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下的公立医院行政管理协同体系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信息技术下的公立医院行政管理协同体系构建

张淑芬

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113006

摘要:在当前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时代背景下,医院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日渐凸显出来,如何对行政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成为相关医院行政管理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信息技术下医院行政管理协同体系的构建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够借助协同体系的建设维护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促进医院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信息技术;公立医院;行政管理;协同管理体系

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社会背景下,行政管理工作由于会对医院综合管理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日渐受到重视,成为医院综合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因此医院相关管理人员在综合管理工作中应该正确认识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并借助科学管理模式的构建和先进管理体制的应用增强行政管理工作的影响力,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逐步提高,促使医院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为医院在新时期背景下的稳定发展夯实基础。

一、当前公立医院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对公立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随着深入贯彻落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我国公立医院发展过程中也逐步认识到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了相应的行政管理优化措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公立医院行政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制约了行政管理工作作用的发挥,对医院综合管理工作的优化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第一,行政管理工作审批流程繁琐。在公立医院对行政管理工作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忽视了行政管理审批流程的改进,行政管理审批流程繁琐问题仍然相对严重,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如在医院门诊急诊流程、住院流程、临床检验和临床诊断流程中,就并未对审批流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简化,给临床科室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阻力[1]。如果医院临床科室开展了一项新的业务,需要向业务部门报告并进行先期论证,再进行逐层上报,最终得到分管院长的审批,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效果,不利于医院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高效开展。

第二,行政管理组织构成相对复杂。公立医院是多功能和多层次的服务机构,行政管理方面岗位设置相对繁琐,并且组织构成也较为复杂,如结合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设置医患关系办公室,根据医院发展的实际需求设置重大项目办公室。诸多办公室的设置造成医院行政管理方面组织构成相对复杂,出现了职责不明确、岗位不独立情况,管理和服务工作也受到影响,严重制约了行政管理工作的协同开展。

第三,行政管理协同运作不畅通。在公立医院对行政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医院不同科室之间职能的划分和医疗服务工作的分工也更加细密,高度重视各部门之间的有机协调,希望能够达成联合效应,促进医院行政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2]。但是医院行政管理工作中面对的问题是不断变化的,对信息更新要求也相对较高,现阶段医院行政管理各部门之间无法实现协同运作,已经严重制约了信息共享和综合管理工作的优化和创新,不利于医院行政管理效益的获取。

二、信息技术下公立医院构建行政管理协同体系的措施

联系信息技术对公立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影响,新时期医院要想构建协同管理体系,保证行政管理工作的全面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细化分析。

第一,明确行政管理协同体系框架。在构建公立医院行政管理协同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对医院现有的行政管理工作进行整合,如将门诊收费管理、病案管理、住院收费管理、电子病历系统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信息资源管理进行整合,并且将行政管理与医院科研和医疗事业进行有机结合,促进医院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保证在多层次模式合作框架上,能够形成有机合作,为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全面优化开展夯实基础[3]。

第二,加强对行政管理协同体系功能的强化。在结合信息技术构建医院行政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体系功能的强化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保证各个功能作用的全面发挥,才能够确保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协同运行,为医院行政管理效益的获取创造良好的条件[4]。以信息技术背景下公共信息管理为例,结合医院公共信息实际情况,在公共信息管理工作中应该将医院现有信息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并且负责医院最新医疗成果和相关信息的发布,为受众群体提供良好的信息浏览平台等,促进公共信息管理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保证服务效果。

第三,积极探索行政管理协同体系保障机制建设。在构建行政管理协同体系的过程中,保障机制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保证协同管理体系稳定运行的基础。因此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应该逐步构建较为完善的激励机制,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并借助有序竞争机制的建立促使医院工作人员能够积极参与到医疗服务工作中,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潜能,在自身工作岗位上贡献一定的力量,借助行政管理协同效应助推公立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进一步强化[5]。同时,要尝试监理完善的监督反馈机制,不仅落实内部监督和上级监督工作机制,还为患者和群众提供信息反馈的平台,让患者和反馈对医院医护人员的行为以及行政管理工作等进行有效的监督,借助群众监督的力量保证协同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效果,促进医院综合管理工作的全面优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背景下公立医院针对行政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探索协同管理体系的构建,能够为医院的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促进医院综合管理效益的进一步提高,为医院在新时期背景下的稳定发展夯实基础。因此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加强对协同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视,切实保障医院行政管理建设成效,提高医院的综合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邱伟,张国力.基于信息技术的公立医院行政管理协同体系构建[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3):35-37.

[2]王琪,侯玉静.构建医院信息化管理模式探讨[J].新疆医学,2013,43(8):150-152.

[3]刘辉.新医改下公立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4(36):112-112.

[4]戴进.基层行政管理视角下的学校信息化软环境构建之路[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2):13-15.

[5]刘立霞.信息化建设视角下高校行政管理的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0):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