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病人对传染病教学作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4

标准化病人对传染病教学作用探讨

陈吉刚 邓宇(通讯作者) 唐全 张谦 袁径 周代会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1331

{摘要}目的利用标准化病人见习的实验组在诊疗水平、问诊技巧与能力、交流沟通及团队建设、传染病知识技能的掌握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进行标准化病人教学能够有效解决见习中传染病病人缺少或不配合的问题,费用较少,能重复多次,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问诊能力。实验组对传染病基本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进行标准化病人教学有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 传染病学; 教学改革 ;

1. 背景及意义

职业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技能强国的梦,是全面发展的梦,是人人成才的梦,是尽展其才的梦。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在推进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要更好的实现这个梦,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高职生定位是适用型技能型人才,要求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即可上岗,因此对行业最新动态最新技术等有急切需求。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近十多年由以前中专学校升格而成,大多没有自己的行业实践基地,教师大多理论基础好,而行业技能缺乏,对行业新技能新发展了解不多,教学工作往往有滞后性,甚至已淘汰,对学生将来工作意义不大,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不高。所以尽早进入行业一线,对培养职业道德,提高学习热情,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至关重要。

标准化病人(SP),又称模拟病人,指那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根据自己的感受评估准医生的操作技能,充当评估者和教师。SP用于教学和考核查体及采集病史等临床技能,为学生提供了练习临床技能的机会,并为评价提供部分依据。

传染病的教学有特殊性:①大医院才有感染科;②传染病多有季节性、地方性;③近几年疾病谱有明显变化。临床常没有相应病例,见习有难度,多理论教学,学生兴趣不高。

2.临床医学专业《传染病学》教学改革方案

课题组以基层医务人员应具备的传染病知识及技能为参照,依据全国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要求,结合与同行、学生的访谈,现行的教学方案存在的问题:①教学内容较全面,但对传染病技能知识点很少涉及;②所学疾病大多没有见过,这是造成学生学习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之一;③现有教学形式比较单调,基本是传统理论讲授教学,学生反应枯燥乏味,学习积极性差。

针对我校没有附属医院,很多医院也没有感染科,我校临床见习需要到大医院感染科,路途较远,费用较高,临床病人少,配合差,基本上是走马观花样看下病人,见习学生人数众多,见习效果差;而且学生防范意识不强,措施不足,潜在存在学生被感染的风险。针对我校《传染病学》教学现状,而毕业工作的基层医疗岗位又需要具备一定的识别传染病的能力,提出传染病学教学内容调整方案及教学方式调整思路,以提高教学质量。调整改革措施主要是表现在:①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进行了审核调整,教学内容新增了3次标准化病人见习,强调了技能的训练;②改变了之前单一的传统理论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形式,使之从实际工作过程中来理解体会理论技能知识点,以便加深印象,同时通过标准化病人多见习,让学生主观上准确定位传染病学课程性质及地位,以增加其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提高学生问诊能力和与病人沟通能力;另外一方面采取开放式教学,鼓励学生课堂上多互动多讨论,让学生意识到交流沟通的重要性。

3.新教学方案教学效果分析评价

课题组随机抽样确定了2014级专科临床(共8个班)2个班作为实验组,采用课程新教学方案(标准化病人见习)授课,而将同期2个教学班为对照组。

实验组与对照组性别构成、高中文理科组成及入校成绩等各方面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具有较好的均衡性,可比性强。

1.实验组基本情况(频数,百分比)

类别

分组

实验班(n=118)

对照班(n=116)

5f16656ad4b8b_html_2902645534d4c57d.gif

P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专业

临床

118

100

116

100

性别

31

26.27

42

36.21

2.690

0.101

87

73.73

74

63.79

入校前学历

普通高中

100

84.75

96

82.76

1.170

0.680

三校生

18

15.25

20

17.24

高中就读科别

文科

45

38.14

43

37.07

0.001

0.977

理科

55

46.61

53

45.69

学生生源地

重庆市

115

97.46

108

93.10

2.489

0.288

四川省

2

1.69

5

4.31

其他

1

0.85

3

2.59

2:实验组基本情况(5f16656ad4b8b_html_ecb63771f825b8e3.gif)

组别

年龄(岁)

入校成绩(分)

实验班

20.04±1.07

442.25±38.49

对照班

20.26±0.98

437.31±35.74

t

1.57

0.97

P

0.1188

0.3325

第17周调查,实验组传染病技能知识点掌握情况(表3);实验组对课程学习兴趣及满意度改变情况(表4);实验组对问诊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及诊疗水平满意度调查情况(表5);两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实验组传染病技能知识点掌握改变情况(频数,百分比)

