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的作用与如何预防胆囊疾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1
/ 2

胆囊的作用与如何预防胆囊疾病

廖兴洪

宜宾卫兴医院 640600


胆囊在人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具有储存,浓缩,排泄(收缩)胆汁等功能,还有调节肝内外胆道压力和重要的分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各种不良饮食的渗入,常常会引起胆囊疾病。那么,胆囊疾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如何预防呢,下面进行科普介绍。

  1. 胆囊长在人体的那个部位

胆囊位于右上腹,肝脏的下缘,附着在肝脏的胆囊窝里,借助胆囊管与胆总管相通。它的外型呈梨形,长约7~9厘米,宽约2.2~3.5厘米,其容积为30~50毫升,分为底、体、颈三部。底部游离,体部位于肝脏脏面的胆囊床内,颈部呈囊状,结石常嵌顿于此。胆囊管长约2~4厘米,直径约0.3厘米。60dd1457499e9_html_6e27d84a13c59609.jpg   

2、胆囊起什么作用?

1)储存胆汁:当人体禁食或饥饿状态时,胆汁储存于胆囊内。进食后,特别是进食油脂后,胆汁迅速由胆囊排出,用于消化食物。同时,胆囊又可以缓解胆道压力。肝脏每日分泌800-1000mL胆汁,大部分胆汁经胆囊浓缩后,储存在胆囊内。

2)浓缩胆汁:肝胆汁中含有大部分谁和电解质,有胆囊粘膜吸收后,返回血液中,留下有效成分变成棕黄色或墨绿色呈弱酸性的胆汁。

3)排泄胆汁:胆汁排出受体液和神经系统的双重调节。进食3-5分钟后,胆囊收缩素含量增加,其具有收缩胆囊,舒张胆总管下端和收缩Oddi括约肌的作用。胆囊内可达2.94kPa的内压,促使胆汁排泄至十二指肠,以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4)分泌功能:胆囊黏膜每小时可分泌大约20mL粘液性物质,主要为黏蛋白,其具有保护和润滑胆囊黏膜,免受胆汁溶解的作用,并可使胆汁顺利通过胆囊管。当胆囊管梗阻时,胆汁中胆红素将被吸收,胆囊黏膜分泌粘液增加,胆囊内积存的液体呈无色透明,俗称白胆汁,又称为胆囊积水。

5)调节胆管内压力:胆囊的另一重要功能是调节胆管内压力平衡。肝脏每天分泌800-100mL胆汁,并不断地排入胆囊和肝外胆道,使胆道能够维持一定的压力,其中胆囊调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当肝内外胆管压力增高时,胆囊可以容纳和浓缩更多的胆汁,以维持胆道内正常压力平衡。当胆囊被切除后,调节压力平衡的作用小时,肝脏分泌出的胆汁却不会减少,由于没有压力刺激括约肌开放而产生排泄不畅,容易导致胆总管代偿性扩张病变。胆汁流向会变成涡流,呈涡流状,极易形成胆总管结石。

6)免疫功能:胆囊每天分泌大约20mL的白色液体,其内含有大量的胆囊黏膜固有层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具有保护肠道黏膜不受侵犯的作用。胆囊黏膜还具有分泌抗体的功能,其成为肠道的主要供给来源,这对于胆道习题的免疫防御具有重要意义。

3、胆囊疾病的种类与症状

胆囊疾病常见的有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胆囊肿瘤。临床上结石性胆囊炎、胆绞痛最常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可向右肩胛及右背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如发生结石嵌顿,疼痛可持续加重,且呈阵发性加剧。如出现发热,则提示有胆囊坏疽、胆囊化脓或者继发性胆管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其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可表现为反复右上腹痛,多于进油腻食物后或饱餐后诱发。

4、何预防胆囊疾病 

1)有规律的进食:(一日三餐)是预防结石的最好方法: 因为未进食时胆囊中充满了胆汁,胆囊粘膜吸收水分使胆汁变浓,此时胆固醇/卵磷脂大泡容易形成,胆汁的粘稠度亦增加,终于形成胆泥。如果进食,当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反应性地分泌胆囊收缩激素,使胆囊收缩,这时大量粘稠的和含有胆泥的胆汁被排出到达肠道内,因此可以防止结石的形成。减少摄入高脂油腻食物,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三餐要定时定量,别过饱,过饱会加重胆囊工作量,使胆囊不适。同时别错过早餐,早餐能让胆囊更有活力,避免胆汁反酸。  

2)劳逸结合,休息规律:劳逸结合,不熬夜是保证免疫能力不下降的前提,良好的免疫能力杜绝细菌感染,保护胆囊。如果你是难以入眠一族,在睡前喝少许热牛奶,或深呼吸放松精神,可帮助入眠。  

3)注意卫生:注意个人饮食卫生,饭前饭后要洗手,餐具每次使用前要进行消毒,不喝生水,不吃不干净的食物,如此可以避免寄生虫感染,从而减少胆囊炎发生的几率。  

4)保持健康体重:不要让肥胖找上你,暴饮暴食不可为,适量运动,拒绝高脂食物都是保持健康体重的好方法。饭后不要做剧烈运动,散步是不错的选择,能帮助消化的同时还能阻止体重上升。  

5)保证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维持我们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据研究,蛋白质摄入量的长期不足,与胆色素结石的形成有关。因此,保证饮食中有足够的蛋白质,就会有助于预防胆色素结石的发生。事实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膳食中蛋白质量已有明显增高,因此中国患胆色素结石的人数已有减少的倾向。但在中国有些地区,特别是农村,胆色素结石仍很常见。

6)讲究卫生,防止肠道蛔虫的感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必须洗净,搞好环境卫生等,是预防蛔虫病的有效措施,因而对预防胆色素结石也很有帮助。

7)积极治疗肠蛔虫症和胆道蛔虫症:发现肠蛔虫症后,应及时服用驱虫药,以免蛔虫钻入胆道,万一得了胆道蛔虫症,更应积极治疗,以防日久发生胆色素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