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1
/ 2

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

谢阁玲

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人民医院 血透室 546300

【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2月~2019年2月为研究时段,择取其中就我院接受急性胰腺炎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均分为参照与实验组两组,每组3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比对分析两组对象健康教育效果。 结果:经护理,实验组对象各项健康教育效果相较于对照组呈现明显优越性,各项对比结果数据均差异显著(p<0.05),具统计学意义。 结论: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显著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和疾病知晓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效果显著。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急症,患者可伴呕吐、恶心、发热等临床症状,病死率较高[1]。由于急性胰腺炎发病较急,护理难度较大,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2]。本文就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总结如下。

1对象与措施

1.1基础资料

以2017年2月~2019年2月为研究时段,择取其中就我院接受急性胰腺炎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均分为参照与实验组两组,每组30例。参照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为23~61岁,平均年龄为(41.15±5.02)岁,病程为1~4个月;实验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为21~59岁,平均年龄为(40.13±5.32)岁,病程为1~4个月。对象分组后就基础资料(年龄、性别)对比结果未呈现明显差异(P>0.05),均衡可比。

1.2干预措施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包括:医护人员主动传授疾病知识,告知患者相关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但进行一对一的差异化指导。实验组则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具体如下:①待患者入院后对其心理素质、职业和病情进行综合性评估,并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方法。医护人员主动与前来就诊的患者交流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舒缓患者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采用激励法、注意力转移法等形式,帮助患者重塑治疗信心;②为患者开展饮食安全教育,告知患者禁食、胃减压等措施的意义和注意事项。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告知患者应少食油腻、辛辣的饮食,多食低盐、低蛋白和低脂肪的食物,通过注射输液纠正电解质水平。积极开展饮食讲座活动,指导患者掌握胃肠减压方法。③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通过视频教育、口头讲解、文字学习等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培训及教育工作。针对部分用药依从性差或年龄较大的患者进行一对一讲解指导,并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对象健康教育效果,具体包括疾病知晓度、自我效能、遵医行为、健康信念以及生活方式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涉及数据全部录入统计学SPSS21.0软件中整理。统计中,计量以(5e91404bd87f0_html_4539c5612a843f6f.gif )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以百分比(%)表示,组间x2检验。结果值以P <0.05时表示为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对象各项健康教育效果相较于对照组呈现明显优越性,各项对比结果数据均差异显著(p<0.05),具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1 两组对象健康教育效果对比表 n(%)

组别

例数

疾病知晓

自我效能

遵医行为

健康信念

生活方式

例数

占比

例数

占比

例数

占比

例数

占比

例数

占比

参照组

30

18

60.00

20

66.67

19

63.33

17

56.67

18

60.00

实验组

30

28

93.33

27

90.00

29

96.67

27

90.00

26

86.67

x2

2.104

<0.05

1.735

<0.05

2.152

<0.05

2.211

<0.05

1.553

<0.05

P

3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消化道疾病,多因患者饮食不节、作息不规律引发。急性胰腺炎发病较急,若不能进行及时治疗和护理,还会引发心脑疾病、腹膜炎等并发症,严重者还会出现休克,进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健康。 另外,急性胰腺炎仅靠药物治疗常常难以根治,疾病反复发作会进一步增加患者的痛苦[3]

据调查显示,急性胰腺炎患者大多有不良生活习惯,让患者通过个体化健康教育了解不良习惯的危害,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是确保急性胰腺炎不会再次发作的重要手段。胰腺炎患者大多作息混乱,暴饮暴食。因长期不规律饮食和作息,患者多会出现在同一时间内进食、饮水过多的情况,过重的饮食负担增加了胰腺压力,导致胰酶分泌量急速升高[4]。同时,大量饮酒也是导致急性胰腺炎疾病产生的原因,会对患者的胰腺组织及功能造成损害。长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不利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使得病情得不到控制进而发展。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在护理急性胰腺炎患者时加强干预,应用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模式提高护理效果。而相较于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显著[5]。因每位患者在教育水平、生活习惯、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次实验实施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干预护理。结果显示,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实验组患者在护理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患者的疾病知晓度、自我效能、遵医行为、健康信念和生活方式有了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综上所述,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中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促使整体护理效果的提升,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瀚文,任宏飞,张铭光.循证护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应激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4):156-157,160.

[2] 夏秀丹.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9,33(4):332-335.

[3] 周怡, 周瑛. 基于健康意识理论的教育模式对急性胰腺炎康复期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 25(3):341-345.

[4] 周庆, 谢波, 徐玲芬,等. 基于护理结局分类系统的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与康复, 2016,15(6):608-609.

[5] 谢冬莲. 急性胰腺炎护理干预中行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观察[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 21(4):648-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