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文化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2
/ 2

浅谈企业文化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刘光华

德州城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德州 253000

身份证号码:37240119760803****

摘要:企业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企业作为社会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引导。因此必须要正确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与企业文化的关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要求贯穿于企业环境、企业制度、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来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同时也发挥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   

引言: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社会层面的要求体现了社会的时代精神,是促进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的指南,是促进广大人民良好道德的行为规范。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和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更应率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在企业员工中得到认同的重要载体,因此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共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指导企业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是对各种社会组织在内的整个社会提出的共同要求。社会层面的要求更能和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相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是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基础,引领着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只有自觉地将企业文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正确方向,才能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同。   (二)企业文化建设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要求对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企业文化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系统体系,不仅包括精神文化,同样包含企业各种规章制度、产品、服务等在内的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它所展示出来的自主经营体现了自由,反对垄断与价格歧视体现了平等,公平竞争与因人因地制宜表现了公正,而依法管理则表现了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要求与企业文化就好比是树干与树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是为树叶汲取其生存必需营养的树干,而企业文化就是树干不同的分枝,不仅是树干的产物,更是吸收氧气促进大树成长的媒介,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引领企业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要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要成为企业员工的核心价值理念,需要将之贯穿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从有形和无形的各个方面引导企业文化的建设[2]。   (一)引领企业文化的自由竞争观。引领企业员工的自由竞争观。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只有当企业内绝大部分员工的个人价值观趋同时,整个企业的价值观才可能形成。我们要把握员工的主体地位,把自由竞争的观念深入到员工的观念之中。企业的经营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表现,是系统的、根本的管理思想。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经营理念凸显出自由竞争的观点,从而促进员工形成正确的自由竞争观,达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   引领企业内部的自由竞争观。企业内部环境是企业文化的最外在和直观的表现,是抽象的企业文化具体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企业内部环境对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形成也离不开企业内部各人员的共同作用。在企业文化系统中,企业家既是企业文化的中坚又是经济发展引导者,朱卫平教授在其《企业家本位论——中小企业所有权制度安排》前言中写道:“企业本质上是企业家的企业”;日本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认为:“一个企业的兴衰,70%的责任应该由企业家来承担”。从这些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家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企业家在企业中起到良好的模范作用,从而带领整个企业形成正确的自由竞争观。   引领企业之间的自由竞争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自由竞争就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遵循市场规律,优胜劣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马克思曾指出:“当现代工厂中的分工由企业主的权威详细规定的时候,现代社会要进行劳动分配,除了自由竞争之外没有别的规则,别的权威可言。”从企业角度来看,自由竞争实质上就是企业本身追求利益的过程,不过是在客观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企业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顾,要做到以义制利、诚信为本。   (二)引导树立企业之间平等发展的观念。  

首先,从国家层面来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国家经济应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更好的经济基础。其次,对于社会层面而言,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基础上,实现地位平等、机会平等、社会公义,从而真正地创建出健康稳定的社会环境。最后,对于个人层面来讲,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道德规范,营造一个融洽和睦的社会氛围。   在当前的国家、社会、个人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而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诉求,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融会贯通的[3]。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企业文化起主导作用的,现代企业承担着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社会责任,更是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历史使命,所以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时,应体现出社会主义价值观要求的道德水平及企业精神,达到高水准高需求的社会期望。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代企业思想文化的引领者,现代企业在发展和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以良好的企业文化作为保障,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性要求和重要思想,指引着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推进。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代企业精神的价值导向,而企业精神作为企业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是企业观念意识和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所以在现代企业精神的培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是企业塑造现代企业精神和获得精神提升的重要途径[4]。

再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融入各项企业文化活动,比如:切实活跃基层职工文化生活,党组织积极配合支持工、青、妇工作,组织举办各种健康活泼、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唱歌比赛、羽毛球比赛、有利职工身心健康,营造和谐工作环境,增强企业凝聚力。企业要采取积极的激励措施来鼓舞员工好好工作。这里的激励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来进行,分别为: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情感激励和民主激励。物质激励,是采取适当的奖惩措施,通过这种最为简单和原始的方式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精神激励,可以通过新员工入职欢迎仪式、工作绩效评选、文体比赛等活动来加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对工作的积极性;情感激励,管理模式多采用新型的“人情化”管理,尊重他们的人格,及时帮助解决员工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增强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民主激励,充分调动员工参与民主管理与决策,增强企业归属感。企业在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同时,要鼓励员工大胆发挥人的创造性和自己所长,为企业发展出谋献策。要强化团结协作打造和谐氛围。做合格的倾听者,构建有效沟通,加强信息沟通。   四、企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一)坚持正确的文化建设方向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旗帜,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根本上决定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所以,在当代企业文化建设尤其是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坚持正确的思想指导,从而确保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二)突出企业文化建设特色   企业文化建设应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基础上,突出自身特色。在加强职工理念及信念教育的同时,不能只倡导理想的崇高性,应对理想的现实性加以重视,以便于充分发动广大职工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结语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而企业文化建设又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是势在必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也进一步说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前行的方向,而企业也必须迎合这种方向继续前进,才能跟进社会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上册)[M],北京:人们出版社,1995年   [3] 列宁全集( 第24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4] 陈秉公,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铸魂工程—解读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高等教育[J],201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