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5
/ 2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祝华勇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委党校 湖南 郴州 423000)

1、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问世前,各种社会主义,特别是“反动的社会主义”“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早已存在,但由于没有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找不到实现理想社会的依靠力量,都没有真正对改变世界发生作用。

只有马克思致力于批判资本主义,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形成了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构成的具有鲜明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它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科学认识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找到了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最根本的力量。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正确方向。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的实现途径。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100多年历史发生根本改变的思想根源,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由水深火热到振兴奋起走向富强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人民走向美好未来的思想保证。中国的历史性实践、中国道路的巨大成功不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2、科学阐明了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理论,是劳苦大众和人民的学说.它的全部理论都立足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全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做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恩格斯说过:“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历史上,也曾经有过种种同情、关注人民群众的思潮和学说,但从来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与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命运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因为这样,马克思主义一经产生,就具有磁石般的吸引力,“远在德国和欧洲境界以外,在世界的一切文明语言中都找到了拥护者”。

3、有效指导了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在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写到,“哲学家们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它不满足于“解释世界”,而致力于“改变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它阐释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出了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特别是剩余价值理论进行了科学的阐释,使无产阶级认清了自身的责任和使命。科学社会主义,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组织原则、斗争策略、奋斗目标等,使无产阶级政党掌握了改造旧世界的思想武器。

俄国的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社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开创了“一球两制”的世界面貌,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新中国的成立使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社会主义不断壮大。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改造中国的实践已近百年,我们的执政党及其思想、理论、政策、实践,国家制度、精神文化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无不打上了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烙印。可以说,百年中国道路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程,离开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实践,人们就不可能读懂中国,也就不可能正确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始终秉承了成为开放发展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曾说过:“社会主义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随时随地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习近平同志指出,“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永葆青春,关键就在于不断解答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真理,是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能丢,丢了就不是马克思主义。同时,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结合起来,书写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版本、当代形态。

马克思主义自产生以来,就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理论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沿着马克思开辟的理论道路创新马克思主义,才能永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活力,更为生动地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道义力量。



收信地址:湖南省郴州市龙泉路40号北湖区委党校。邮编4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