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2

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房志宏 郭晓琴

山西省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西 晋中 0308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急诊科接收的120例危重症患者列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60例。参照组病人选择常规急诊临床护理,实验组标准化急救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急救时间以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且实验组病人的不良反应情况也优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相较于传统的急诊护理,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急救时间,提升急救效果,从而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标准化急救护理;急诊;危重症;满意度

急诊科收治的患者一般都存在着急性、危重等特征,抢救是急诊可中最常见的救护措施,而急诊科也是一家医疗机构先进抢救仪器的集中场所,是当代医疗护理尖端技术的集中场所。而多数急诊科收治的患者存在病情急剧进展、生命体征不平稳、复杂、危重等特质,因此急诊科的护理工作具有突发性、强时间、群体协作、高风险等特征[1-2]。故传统的急诊护理干预显然无法满足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护理,标准化急救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急诊护理干预,该护理模式加强了急诊护理的协同性,缩短了患者急诊急救的时候,提升了患者的抢救效率。本院基于此尝试将该护理模式应用于我院的临床护理干预中,现在报道如下。

1.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急诊科接收的120例危重症患者列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参照组最小年龄为56岁,最大年龄为78岁,其年龄均值为(62.33±3.78),男性有33例,女性有27例。在实验组中最小年龄为50岁,最大年龄为78岁,年龄均值为(60.15±3.45),男性有34例,女性有26例。全部患者中心脑血管疾病71例,呼吸系统疾病23例,意外创伤疾病26例。全部病人自身的一般病例信息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1.2.1参照组

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

1.2.2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则是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1)现场急救:在接到急救电话后,依据患者的疾病情况,派出经验丰富的急救护士,携带标准化急救包,抵达患者求救地后,立即对患者实施对症的护理干预,包括但不限于,针对创伤患者的止血、包扎;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抗凝、建立静脉通道;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呼吸支持、心肺复苏措施。(2)急救运转:在对患者实施完院前干预,收至救护车内时,将患者的情况依据标准化流程汇报给我院急诊科,由急诊科护理工作人员按患者的情况联系会诊医师,确保患者送院后能够尽快进行综合会诊。(3)院内急救:患者经我院急诊绿色通道抵达急救室后实施标准干预,由经验丰富的固定护士对患者实施氧气支持、呼吸道清理、补液、体征监测记录、血液样本采集,上述措施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同步进行。(4)随行护理工作人员完成送院后立即将患者的情况以及其他详细记录交接于我院的其他急诊护理工作人员,危重患者协同进行抢救。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急救时间,即患者的会诊时间及抢救时间。

护理满意度评估: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从护理技术、服务态度、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采用百分制,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系统软件中进行计算,以(62622ed541843_html_e828c7d5cfb220ce.gif ±s)进行计量统计,以(%)进行计数统计,t检验与x2检验,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急救时间与护理满意评分

实验组患者的急救会诊时间为(23.51±4.68)min显著短于参照组患者的急救会诊时间(37.68±5.87)min(t=14.621,P=0.000);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急救时间为(40.15±7.87)min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急救时间(70.61±9.83)min(t=18.737,P=0.000)。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评分为:(93.31±5.48)分显著优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评分(79.63±8.14)分(t=10.799,P=0.000)。

3.讨论

危重患者的病情一般较为复杂,很多时候还伴有其他其他并发症状,故需要实施的急救护理项目较多。常规的急救护理干预往往只能针对患者的情况实施单项或两项干预,这极大的延长了急救护理的消耗时间,占用了后续的急救治疗时间,从而耽误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不利于患者的抢救效果

[3]

而标准化急救护理可以提早的了解患者的情况,多项护理措施可以由护理工作人员专项负责,共同实施,而且更早的联系急诊医师进行诊断可以更早的实施急救措施[4]

综上所述,在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相较于传统的急诊护理,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急救时间,提升急救效果,从而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静, 戴茜. 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价值和满意度评价[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05(50):77-77.

[2]方宝娣, 韦蕊萍, 杨敏娟,等. 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家庭保健, 2019, 000(033):195-196.

[3]方宝娣, 韦蕊萍, 杨敏娟,等. 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家庭保健, 2019, 000(033):195-196.

[4]曹青杨[1]. 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探讨[J]. 名医, 2019, 000(002):17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