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育人 滋润无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2
/ 2

活动育人 滋润无痕

黄夏娜

广东省惠州市长湖苑小学 广东 惠州 516000

摘要:“三全育人”中的“七个抓手”是德育工作实施的有效途径。“活动育人”作为“七个抓手”的其中之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品快乐”、“明道理”、“悟真情”、“树信心”四个方面探讨了活动育人对于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以期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更加重视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活动育人 快乐 信心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离开了活动体验,德育就成了无本之木。活动体验是丰富自我、认识真理的渠道,孩子们通过亲力亲为,从活动体验中获得的德行,才更有生命力。

确实,很多老师深有同感,“搞活动,不抓学习的时候每个学生都很可爱”。是啊,你看在体育节中快乐奔跑的身影多喜人,你看舞蹈表演中一颦一笑多动人,你看亲子活动中的互相拥抱多感人。也许,与其卖力地花一节课时间滔滔不绝地苦口婆心传授所谓的人生真经,不如给学生创造一段时间、一个空间、一个隐藏着教育目标的活动,让他们自己去感知、去体悟。笔者认为,就学校组织层面来说,教育活动可分为专题活动、拓展活动和课程活动。专题活动包含了一定主题的班队活动、讲座、消防演练、节日纪念活动等。拓展活动在惠州学校来说一般是德育基地活动。课程活动指各个学科教学中的活动内容,如综合学科的小组展示活动。这些在课程设置中没有体现出来的活动要素都是孩子们最倾心的学校生活的内容。“爱屋及乌”,如此热爱学生的老师们真的有必要好好地去思索、研究、策划一些活动内容,把活动要素恰到好处地融入每天的教育教学中,也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活动育人“品快乐”

在古训“业精于勤荒于嬉”的影响下,人们夸大了活动与学习的独立性和对立性,造成了学校教育枯燥单调的不良现象。石中英教授认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学活动中游戏状态的缺乏是造成教师厌教和学生厌学的一个主要原因。游戏的精神应该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

今年接到的这个班特别调皮难搞,于是开学一两个月了,我在他们面前还是扮演母老虎的角色,我唬住了他们,但孩子们与我也并不亲近。后来我与学生约定,要是他们一个月内表现特别好,我就会给出一节课让他们举行一次活动。简单的“活动”二字,他们却深深地记在了心里,既知道了要做得更好,也悄悄地意识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活动开展的那天,教室里不时回荡着他们清脆的笑声,那种快乐真切地感染了我。我拿起手机记录下这一张张明晃晃的笑脸,一个个夸张的动作和搞笑的表情。活动结束后,很多学生都在周记中写下了自己的感悟,表达了自己对学校生活的喜爱。

二、活动育人“明道理”

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特别容易变成学生眼中苦口婆心的长舌妇。一次家长会上,一名家长代表发言直接接我伤疤:“我女儿说黄老师什么都好,就是比较啰嗦。”我听后哭笑不得。确实,尽管我也常常提醒自己,但说到动情处甚至会一个道理可以讲一节课。以至于到后来有的同学频频抬头看墙上的挂钟,有的没精打采地干坐着。这样的说教确实是老师逞一时之快,白费力气。而当我用活动的形式进行引导,孩子们反而变得出奇的通情达理和懂事。

为了改善班级的卫生情况,提高学生的文明意识,在主题班队活动中,孩子们自编自演了一个反应日常打扫卫生情况的小品。小品中不时再现同学们熟悉的日常场景,更是爆出了很多金句:“师曾经曰过:扫净垃圾不亦乐乎,扫向他班不亦痛乎!

三、活动育人“悟真情”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成功的教育应该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感情、懂感情、会表达感情的人。

在一次主题为“感恩父母”的班队课上,我通过小品表演、看视频、讲故事的形式一步步展开班会,同学们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当最后大家看着视频,齐声歌唱名曲《跪羊图》时,许多同学都控制不住了,忍不住泪流满面。看着一个个哭红的眼圈,我体会到了他们对父母那种刻骨铭心的爱,也许这种感情从未认真地表达过,但这一刻他们也许更加明白了在以后的生活中应该如何去面对自己的父母。

体育节的亲子比赛往往是最有看点的节目。亲子拔河比赛中一家三口紧握绳索,一边喊着“一二一二”,一边身子下蹲齐心协力地向后发力;两人三足活动中家长紧紧搀着孩子,两人共同瞄准目的地前进;游戏“神奇的口袋”中,两位家长用力抬起装在袋子中的孩子,孩子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他应该有一刻恍惚自己是不是回到了母亲的襁褓了吧?越来越多的学校会在各大节日中设置亲子活动,以此拉近孩子和父母的关系,让孩子感悟父母对自己的真情。

这些活动内容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从中体验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感,体验生活的苦与乐,体验竞争的艰辛和合作的愉快。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集体的力量和温暖,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交往,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爱班级、爱学校、爱家庭、爱亲人、爱同学的高尚情操。

四、活动育人“树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一个班学习相对落后的同学往往也是因为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来。如何更好地激励这些学生,让孩子们都自信地做自己,相信自己呢?这成了我教育理念的重中之重。

在《认识自我,树立信心》主题班队会上,我特地设置了“优点轰炸”环节,找出一个较为自卑的同学作为“被轰炸者”站在同学们中间,先由同组成员轮流说出其优点和长处,再请班上其它同学也补充说出他的优点,然后我适时问该同学:“刚才他们指出你的优点和长处有哪些是你原来不知道的?”“通过这活动你认为别人的赞赏对你的信心有何影响?”这位平时害羞的不自信的学生眨巴着大大的眼睛,笑眯眯地说:“别人对我的赞赏能增强我的信心,并使我更进一步认识自己的优点和能力。”所以适当的活动能使学生欣然接受别人的赞赏,并进一步认识自己的能力。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小学阶段应逐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让我们一起发挥师者的智慧,一起点燃教育的火焰,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享受无声的润泽,快乐地去感悟爱和释放爱,去洞察人生的真谛,去珍藏一段又一段永生难忘的求学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