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机制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8
/ 2

军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机制探讨

1文显祥 2李繁

1身份证号码 :50010119950102****

2身份证号码:62132419971108****

要:心理疏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心理问题的解决有助于人们思想问题的解决,反之也是如此。心理疏导可以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具有心理疏导的功能。 因此,深刻领悟心理疏导的内涵及其与军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明确认识其在军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对提高心理疏导在军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用正确方式处理学员的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

引言

当前,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调通过心理疏导对学员进行深层次辅导来帮助其平复不良情绪、化解心理冲突,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推动学员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强化学员内心深处对军人使命和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1.心理疏导对军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

心理疏导强调从学生出发,关注人的价值追求和精神追求,解决人在实现个人价值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迷茫,帮助个体正确解读人生的意义。军校长期以来都将培养“四有”革命军人作为不懈追求的目标,这不仅需要教育学员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要求教育者大力提升学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尤其是当前一些学员存在理想信念易动摇、心理素质待提高、抗挫折能力需提升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要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员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通过理论传授、社会实践等多种手段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引导学生树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国家需要的政治理念。人的发展作为心理疏导的出发点,高度契合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理念。因而,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理念渗透到学员发展和成长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是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

2.心理疏导为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实了新的内容

国家的性质、执政党的任务以及不同时期的政治发展要求决定了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我国现阶段,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等。不难发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和内容,从而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由以往过分关注思想性、政治性转向教育、管理和服务的综合性。在让学员从认知、情感、信仰、行为等方面强化政治认同的一系列教育过程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对其赋予崭新的内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心理疏导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个体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使思想在碰撞中获得提升。相比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言,引入心理疏导后的军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注重社会政治价值,而且注重学员的成长需求和情感价值。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对个体的尊重和关心,给予了学员情感上和心理上的关怀与呵护,彰显出对学员精神境界和道德品格的塑造养成。

3.心理疏导丰富了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武汉大学佘双好教授将心理疏导视为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是为了解决人们心理和思想上的各种问题。心理疏导方法运用于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符合个体的身心發展特点,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能够有效解决学员的思想认识问题。军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和日常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学院的日常管理得以体现。心理疏导能够丰富军校思想政治的教育方法有以下几方面的体现:首先,在课堂中,心理疏导比传统单纯的灌输式理论课更容易在心理上引起问题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得其身份地位由被动变为主动,通过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升个人的认识水平和道德境界。这种及时正确的心理疏导有助于教师进一步摸清教育对象具体的思想状况,深入分析其心理状态,并结合具体情况有重点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大提高了工作的准确性。其次,通常情况下,心理疏导能在多数沟通中拉近教育双方的距离,为教育工作者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和道德追求,创造良好的认知氛围,方便教育工作者走进学员的生活、走进学员的心灵,为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创造条件。再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预见性的效果能通过心理疏导得以增强。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员日常学习、生活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过程,因此其心理疏导所采用的教育艺术具有广泛性和随机性,能够针对实际情况对学员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思想状况进行及时了解,从而尽早发现需要帮助的学员的心理困惑和思想困扰,并就不同对象的具体差异确定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真正达到因人施教的效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预见性。

4.心理疏导对军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提出了新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这一工作的主体,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当今,学员受到复杂社会环境的影响,自身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且由于外界和自身因素的影响,其身心健康容易出现自身难以化解的问题,需要在教育者的指导帮助下得以解决。这种现实需要不可避免地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之有效的疏导方法往往能够帮助思想政治工作者提高效率。心理疏导将满足个体成长进步的精神需求,引导其为了更长远的发展目标不断努力,作为自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把学员作为一个或者几个群体开展目标相同的教育活动。将心理疏导这一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后,其工作者投入相当多的精力去注重个体的性格特征和个人成长,关注学员潜能的发挥。

5.心理疏导提高了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一方面,将心理疏导融入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规律和心理学的科学方法有机结合,能促进教育者和学员开展良好的互动交流,從而依据心理规律对学员的心理困惑进行具体可操作的调节,鼓励学员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缓解精神压力,释放消极情绪,使学员的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高,最终达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的效果。另一方面,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太过笼统简单,经常采取“一刀切”“大锅炖”的做法,忽视了对学员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的研究分析,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在因材施教方面有所欠缺。然而,学员作为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其思想、心理、性格、能力爱好等均有不同表现。通过心理疏导,教员可以在谈心谈话中深入学员,详细了解其个性特点和思想情感,甚至包括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等。这些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为接下来做好学员工作提供依据,更好地去掌握学员的共同心理和个性特点,了解其需要和动机,推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帮助学员有效地解开心结,化解心理上的烦恼。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心理疏导能够对症下药,从源头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结语

疏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的方法措施之一,要求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既要从理性层面抓教育,又要从情感层面感化人。以心理疏导为切入点,抓好心理知识教育和行为训练,能够帮助军校教育工作者进一步了解学员的思想状况,有助于疏通学员内心深层次的思想情感问题,从而大力提高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吴淑新.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疏导[J].东方企业文化,2014(11).

[2]姚念龙,刘颖.简论学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3]诸葛福民,李淑娜.基于心理疏导的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