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如何更好预防肺结核感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9
/ 2

青少年学生如何更好预防肺结核感染 ?

杜黎明

通江县洪口中心卫生院 四川巴中 636741

肺结核作为一类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受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影响,肺结核逐步在全球蔓延,成为当下需重点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青少年学生是传染该疾病的高危人群,学生间接触较为频繁,该疾病易短周期内进行大面积扩延,危害学生自身健康,扰乱学校秩序。青少年如何更佳预防肺结核疾病,需积极掌握其在学校内流行特征、高发因素,分析其实际传播途径,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下面对青少年学生预防肺结核感染展开分析。

1.肺结核在青少年学生间流行特征和高发原因

结核病主要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引发的慢性传染病,可发生于除头发和指甲外机体任何部位,其中以肺部最为常见,当下我国肺结核发病率占全球16%,结合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估测,国内每年出现肺结核实际确诊病例约为850万人,其中高发群体为青少年学生。青少年学生汇聚的核心场所为学校,学生间频繁接触,生活居住较为密集,若无法做好通风、卫生习惯培养等工作,学生感染结核病风险增加,形成感染源导致病情大面积扩散。广大青少年学生处于内分泌系统变化较大的青春期,自身免疫力不足,感染者易处于该阶段发病。同时,青少年学生自身抵抗力较为薄弱,学校集体学习环境,人口密度较大,易为肺结核入侵提供助力,校园内形成传播和蔓延,肺结核多以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喷出的飞沫进行传播。青少年学生活动范围较广,社交活动和交往逐步增加,发生感染风险较大。此外,青少年学生学习压力大,作息缺乏规律性,自身营养补充不足,学校对肺结核宣传教育并未重视,多数学生对肺结核疾病危害缺乏全方位了解,学生自我保健意识较为薄弱,也增加肺结核感染的风险。

2.肺结核是如何传染的?

一方面,传染源。主要是指痰涂片检查发现结核杆菌肺结核患者,涂阳患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通常一个肺结核患者每年可传染10-15人。另一方面,传播途径。肺结核患者在咳嗽、咳痰、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会喷出含有结核杆菌的飞沫,此类飞沫被健康人吸入增加感染的风险。肺结核可通过空气传染,或通过呼吸道感染,与肺结核患者存在密切接触的群体,最易感染结核菌。

3.青少年学生预防肺结核感染措施和建议

肺结核预防作为从源头避免该疾病的措施,青少年学生为避免感染该疾病,需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杜绝此类疾病“惹祸上身”,包含以下几方面:

  1. 健康体检。首先,最重要的是控制传染病源,应该尽早地发现隐藏在人群中的传染源,并予以彻底治疗,缩短传染期,减少其对周周四人群传染病。这是预防结核病最重要的措施。学校应结合相关规范将结核病检查项目作为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工常规体检的必查项目,交由拥有资质的体检机构开展健康体检,并将最终检查结果纳入学生和职工档案中。疾病控制机构,应针对发现疑似的肺结核学生,应第一时间反馈至学校,交由学校告知家长前往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确诊。针对新入校的学生可以进行常规的PPD试验和X线胸片检查,有效的完善强阳性学生的动态监控,降低肺结核发生的概率。同时,积极做好定时体检是预防结核病的基础保证,始终遵循早发现、早隔离和早治疗基本原则,减少结核病的发生。

  2. 切断传播途径。肺结核以呼吸道传播为主,发现传染源后要采取隔离等防护措施,

减少患者与家庭成员、同事、同学等密切接触。患者必须与他人接触时要佩戴口罩,避免结核菌的扩散。

  1. 做好校园内环境卫生工作。学校作为学生密切接触的区域,应积极保证生活和学习环境的舒适性,结合我国相关规范和条例,对学校卫生进行严格控制,从本质层面避免结核分枝杆菌的发生和传播,避免该疾病的发生。特别是针对教师、宿舍、图书馆等人群较为密集的区域内,及时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建议每天通风至少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做好校园内环境的清扫整洁,重点解决各死角的卫生。此外,需积极加强个人卫生防护,注意勤洗手、漱口,出门应尽量停留于空气畅通的区域,避免前往拥挤的场所。

  2. 健康教育。增强师生对结核病的防控意识,是实施全部疫情防控措施的重要基础,加强健康教育是预防肺结核的重要内容,主要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教育活动,提升人们的认知,帮助其调整生活习惯,提升其依从性,保证治疗方案的有效实施和病情的治疗效果。学校应该加强对肺结核的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比如肺结核的传播方式、其临床症状、预防方法等,提高师生预防肺结核感染的意识,给学生们讲解肺结核是可进行预防,防止部分学生因恐惧而隐瞒病情,以此造成大面积感染。对出现咳嗽、咳痰超过14d以上或者痰中带血等疑似肺结核的学生进行详细的排查,便于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有效的控制传染源。定期开展预防和治疗肺结核的知识讲座,制定预防肺结核的宣传手册,促使学生对肺结核的防治知识系统性掌握。另外,针对学校易感人群应该调整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改善饮食,以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3. 监测与报告。中小学校应交由班主任或卫生委员积极执行晨检工作,注重掌握学生是否存在咳嗽、咳痰、发热等状况,一经发现疑似症状,需及时报告学校卫生室;因病缺勤学生应及时做好溯源统计工作,如怀疑为肺结核应及时反馈至学生卫生室;对学校内部发现的肺结核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严格依照相关规范实施,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疫情监测,各级防控机构需对学校结核疫情进行自觉监测,对发生的疑似病例信息,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调查核实。

  4. 坚持体育锻炼。坚持体育锻炼可增强青少年学生机体抵抗力,应适当增加户外活动,运动不仅可促使身体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可锻炼呼吸系统。应积极参与体育运动,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体质,避免肺结核疾病的感染。

  5. 充足的睡眠和身心愉悦。青少年处于学习压力较大阶段,自身保健意识薄弱,应坚持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应控制自身情绪,处于身心愉悦状态。

综上所述,肺结核作为青少年学生最易感染的疾病,其不易治疗,所以需充分做好预防,积极和各部门进行沟通,重视宣传教育和风险防范,才能有效阻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和适当的进行筛查,积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治愈。学校应及时重视青少年学生肺结核疾病的预防,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增强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