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5
/ 2

供电企业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研究

赵颢翔

呼和浩特供电局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20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供电企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供电企业的以电量销售为主要经济来源,在销售过程中计量工作属于中间环节,其的标准性直接关系着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想要保证自身的经营发展,制定标准化的计量管理体系是必由之路,围绕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进行研究,以此来为今后供电企业完善自身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供电企业;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并向人们提供商品化的电力是供电企业的主要经营特点。供电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就必须深入地实施电力计量标准化,加强管理,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体系标准,在技术上、管理服务上达成标准化,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1电力计量的概述

电力计量的相关管理工作,是为供电企业与用电客户共同提供服务的重要工作事项。对于客户来说,能够获取到自己用电的电量信息。而对于供电企业来说,依据计量的数据和信息,来准确的核算用户用电所需的费用,充分保障客户的权益,防止出现电费超出真实用电量所需费用的情况。电力计量也可以被看做成供电企业内部的一种计量统计平台,它不仅需要出色的系统加以保障,还需要具备高超技术水准的工作人员来完成系统日常运行和维护的管理工作。保证系统能够持续、安全和稳定的运行。在当前电力计量开展过程中,供电企业需要根据用电客户的需求变化来调整服务策略,就需要对计量管理工作的制度进行变革,并且为之配套相应的人力资源和技术系统,将各种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分配。要注意由于管理经验不足、技术水平较低等因素引发的管理问题,要确保计量参数和数据符合实际用电情况,将误差降至规定范围之内。另外,电力计量工作也要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导向,逐步完善自身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2我国电力计量管理工作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改善,经济发达地区数量不断增加,产业发展加快,与此同时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与日俱增。作为人类生活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之一,电能的供不应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经济产业的发展,降低了人们生活服务质量,并对我国现有供电企业提出了挑战与高要求,对电能生产技术、计量技术、管理设备与人员等各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促使国家电网加快对现有电网的改革与扩建,加强新建电网建设,加快了配电网改扩建发展时期的到来。伴随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与电网改扩建项目的持续实施,我国供电服务得到了大幅提升,电力计量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较之传统计量有了明显的进步。同时,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网路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越来越多先进技术在电力产业中的不断引入,推动着供电企业电力设备逐渐走向自动化、智能化与数字化,电力计量管理逐渐走向高效化、标准化与一体化,整体处于一个较好的发展状态之中。

3供电企业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策略

3.1技术标准化

强大的技术支持是实现电力计量标准化的重要保证,企业必须在技术管理方面建立起一个制度体系,用标准化的技术促进计量标准化。在计量仪器选型方面,企业必须加强整体分析,使计量工作的准确性得以提升。在计量仪器设备已经选定好的情况下,要详细分析设备的选型、定位和接线,促使计量精确度最大限度地提高。在选型上要保证其科学性,即合理地制定电流互感器变化,同时将计量仪器仪表的精度提高,促进计量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达到最大化。仪表仪器的精度主要是针对电能表,要使计量工作标准化管理在硬件方面上得到提高,需要不断改进技术,对于技术落后的产品予以淘汰,杜绝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已经淘汰的电能表。企业应该加强计量技术的改造力度,利用远程抄写电表和计量数字化促进计量工作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计量点的位置要合理制定,计量位置尽量接近现场,以降低二次负载和二次回路的耗损,从而将计量精确度提升。必须保证设备的正确接线,根据不同的电力系统选择接线方式及计量方式,尽量减少计量中的误差。加强计量工作的检验力度,严格遵照计量监督标准进行计量工作,使技术方面上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计量精度的不断提升。精确度的级别根据符合类别进行选择,在投入使用之前仔细调校,尽量减少仪器的误差。

3.2电力计量管理工作标准化

电力计量管理工作的标准化是实现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的最直接渠道。首先,依据电力计量管理工作实际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标准,对电力计量管理工作流程、管理行为与管理程序等进行明确规定、规范,包括:电力企业领导干部要将电力计量管理工作作为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将电力计量管理标准化提升至工作日程,加强对电力计量的重视度,明确电力计量管理标准化的重要意义,精细化安排电力计量工作。电力计量标准要符合国家相关规章制度,同时企业要制定一套科学的技术规范标准,建立智能化、自动化的电力计量体系,如图1为智能电力计量系统的体系结构,应用了智能技术、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计量工作的高效标准进行。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如计量技术管理规范、计量标准周期检定制度等,对计量周期、计算技术管理、计量设备管理、计量标准、现场检验等各项工作进行详细部署,为各项计量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在实施计量工作过程中,加强各部门、各岗位间的联系与协调,要求财务部门做好资金的统筹规划与合理分配,监督部门做好计量过程与计量人员行为的监督,管理部门做好日常管理工作,仓储部门做好计量设备仪器的管理存放,档案部做好计量资料的存档。电力计量管理工作包含内容诸多,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与其他部门的联系,从而保证电力计量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提升管理工作的标准化。

3.3人员和服务方面的标准化

在供电企业的人员管理以及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工作中,对于人员的调配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要注重人员服务理念和意识方面的培养和锻炼,通过合理的人员管理制度,加强服务人员团队的建设,这样才能逐步提高服务工作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为用电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并完善服务体系,增加更多的优良服务方式和内容,让客户有更多的选择,享受到更好的服务水平。供电企业在人员以及服务管理中的标准化发展进程中,要充分听取客户的建议和意见,以客户遇到的问题为导向,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服务策略帮助客户排除面临的问题,保障客户用电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对用户反馈的信息迅速做出应有的响应。

结语

计量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实施是电力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所倡导的需求侧管理的重要依据。与企业节约供电成本、降低电能损耗、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实时掌握经济指标等息息相关。因此,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计量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不断完善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的同时,积极提倡标准化管理创新,从而提高供电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翁怡敏.电力计量管理标准化管理及应用探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9,34(29):52-53.

[2]田皓冰,曹斌,杨颖.刍议如何推进电能计量标准化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9(21):226.

[3]彭湘辉.电力计量管理标准化管理及应用探究[J].低碳世界,2018(28):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