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靶X线、超声及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协同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07
/ 2

钼靶 X线、超声及 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协同应用

张雪

(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省 连云港市 222000 )

摘要目的:在乳腺癌诊断中探讨钼靶X线、超声及MRI的协同应用及价值。方法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为研究实施阶段,该过程也是明确研究对象和开展研究的主要阶段,经过本院初步诊断后疑似乳腺癌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样本量,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的患者接受诊断的过程中分别采取钼靶X线诊断、超声诊断和MRI诊断,在不同方法诊断的过程中,对各个诊断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分析。结果:钼靶X线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度分别为49(81.67%)、44(73.33%)、47(78.33%);超声诊断分别为50(83.33%)、43(71.67%)、46(76.67%);MRI诊断分别为56(93.33%)、53(88.33%)、55(91.67%);联合诊断分别为57(95.0%)、57(95.0%)、58(96.67%);通过上述结果可知,三种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MRI明显高于钼靶X线和超声诊断(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不仅高于MRI,且高于其他两种诊断方法(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乳腺癌的诊断中无论是采用MRI,还是钼靶X线、超声进行诊断,均有良好的诊断效果,但三种诊断方法存在不同的差异和不足之处,将其联合应用,对诊断准确性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具有较高的推广性和适用性。

关键词:乳腺癌;钼靶X线;超声;MRI;协同应用

引言:为了深入分析三种影像学检查的协同应用,本研究选取一年内收治的疑似乳腺癌患者分别采用三种影像学检查及联合检查方法,根据结果对报道内容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整个研究期间疑似乳腺癌患者作为分析对象,从本院1年内收治的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样本,即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完成样本收集和相关研究,24岁为最小年龄值,69岁为最大年龄值,年龄平均38.71岁;资料之间的统计学意义相比,表现为(P>0.05),可见有明显的可比性。

纳入标准:(1)临床症状中包含乳房肿胀、乳头凹陷、皮肤呈橘皮状和局部肿块的患者。(2)与三种影像学检查标准相符的患者。(3)无造影剂过敏反应的患者。(4)近期未进行穿刺活检或无放化疗史患者。(5)家属和患者均获得知情权,并同意参与研究,且在同意书上签字。

排除标准:(1)具有腹腔肿瘤、胃癌和肝癌的患者;(3)不可接受影像学检查的患者;(3)哺乳期和妊娠期患者;(4)伴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4)拒绝或不配合研究者。

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后开展。

    1. 方法

所有的患者分别接受诊断的过程中分别采用MRI、超声和钼靶X线完成,并统计诊断结果,具体诊断方法如下:(1)钼靶X线诊断。诊断过程中采用数字化钼靶X线机(Hologic,Inc),给予患者正确的体位指导,以立位为主,获取内外斜位片和乳头尾位片,使用全自动曝光条件。控制好斜位投照较多,以胸大肌外援与其垂直的角度进行投照。对患者乳腺情况进行观察,了解是否存在肿块,如果存在则观察肿块的情况,记录形态、大小和边界。观察乳腺是否存在内部钙化现象,并了解结构是否紊乱[1]。(2)超声诊断。该诊断方法实施的过程中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LOGIQE9)完成,合理的调整探头频率以7MHz至10MHz为主。对患者的体位调整进行指导,以仰卧位为主,暴露出乳房,对患者的乳房表面采用放射状探头探查方法,了解病灶情况,记录其边缘、大小和形态,并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结(腋窝)肿大,并对肿块内部的钙化情况进行观察,了解肿块的形态,分析其血流状况[2]。(3)MRI诊断。采用核磁共振扫描仪(Siemens Magnetom Avanto1.5T)完成检查,对患者的体位调整进行指导,以仰卧位为主,保证患者的乳腺的状态呈自然悬垂状,采用MRI平扫的方法进行检查,之后进行增强扫描,了解乳腺内是否存在肿块,并记录其形态,同时对肿块内部的结构特征进行了解,掌握增强扫描的曲线信息和弥散系数。

    1. 观察指标

(1)钼靶X线的诊断标准:检查后发现钙化情况且呈现出混合型,同时钙化状况还表现为颗粒型和细沙型。发现不规则的边缘形态且呈模糊状,并有结节影(高密度)现象。患者乳头呈现出漏斗状并凹陷。凹陷或增厚的乳房局部皮肤。(2)超声诊断标准:边缘呈模糊状,且有锯齿状、蟹足状表现。未现肿块包膜,>1的横纵比。后壁在低回声区呈现出衰减现象。有较为丰富的肿块周围血流和内部血流,>0.7的血流阻力。(3)MRI诊断标准:肿块在乳腺内呈现出不规则状,且短毛刺存在与边缘。采用平扫后发现有较高的恶性病变信号。采用增强扫描时发现不均匀增强或均匀增强的病变。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资料的表示方式通过两种方法表现,一种为计数资料应用百分比(%)标识,另一种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识,不同的表达方式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t检验计量数据,X2检验计数数据。比较差异过大时说明统计学意义明显,此时采用(P<0.05)表示。

2 结果

据表1所示,MRI检查与钼靶X线和超声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三种检查方法联合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单一检查结果(P<0.05)。

1 三种检查方法及联合检查结果分析(n/%

方法

例数

特异度

灵敏度

准确度

钼靶X线

60

49(81.67)

44(73.33)

47(78.33)

超声

60

50(83.33)

43(71.67)

46(76.67)

MRI

60

56(93.33)

53(88.33)

55(91.67)

联合检查

60

57(95.0)

57(95.0)

58(96.67)

3 讨论

在临床恶性肿瘤中,乳腺肿瘤较为常见,是对女性危害较大的肿瘤之一[3]。随着经济的开始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升,然而生活习惯的变化,导致乳腺肿瘤的发生率呈现出上升趋势,且逐渐年轻化[4]。早期发现和治疗能够有效地减少该病的死亡率,因此临床中早期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临床中常采用影像检查和病理活检的方法进行乳腺癌的诊断,在诊断中病理活检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诊断结果较为可靠,然而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病灶大小和位置等方面,所以影像学检查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5]。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有MRI、超声和钼靶X线。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检查方法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度均高于单一检查方法(P<0.05)。

综上所述,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对减少死亡率的减少有着积极作用,且钼靶X线诊断、超声诊断和MRI诊断结果相似,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但各有不足,将其联合应用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韩明利,吕鹏威,杨雪,杨云卿,韩娜. MRI与钼靶X线对乳腺癌术前瘤体体积及病理分型的评估价值[J]. 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04):72-74+101.

[2]聂晓历,杨海松. MRI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医疗装备,2019,32(13):31-32.

[3]张新飞. 探讨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及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外医疗,2016,35(05):187-189.

[4]梁敏群,卜庆丰,张杰,林建团,胡平. 钼靶X线、超声及MRI联合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临床价值[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26(02):354-356.

[5]李月兴. 乳腺癌早期诊断中钼靶X线、超声及MRI的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8):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