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2

协同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吕亚辉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 102401

【摘要】目的:研究观察老年糖尿病采用协同护理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于2019.3-2020.10月内收治的68例老年糖尿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4例,给予一般护理干预)和观察组(34例,给予协同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采用协同护理效果较明显,因此值得推广采纳。

【关键词】糖尿病;协同护理;一般护理干预;抑郁评分

老年糖尿病具有患病率高、起病隐匿、恢复慢等特点,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确保老年患者病情稳定[1-2]。本文分析一般护理干预和协同护理干预具体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于2019.3-2020.10月内收治的68例老年糖尿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范围:62-84岁,平均年龄:66.65±8.95岁)和观察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范围:62-84岁,平均年龄:66.35±8.46岁)。纳入标准:①均知情同意,②通过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糖尿病,③年龄在62-84岁。排除标准:①其他严重疾病,②精神异常,沟通障碍,③配合度较低,④病史资料不完善。对两组患者常规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也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协同护理

1.2.1 一般护理干预

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主要是通过对老年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健康知识宣教等工作。

1.2.2 协同护理

观察组给予协同护理,主要内容为:①建立协同护理小组,要求护理小组成员必须完全掌握老年糖尿病相关护理知识,并选择资历较深的担任组长。积极分析患者实际病情状况,制定协同护理方案。②健康知识宣导:深入了解患者实际病情状况、心理状况、学习能力、认知度等,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健康宣导计划。通过采取一对一指导、幻灯片、手册等方法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讲解,帮助老年患者全面掌握自身病情、注意事项以及护理效果,提高对自身病情了解和认知,同时也需要积极做好家属工作,以便家属全力配合护理工作。③日常生活护理,护理人员结合患者实际饮食情况、运动情况、病情,及时调整,指导患者养成合理、科学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④用药指导,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认知功能较弱,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按时指导患者坚持、正确服用药物,帮助患者掌握正确服药方法、服药剂量。防止发生错服、漏服等不良情况。⑤心理护理:老年糖尿病治疗时间较长、恢复较慢,往往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制定心理护理计划,指导患者调节不良心理状况。

1.3 疗效标准

根据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价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总分分别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理效果越弱。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进行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评分对比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给予护理后抑郁、焦虑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评分对比 60b5f8abb2aae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项目

护理前

观察组 对照组

P1

护理后

观察组 对照组

P2

抑郁

61.47±3.10 62.13±3.29

0.398

32.34±2.31 48.35±2.67

0.001

焦虑

65.3±3.29 66.45±3.33

0.187

30.23±2.41 47.38±2.77

0.001

P1:护理前观察组与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t检验P值。

P2

:护理后观察组与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t检验P值。

  1. 讨论

老年糖尿病临床症状为疲乏、体重减轻、思维不清等,同时并发症较多,死亡率较高,因此应该引起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加强护理干预[3-4]

协同护理是一种创新型护理模式,此模式重视患者参与护理工作重要性以及强调护理人员护理能力。以患者为中心,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此模式主要是通过建立专门护理小组对患者实施一对一、多媒体、图片等健康知识教育、心理护理、日常护理、用药指导等,全面掌握患者实际身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有效性护理,确保患者病情稳定,生命安全。

由于此病恢复较慢,加上老年患者认知度较低,极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通过给予患者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加快病情恢复。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导,能够帮助老年患者全面掌握自身病情、注意事项以及护理效果,提高对自身病情了解和认知,对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导,以便家属全力配合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通过用药指导,帮助患者准确、按时服用药物,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情况,避免出现不良情绪,保证用药安全。在日常生活中给予一定护理干预。根据患者实际饮食情况、运动情况、病情,及时调整,指导患者养成合理、科学的饮食习惯和运功习惯。

协同护理在临床被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取得较多可喜成果。将此模式应用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对老年患者具有明显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老年糖尿病采用协同护理效果较明显,因此值得推广采纳。

参考文献

  1. 吕厦. 探究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5(21):148-148.

  2. 李增芳. 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健康大视野, 2019, 000(011):145-147.

  3. 陈艳, 陈慧, 高丽娟,等. 协同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 糖尿病新世界, 2017, 020(013):142-143.

  4. 张艳, 涂健铭, 谢礼能. 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003(006):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