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系统的本质安全化管控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6
/ 2

浅谈系统的本质安全化管控措施

代娜 伍添

国营长虹机械厂,广西桂林 541002

摘要:安全管控措施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本质安全化管控措施,可实现人员、机器设备、环境、管理的本质安全,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提升企业的风险预控水平。

关键词:本质安全;安全管控;人;物;环;管

员工在从事生产活动时,对人员造成伤亡、影响其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主要有: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险有害因素,即人的因素;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即物的因素;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即环境因素;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有害因素,即管理因素。

系统的本质安全化包括人的本质安全化、物(机械设备)的本质安全化、环境的本质安全化、管理的本质安全化等。本文结合国营长虹机械厂的安全管理实践,归纳总结了“人、物、环、管”的本质安全化管控措施,以风险预控为核心,开展持续的、全面的、全员参与的、闭环的安全管理活动,供大家参考学习。

1人的安全管控

人的不安全行为对事故发生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为了全面提升员工的安全素质,最大限度的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提升人的安全素质,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从人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包括识险避险能力、按规操作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三个层面着手,实现人的本质安全化管理。

1.1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1)结合作业现场的生产情况,建议采用风险矩阵评价法(LS)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划分风险等级,排查、辨识、完善生产风险点和危险源,形成危险源清单,并定期对员工抽查考试,使其明确涉及自身作业、场所的潜在危险源,识别危险源是避免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首要工作。

2)综合人员变动和工作场地的变更划分安全责任区域,将模糊区域明确化,将设备设施细化至班组个人,确保安全责任区域无死角全方位覆盖。编制符合组员切身情况的安全责任承诺书,并组织安全责任签订活动,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责任体系,提升员工的安全主管意识。

3)利用葛麦斯安全法则,开展安全畅谈、亲情安全寄语、安全演讲等形式多样的趣味性安全活动,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树立全新的安全生产理念,打牢安全自主管理的基础。

1.2丰富员工的安全知识

加强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以部门级安全教育培训为牵引,重点培训作业安全注意事项、危害防护、应急处置措施,关注新员工、转岗复工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四新”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尤其加强现场职业危害作业人员的防护培训,确保落实安全防护要求。不断完善强化班组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领导、安全员应积极参与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督促落实班组安全培训工作,避免培训形式化,从基层培训抓安全,确保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1.3提升员工的安全技能

结合现场生产和气候变化,围绕“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理念开展专项预案应急演练,不局限于厂级或部门级应急演练,鼓励开展班组级现场处置演练,增加演练频次,确保演练全面覆盖演练方案,使员工掌握处置突发情况的程序、步骤和方法,降低事故风险的扩大化。同时,应关注员工的生产操作技能,定期组织操作考核,适时开展操作技能竞赛,以提升安全操作技能为目的,强化员工的安全操作能力。

2物的安全管控

再优秀的操作人员,也不能保证一直适应机械设备的要求;再好的安全管理,也不能避免人员的操作失误。好的设计、创新可以使物(机器)更加本质安全化,消除或减少机器的危险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可从三方面实现物的本质安全化:一是生产设备本质安全化。通过采购本质安全化的生产设备,或创新改造生产设备,降低设备、设施产生的噪音、辐射等潜在危害,使与其接触的人员无危害风险。二是工艺过程本质安全化。通过形成设备、设施点检巡查制度,确保作业设备、设施安全可靠运行;建立设备校验台账,尽可能降低仪表、仪器的漏检、超期检验的问题;优化工艺流程,采取无毒或毒性小的生产材料等,采用本质的、被动的、主动的或程序性的风险控制策略消除或降低风险。三是设备控制过程本质安全化。通过采用机械自动化操作、安全联动操作等设备操作方法,降低设备事故发生率。

3环境的安全管控

61931c8692322_html_1f06b521789c04ef.jpg
人、机、环境系统中,对人员产生安全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有热环境、照明、噪声、振动、粉尘以及有毒物质等。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采取控制作业现场温湿度、定期开展照度检测、疏通安全通道、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等措施,尽可能排除环境因素对员工造成不良影响,使员工处于“舒适”的作业环境,有利于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更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综合效能,实现作业环境的本质安全化。

作业现场环境图示

4管理的安全管控

管理的本质安全化是控制事故的决定性和起主导作用的关键措施,通过安全管理可以弥补“人”、“物”、“环”的管理不足,对人、财、物全面调度,实现生产的组织、指挥和协调。为了实现管理的本质安全化,应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必要的安全管理人员、团队,完善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充足的安全投入等,确保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及环境的和谐运作。

5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企业正常生产与运营的必要保证,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效益最大化的保障,落实“人、物、环、管”的本质安全化管控措施,可以改善员工的作业条件,保护员工的生命和健康,预防和消除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最终达到“思想无懈怠、制度无漏洞、工艺无缺陷、设备无隐患、行为无差错”的安全生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