结合患者在呼吸治疗过程中展示的具体情况为其展开针对性护理。

1.3临床评价观察指标

在本组急危重症患者接受急性期呼吸阶段性治疗干预过程中,在为患者开展动态性临床病情表现和变化特征动态观察,以及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前提下,总结归纳患者获取的临床治疗护理处置干预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择取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完成数据处理。针对患者的各项计数性数据资料指标选取(n,%)形式加以表示,实施统计学百分比重计算处理。

2结果

本组入选的36例患者急危重症患者在接受急性期呼吸阶段性治疗干预过程中,经由开展系统化和动态化的临床病情表现和变化特征动态观察,以及针对性护理支持干预,有35例患者的临床呼吸衰竭症状获取到系统有效的改善缓解,仅有1例患者发生临床因病死亡结果,改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97.22%(35/36)。

3讨论

急危重症呼吸衰竭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心病患者,以及颅脑损伤患者在临床病情发展演化过程中极易出现的严重临床症状表现类型之一,急性期呼吸阶段性治疗干预是临床中针对上述疾病患者群体展开治疗干预过程中应用的基本方法,切实采取措施做好针对患者接受临床抢救环节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工作,以及动态化的病程监测工作,对于支持和确保患者顺利获取到最佳临床结果具备重要意义[1-2]。

急危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在临床病程发展演化过程中,通常会形成和展示出表现程度极其显著的呼吸系统生理功能连续性和动态性变化特征,切实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展开针对性干预,对于助力患者获取到最佳临床结果意义深远[3-5],

本组入选的36例患者急危重症患者在接受急性期呼吸阶段性治疗干预过程中,经由开展系统化和动态化的临床病情表现和变化特征动态观察,以及针对性护理支持干预,有35例患者的临床呼吸衰竭症状获取到系统有效的改善缓解,仅有1例患者发生临床因病死亡结果,改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97.22%(35/36)。上述数据性研究成果,充分揭示了本次调查研究过程中应用的临床病情观察方法和护理干预支持方法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值得引起临床医护工作人员的密切充分关注。

结语

对于临床中确诊收治的接受急性期呼吸阶段性治疗干预的急危重呼吸衰竭患者而言,密切做好患者临床病情的表现特征和变化状态的动态化观察和分析工作,结合患者的实际临床情况为其开展针对性的护理支持干预,对于支持和保障患者顺利获取到良好优质的临床治疗干预效果,具备不容忽视的支持和保障作用,相关经验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蔡栋臣,柳旦,徐卫红.降钙素原和肿瘤坏死因子对评估急性胰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预测的临床价值[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11):1390-1391+1394.

[2]陈艳红,吴艳红,于海明,等.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中的意义[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8(05):281-284.

[3]丁春英,金梅,李霞,等.多媒体结合互动式综合教学在产科急危重症救护团队培训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0):77-79.

[4]吕云玲,李艳.BOPPPS教学法在急危重症护理技能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0):82-84.

[5]李雅玲,何勤,黎惟广,等.血清PCT、Lac及内毒素水平在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的临床检测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18,23(06):1144-1145+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