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胀中医辨证论治

/ 1

肺胀中医辨证论治

那天星

广元市剑阁县开封镇中心卫生院 , 四川 广元 628314

在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造成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三大病因,前二者为癌症、脑血管疾病。在我国中医理论中认为肺胀的发生与患者的多种因素有较为密切的关联,肺胀久病肺脏亏损则导致患者机体功能受损,而在近年来的中医研究中认为肺脏的发生与痰、虚、瘀有密切的关联。肺胀的发病首先损伤患者的肺脏之气阳,后及肺脾肾。在临床研究中可发现患者以痰浊为主要的病理基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占据总患病率8.1%,引发该病的因素为环境污染、吸烟、甚至遗传都有可能等,如今还没有能够完全治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方法。日常的合理生活方式只能对病症起着缓和作用,缓解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尽量促使患者能维持正常的生活。 生活中切勿不能吸烟,如有吸烟的患者则应该立即戒烟,尽管戒烟不容易,但是生病更痛苦,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采用辅助治疗。如果是不吸烟的患者,那要尽可能防止吸取二手烟,同时也要注意不要吸入烟雾、以及灰尘等有毒气体。天气不好有雾霾时,那最好不要出门,非要出门的话,则可以佩戴过滤性好的口罩。同时处于疾病的稳定期间,可以不用应用药品进行治疗,患者最好能戒烟,合理的进行活动锻炼以及肺康复训练,并调节好自身的心情,更有利加强患者的身体免疫力,更容易抵抗病毒以及细菌的侵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患病后会时常感觉疲劳以及呼吸不畅,从而不能摄取充足的营养,可以遵循少食多餐的准则,同时通过医生的指示服用营养剂。日常生活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能够进行合理的运动锻炼,维持一定的运动锻炼可以帮助患者有一个健康的生活品质。

得了慢阻肺应该怎么治疗呢?

药品医治可以很好降低或消除患者的病症,并提升其活动耐力,促使急性发作的次数和发作的严重程度下降。患者可以应用支气管扩张剂能够将气道周边的肌肉松懈下来,从而帮助气道开启让呼吸更通畅,临床中一般多见的支气管扩张剂主要为β2受体激动剂以及甲基黄嘌呤。医生会依据患者的病况为其开长效或是短效的支气管扩张剂。左旋沙丁胺以及沙丁胺醇为短效支气管扩张剂,药效可持续5小时左右,但是只能在需要的时候才能应用。沙美特罗、阿福特罗、噻托溴铵等为长效支气管扩张剂,药效可持续12小时,该药品能够每天应用。病情如果频繁发作或是严重阻碍气道,那则理应需要应用糖皮质激素,同时抗氧化剂也能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例如羧甲司坦等药品能将痰液稀释,让痰液更能排出,进而使疾病反复发作的次数下降。

支气管扩张剂可以经过吸入器直接抵达肺部,吸入类固醇能够降低气道炎症发生,避免出现病情恶化情况。该类药品包含氟替卡松以及布地奈德,通常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化的患者。关于病情很严重的患者,医生会让其同时服用支气管扩张剂。

在进行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时,发现将中医药物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效果良好。肺脏的辨证,首辨标本虚实主次随后可判断患者为痰浊、水饮、偏盛状况。

在对患者进行实际治疗时,应当抓住治标和治本两个方面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控制,医务人员在进行用药的选择时,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缓急有所不同,这样能够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而标实者可根据患者病邪的性质进行分类,切实选择一种合理的用药,或者阴阳两固,补养患者心肺,并在对患者进行扶正祛邪时改善患者的阴阳调和。

1.痰浊壅肺证

痰浊瘀滞症患者在发病时气短喘息,并且咳嗽痰多及痰液呈白盐腻或者泡沫状,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选择苏子降气汤和三子养亲汤进行加减治疗,如果患者属于外感风寒诱发,则患者需要选择小青龙汤配麻黄和桂枝等药物进行治疗,具体的用药则针对患者的病症状况进行辨证治疗。

2.痰热郁肺证

证候主症:胸部膨满,喘息气粗,烦躁,目胀睛突,痰黄或白,黏稠难咯;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选择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加减作为治疗药物。

3.阳虚水泛证

证候主症: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咳痰清稀,胸闷心悸,面浮,下肢浮肿,患者可选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作为治疗药物

预防与调护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一定要避免自己出现感冒的情况,患者很容易由于内伤咳嗽迁延而发展为慢性哮喘,这也是预防这种疾病发生的关键,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实际治疗时,需要注重于患者的保暖,尤其是在秋冬这一季节变化较为明显的时段,尤其需要注意患者自身的保护,而一旦出现肺脏的症状,应当立即进入医院接受治疗,避免病情加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选择一些扶正固本方药来增强自身的正气,并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戒烟戒酒,尤其是不要食用过多辛辣或者生冷的食品,如果患者存在水肿,则需要选择低盐或者无盐饮食。

肺胀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病因以久病肺虚为主,由于反复感邪,而使病情进行性加重。病位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及心。病理性质多由气虚、气阴两虚发展为阳虚,在病程中且可形成痰、饮、瘀等病理产物。标本虚实常相兼夹或互为影响。最后因邪盛正虚,而致发生气不摄血,痰蒙神窍,或喘脱等严重变端。治疗当根据感邪时偏于邪实,平时偏于正虚的不同,有侧重地分别选用扶正与祛邪的不同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