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校园欺凌”的干预机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7
/ 2

初探“小学校园欺凌”的干预机制

陈燕飞

浙江省泰顺县泗溪镇幼儿园 325504


摘要:近年来,在小学校园里经常出现以强欺弱、以大压小的校园欺凌现象,不仅会对受害者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和身体伤害,还会影响学校的学习风气。而校园欺凌的产生有许多种原因,只有学校采取正确的手段对校园欺凌进行预防,才能有效地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维护校园的秩序。本文以此为基础,对小学校园欺凌的预防措施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校园欺凌;预防;应对措施

校园欺凌事件会对被欺凌者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和身体伤害,所以要想有效地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就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对校园欺凌进行防治。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找出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并且采取相关的措施来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只有从源头解决问题才可以将问题进行根治。

1.校园欺凌带来的不良影响

校园欺凌主要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通过肢体语言或其他手段进行欺负,侮辱以及伤害的行为。校园欺凌的发生,对被欺凌者会造成严重的伤害,有许多人在学生时期经受过校园欺凌,在以后的好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走出校园欺凌的阴影。当欺凌者对被欺凌者实施暴力的过程中,会对被欺凌者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但校园欺凌的方式有许多种,有的学生则通过进行言语的攻击和侮辱来开展校园欺凌。这种手段会使被欺凌者的心理受到严重的伤害,会造成被欺凌者的自卑或形成自闭心理并且长时间无法走出这种心理阴影,在年少时期造成的心理问题很容易使学生出现抑郁的情况。

2.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2.1学生心智不成熟,易受外界影响

校园欺凌通常发生在中小学生阶段,在这一时期,学生的心智还尚未成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对于欺凌者来说,在这一时期如果不进行正当的教育,就很容易被其他人带坏,从而走上不良的道路,所以才会选择对他人进行校园欺凌。而对被欺凌者来说,在这一时期,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还较差,面对这种事情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来解决问题,而且在这一时期,学生的自尊心较强,外界的言论或行为会对其造成严重的影响,这就导致他们会选择在被欺凌后忍气吞声,从而让施暴者更加猖狂,但是这种做法只会让他们受到更加严重的伤害,让自己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

2.2家庭教育缺失

孩子的性格以及行为方式会受到家长的影响,所以进行了怎样的家庭教育会对学生的性格,行为起到决定性作用。在一些家庭中只有一个独生子,家里就会将这个孩子进行过分的溺爱,在学校就会使得这个孩子过于霸道,从而导致在学校的个性极端就会引发不良问题的产生。而另一种则是家长工作较忙,没有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这就会导致孩子的性格孤僻,在学校里经常独处,不知道如何与人进行沟通交流,而这样的人就容易被校园欺凌。家长在家里对孩子没有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以及自我保护教育,就会使孩子在遇到问题后不知所措,从而受到欺负。

2.3学校教育缺位

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与学校的教育有着极大的关系,学校没有对学生进行充分的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就会使学生在这个年龄形成错误的价值观,这就会让学生无法判断在这一时期做事情的对错,就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来进行一些活动。而且有的学校忽视了对校园欺凌的教育,就会使得学生在遭受校园欺凌时不知道采取何种方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保护自己的安全,这就使得校园欺凌事件越发猖狂,而且学校的监管不到位也会引发校园欺凌事件,当教师发现学生之间相处不对劲时,就要及时地进行劝导,这样才可以有效的防止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3.预防校园欺凌的具体措施

3.1学校加强法制教育,形成制度化管理

在学校进行校园欺凌的预防,首先就要采取相关措施来对校园欺凌进行管理,首先,在学校要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要对进行校园欺凌的学生进行严厉的处罚和看管,让学生在制度下不敢进行校园欺凌。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懂得在受到欺负时如何采取正确的方法来进行自我保护,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另外,在学校要向学生宣传法制教育,对于校园欺凌,我国已经颁布许多法律来进行整治,学校要让学生知道他们需要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法律责任,并且要让学生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这样才可以让他们的法律意识提高,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最后,学校的老师以及其他人员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管,在平时多关注学生的行为,对于一些较为极端的学生进行严厉的看护,如果这些学生存在一些违纪行为,就要对其进行教育,防止更严重的问题发生,学校只有形成制度化管理,做出系统的管理,从事前预防,事中惩治和事后教育做出安排,才能让学生真正地规范自己的行为,防止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3.2学校和家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导向

对学生进行教育要从家长和学校两个角度展开。在家中,家长要加强对学生的家庭教育,防止学生出现教育缺失而造成的心理问题,也不能在家里过分的溺爱孩子,这样会导致他们在学校里以自我为中心,在与其他同学相处过程中过于霸道,反而家长要在家里对学生进行正确心理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学校可以与他人进行良好的相处,另外,家长要给孩子鼓励,让孩子有强大的自信心,这样才不会使他们的心理出现问题。在学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正确的疏导,引导学生进行团结协作,互帮互助,这样不仅进行了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还维护了学生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可以进行友好的相处,防止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教师也要及时地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情况和学生的性格变化,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在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疏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自己的行为。

4.结束语

校园欺凌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热议的话题,要想有效的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就要从家长和学校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自己的行为更加规范。除此之外,还要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尊重法律,敬畏法律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最后,在遇到一些事情后,学生可以采取正确的方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保护自己的安全,这样才可以让他们拥有更加健全的人格,更好的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胡千军.小学校园欺凌成因及预防策略[J].发展,2020(06):84.

[2]黄丹姣.探析农村小学校园欺凌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J].小学教学参考,2019(09):93-94.

[3]罗金海.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的成因及综合预防行动策略[J].教书育人,2020(3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