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是自信的良药 力量的源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2-15
/ 2

赏识是自信的良药 力量的源泉

张庆华

广西省 柳州市柳城县大埔镇洛崖小学 545216

【内容摘要】小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时期,随之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认同,渴求别人的羡慕、好感与赞扬,特别企盼受到老师的尊重和赏识。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式下,把赏识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添加剂,并把赏识教育引入小学语文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希望肯定 渴求赞扬 企盼赏识

作为教师,我们总会遇到一些特别淘气或基础特别差的学生。也经常听到一些教师埋怨他们基础差,素质差,无法教。难道真的这样么?中国著名赏识教育家周弘曾说过一句话“说你行,你就行”。 “行”这个字为什么这么灵,因为它满足了孩子无形生命最大的需求——赏识。所以,正确的评价学生是老师的天职。因此,我们教师要学会用欣赏的目光善待孩子,帮助他们找回自己,找回自信。

一.欣赏学生,激发他们的潜能

欣赏教育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种“找感觉,找甜头”的教育。著名赏识教育家周弘曾说“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学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赏识,为战胜自己的恐惧与自卑,让心里有一种安全的感觉。这种让心里有一种安全的的过程,也便是找到“我能行”的感觉过程。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往往会起到一种暗示的作用。罗兰·罗尔斯是美国纽约州的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名声最坏的大沙头贫民窟,那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那里的孩子从小就耳须目染了许多不良习性: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而他,罗兰·罗尔斯却是个例外,他不仅考上了大学,而且还成为了州长。在他的就职演说中,罗尔斯特别感谢了他的小学校长— —皮尔·保罗。一天,罗尔斯在外面玩够了,从窗台跳进教室时,校长不仅没有批评他,反而说:“我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这话令罗尔斯大吃惊,长这么大,第一次得到过赞扬,而且评价如此高。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在罗尔斯的心里高高飘扬。此后的四十年里,他没有一天不以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在51岁那年,他终于成为了纽约州州长。

一句话,很简单,却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人生。人的内心确实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只要你信任他,他一定会成为最好的自己。所以说,积极的心理暗示恰如“随风潜入夜”的春夜喜雨,滋润着孩子那颗童稚的心,潜移默化中成为注入他们心灵的巨大力量,陪伴他们扬起理想的风帆,到达胜利的彼岸。

二.关爱学生,用欣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小学生由于知识有限,生活经验较少,在学习与日常交往中,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有的学生生性胆怯,怕在众人面前说话,最需要老师的关爱与鼓励,而不是冷漠与训斥。“你真笨!什么也不会做。”“跟你说多少次了,你还是这么不长记性。”……这些话也许某些教师会自认为没什么大碍,却不知伤害了多少学生幼小的心灵。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处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这是人类之所以有别与动物的地方。” 欣赏的本质就是爱,学会欣赏就是学会爱。用欣赏的目光看孩子,及时的表扬孩子,会帮助他们树立做事的信心,并肯定自我的存在,进而培养良好的品格。有个真实的故事:某校的某个教师,在一次期考过后,留下班里成绩最差的10个学生。同时叫来了他们的家长,这位教师当着孩子的面把试卷发给家长,并质问家长该怎么办?这句话如导火线一样引爆了所有家长的怒火。他们的脸由白变红,由红变紫,由紫变青,最后冲向自己的孩子,或怒斥,或痛打,把心中的耻辱全部倾泻在孩子的身上。但是有一位母亲却蹲在孩子的面前,用双手扶着孩子稚嫩的肩,无限深情的对孩子说:“好儿子,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妈妈都会坚信你是天下最好的儿子,妈妈会为你骄傲,为你自豪!”十年后,这10个孩子中只有这位没挨打的孩子考上了一流的大学。这位伟大的母亲用她大海般辽阔的心善待孩子,无私的爱赏识孩子,给与了他足够的信任、赞赏与鼓励,才使孩子有了今天的成绩。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我们更应该慎言慎行,用欣赏的目光看孩子,因为老师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对学生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善待学生,学会欣赏,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赏识使孩子越来越好,抱怨使孩子越来越糟。儿童是个体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时期,是人生打基础的时期。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文化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懂得孩子的教师,他的一言一行都能唤醒好孩子。多年来,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海阔天空,孩子昏昏欲睡,课堂死气沉沉。一节课下来,没几个发言。当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答错了,不仅被罚站,有的还被训斥几句:“上课想什么呢?为什么答非所问。”如此下去,教师不注意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总是埋怨学生,斥责学生,谁还能认真听课,谁还敢大胆发言?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只要能克服埋怨,欣赏学生,善待学生,以满腔的热情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受到爱,得到鼓励,这就是一种信任,一种精神享受。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总是抱以鼓励的语言欣赏学生,即使学生一时想不起来,但在老师宽容、充满爱的语言的诱导下,思维会活跃起来,问题反而会迎刃而解。前些日子,一位三年级的教师拿我们二年级的学生来试教,上三年级的一篇课文。第二天,我反馈了杨老师对我们班的评价:“杨老师夸我们二年级的孩子特别聪明,会读书,会倾听,善于思考,回答问题很有见解,比三年级的大哥哥姐姐还要棒。”说这话时,我发现同学们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彩,整个班级的学生精神面貌瞬间变了样,个个精神抖擞,神采奕奕。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也特别好。由此可见,赏识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可以促进师生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总之,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让我们学会欣赏孩子,善待孩子,让他们在赏识教育下,感受到被老师尊重的那份尊严感;体验被老师欣赏的那种幸福感;品尝到被老师赞成的那种成就感,使他们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吧。

【参考文献】:

1.《要注意做好课堂教育评价》 潘素环 广西教育 2005.10

2.《外国人是怎样教子的》 胡小岩编著 吉林人民出版社

3.《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运用》杨卫明 校长周刊 2006.04

4.《赏识你的孩子》 周弘编著 广东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