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包巴特尔蒙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7
/ 2

继承包巴特尔蒙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宝高娃 包巴特尔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摘要:目的:分析继承包巴特尔蒙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抽选2020年01月~2021年01月内于本院就诊胃食管反流患者84例,经1:1分组后(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n=42)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n=42)联合蒙药治疗。统计治疗前后症状超声指征、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症状指标:治疗前患者症状超声检查指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胃食管反流次数、最大反流时间、反流前后径及His角较对照组均下降,差异显著,P<0.05。(2)治疗有效率:观察组(80.95%)高于对照组(95.24%),差异显著,P<0.05。(3)不良反应率:观察组(9.52%)较对照组(7.14%)无差异性,P>0.05。结论:蒙药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效果确切,可在安全基础上有效缓解患者胃食管反流症状,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蒙药;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效果;安全性

胃食管反流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患病率可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胃内容物反流为主要症状,可在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以上部位后引发患者烧心不适,部分患者可在反流物进入咽喉、口腔后引发咽炎不适,发病原因相对复杂,临床治疗中主要取胃酸抑制剂、胃动力促进药物以在促进患者胃内容物消化、减少胃酸分泌后,以逐渐缓解胃食管反流症状,但停药后复发率较高,或可选择联合用药方案提升治疗效果[1]。因此,为分析蒙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特开展本次研究,详情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抽选2020年01月~2021年01月内于本院就诊胃食管反流患者84例,经1:1分组后(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n=42)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n=42)联合蒙药治疗。

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27~73岁,平均(50.05±4.26)岁,病程3~19个月,平均(11.24±2.08)个月;观察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27~74岁,平均(50.42±4.37)岁,病程3~18个月,平均(10.57±2.03)个月。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比。

纳入标准:(1)消化内镜、反流检测综合诊断结果均提示为胃食管反流;(2)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确诊食管恶性病变者;(2)脱离研究者。

1.2方法

西药治疗:取奥美拉唑、雷尼替丁、莫沙必利、碳酸铝镁四联用药治疗,如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症状,则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实施治疗。

蒙药治疗:经辨证诊疗后,行如下治疗:晨起空腹服用10味黑冰片散,午饭后服用21味壮西散,晚餐后服用4味草果汤。

两组均需连续治疗8周,服药期间需保持良好作息,健康饮食,戒除烟酒,如患者存在精神健康问题需定期接受心理辅导。

1.3观察指标

统计治疗前后症状超声指征、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资料组间差异性分析由SPSS24.0统计学软件统计处理,如统计结果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症状超声检查指标对比

治疗前患者症状超声检查指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胃食管反流次数、最大反流时间、反流前后径及His角较对照组均下降,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症状超声检查指标对比(60a2143078fd4_html_27f28ec49f68deb9.gif ±s)

组别

时间

反流次数

(次/5min)

最大反流时间

(s)

反流前后径

(mm)

His角

(°)

对照组

治疗前

5.02±1.24

14.25±3.85

3.42±0.58

98.02±10.31

治疗后

3.26±1.02

9.97±2.01

2.75±0.55

87.85±5.45

观察组

治疗前

5.08±1.21

14.41±3.27

3.45±0.61

98.05±10.28

治疗后

1.85±0.54

5.95±1.74

1.39±0.42

80.09±4.97

t后


7.9176

9.7997

12.7362

6.8183

P后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治疗有效率对比(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不良反应率

对照组

42

15(35.71)

19(45.24)

8(19.05)

80.95(34/42)

7.14(3/42)

观察组

42

19(45.24)

21(50.00)

2(4.76)

95.24(40/42)

9.52(4/42)

60a2143078fd4_html_19f534e8eaa73caa.gif





4.0865

0.1558

P





0.0432

0.6930


3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1)症状指标:治疗前患者症状超声检查指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胃食管反流次数、最大反流时间、反流前后径及His角较对照组均下降,差异显著,P<0.05。(2)治疗有效率:观察组(80.95%)高于对照组(95.24%),差异显著,P<0.05。(3)不良反应率:观察组(9.52%)较对照组(7.14%)无差异性,P>0.05。

蒙医辨证理论认为,胃食管反流的发病与患者自身消化偏盛,胃火旺而失衡所致肝胆燥热,横逆犯胃,属“热性胃”范畴,而性情恼怒,饮食偏好酸、甘、辛辣,则可进一步加剧症状进展,使患者出现各类临床不适。胃食管反流西药治疗中,多针对患者症状表现选取药品实施治疗,症状缓解效果显著,但疾病病机未除,故可在停药后复发。本次研究中联合蒙药实施治疗,可在针对病机选择组方药散后,可起促消化、降胃火、疏肝理气之效,积极消除病机,且研究药物均具有辅助促消化作用,患者服药后生理不适症状均可进一步得到缓解,效果确切[2-3]

综上所述,蒙药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效果确切,可在安全基础上有效缓解患者胃食管反流症状,提升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闫文荟,巴图,王俊娥, 等.蒙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超声观察及疗效评估[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0,26(4):1-2.

[2]巴拉基尼玛.蒙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21例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13):196-197.

[3]包磊.分析蒙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5(2):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