技能知识点

实验班(n=118)

对照班(n=116)

5f16656ad4b8b_html_5b5f0d85f9dbf0.gif

P

是否能正确洗手

90(76.3)

28(23.7)

71(61.2)

45(38.8)

6.184

0.013

是否能正确穿脱隔离衣

92(78.0)

26(22.0)

78(67.2)

38(32.8)

3.386

0.066

是否能正确使用安全套

100(84.7)

18(15.3)

80(69.0)

36(31.0)

8.206

0.004

是否能正确处理被狗咬伤的病人

108(91.5)

10(8.5)

88(75.9)

28(24.1)

10.551

0.001

是否了解麻疹疫苗接种时间

110(93.2)

8(6.8)

75(64.7)

41(35.3)

28.831

0.000

是否了解乙脑疫苗接种时间

99(83.9)

19(16.1)

75(64.7)

41(35.3)

11.361

0.001

是否了解肝炎疫苗接种时间

90(76.3)

28(23.7)

77(66.4)

39(33.6)

2.801

0.094

是否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98(83.1)

20(16.9)

73(62.9)

43(37.1)

12.036

0.001

是否了解乙肝的传播途径

93(78.8)

25(21.2)

75(64.7)

41(35.3)

5.791

0.016

是否了解结核病的传播途径

106(89.8)

12(10.2)

80(69.0)

36(31.0)

15.618

0.000

4.实验班课程学习兴趣及满意度改变情况

项目类别

分组

实验班

对照班

5f16656ad4b8b_html_5b5f0d85f9dbf0.gif

P

频数

构成比(%)

频数

构成比(%)

学习兴趣

很感兴趣

42

35.6

30

25.9

9.043

0.029

感兴趣

44

37.3

35

30.2

一般

24

20.3

31

26.7

不感兴趣

8

6.8

20

17.2

学习满意度

很满意

35

29.7

21

18.1

9.608

0.022

满意

41

34.7

34

29.3

一般

33

28.0

40

34.5

不满意

9

7.6

21

18.1

课程对社区医疗工作的帮助程度

很有帮助

37

31.4

23

19.8

9.951

0.019

有帮助

45

38.1

37

31.9

一般

31

26.3

42

36.2

没有帮助

5

4.2

14

12.1

5.实验班问诊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及诊疗水平满意度调查情况

项目类别

分组

实验班

对照班

5f16656ad4b8b_html_5b5f0d85f9dbf0.gif

P

频数

构成比(%)

频数

构成比(%)

问诊能力提高

很有帮助

41

34.7

15

12.9

29.919

0.000

有帮助

45

38.2

30

25.9

一般

24

20.3

51

44.0

无帮助

8

6.8

20

17.2

交流沟通能力

很有帮助

33

28.0

11

9.5

25.785

0.000

有帮助

40

33.9

24

20.7

一般

36

30.5

60

51.7

无帮助

9

7.6

21

18.1

对疾病诊疗水平提高

很有帮助

37

31.4

13

11.2

31.844

0.000

有帮助

46

39.0

27

23.3

一般

30

25.4

62

53.4

无帮助

5

4.2

14

12.1

6.实验组期末成绩改变情况

组别

总数

及格人数

及格率(%)

最高分

最低分

实验组

118

110

93.22

84

47

对照组

116

86

74.13

86

33

可见经教学改革后,实验班期末成绩及格率比对照班大幅度提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f16656ad4b8b_html_5b5f0d85f9dbf0.gif =15.660;P<0.0001)。

4.讨论及建议

基层社区医疗工作人员提供的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及可达性等优势,作为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应对社区民众健康负责,这就要求他们除了基本医疗之外,还应承担基层预防公共卫生服务,从而有利于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而专科医学教育培养的主要是面向基层社区医疗工作的一线医学人才,为之胜任以后的工作岗位,不仅要培养其疾病诊治等基本医疗能力,还要培养其公共卫生能力,而传染病学相关知识则是其中主要能力之一。为改善缺乏传染病相关病人见习的现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课题调整了传染病学的教学方案,标准化病人见习在传染病教学中实施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满意度、技能及知识点掌握情况有所改善。

5.结论

标准化病人见习对《传染病学》课程教学能明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掌握传染病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提高了临床问诊能力,锻炼了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节约了见习经费。课程学习效果有所改善,存在统计学差异。

6.主要参考文献

[1].李兰娟 任红 传染病学.第8版.

[2].王以朋管以志 北京协和医院标准化病人培训手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4]. 卫生部.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M]. 卫生部,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