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治中风病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之思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浅谈治中风病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之思想

赖道文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城健康路民间传统中医诊所  江西省 赣州市 341200

要:中风病多见于中老年人。青少年儿童较少见。古人云:人到40阴气自半。肾属水,主藏真阴真阳。人之阴分不足,指的就是肾阴虚,阴虚阳浮,治宜治滋阴以潜阳,阴虚阳亢,治宜滋阴以镇亢,阳亢化风,治宜滋阴以熄风。阴虚阳衰,治宜阴中求阳,滋补温养以强肾气。肾气虚人体一切功能即将衰退。肾虚水不涵木,肝阳易亢,化风上扰伤及脑络,致眩晕卒倒。肾气虚脾失温熙,则易生痰,痰随风阳上窜脑络,朦蔽清窍,致神昏卒倒。肾阴虚心火暴盛,挟风阳上窜脑络,血菀于上,脑压过高,上实下虚,血管破裂,故中风不语,神昏不识人。总之,中风是脑血管病变,血瘀血溢是现代医学拍片所能看见的形质病变,其治与外伤暴力伤脑不同,因其挟有亢阳,这是现代医学所看不见的东西。因此活血化瘀不能作为中风病之主要治法。

关键词:中风;阴虚阳亢;本虚标实;

引言:中风病之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外感,或多或少均兼有内伤,尤其兼肝邪较多,因肝风肝阳肝火极易上头伤害脑络。中风时的病变机理,病因性质,以及病变所涉及的广度和深度均远远超过未中风时的头晕目眩患者。在很多时候,往往表里合病,气血阴阳合病,脏腑合病。上下相互制约,虚实相兼,病理机制如犬牙交错。治之必须条分缕析,精益求精,方能见效。

中风病古人分真中类中。其实不必分,都是以风邪伤脑络为主之病变,若无内风,风邪未必伤脑络,也必不致患中风半身不遂。如伤寒外感患者,不论风寒闭阻营卫如何结实,均不会导致卒中,往往一汗即解。因此,根本没有必要把中风病人之外感症状,见诸肢节疼痛,发热恶寒,头痛脉浮紧者称之为真中风,若无内伤,何以患中风?若如此称之,必误导医者,而惯用发汗解表之法治之,一有不慎,必导致大厥不起。其实适应于大小续命汤之患者不足百分之一,大可不必惦记此二方不放,以致贻害非浅。有的医生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此类病症。即使要用,也必须加减部分药物,否侧必招致大祸临头。此二方不但不能降脑压,反会增脑压,十分恐怖,它是那个时代大背景下的特殊产物,在明清时期都早已过时了。那时候的风多以寒为主体,明清时期的风多以热为主体。以寒为主体的中风思想多原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风病的命名原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所谓历节就是患者诸肢节疼痛,不可屈伸为主症的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证,明显是以夹义伤寒为主的辨证论治思想,所用药物无一方不用辛温药,其实对于百分之九十之患者都是不利的,不能作为中风常规方使用,故后世对其所例之方子很少引用,不能作为适宜技术推广使用。我们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只学其治病程序,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之法则,不必完全套用其方药,很多内科杂症,都是变幻莫测的,只停留于区区几味药上去认识疾病,了解疾病是不足取的。读经典,不能泥于经典,更不能食古不化。宋元明清以后医家,逐渐脱离了夹义伤寒中风之框架思维模式,转而顷向于内风学说,这无疑是十分正确的思路,是学术上的重大突破,但部分医家为了与伤寒中风相鉴别,以真中、类中分别之,或直以非风名之,这就更加打乱了中风之概念,使初学者,不知哪个是真中风,哪个是假中风。我认为类风,非风之说,无异于此地无银三百两,其实都是风,都是真中风。经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风邪挟痰火湿浊蔽于机窍,则神昏不识人,口不能言,半身瘫痪,非风药不足以宣开机窍,启迪神明,恢复偏瘫,这就是治中风之本意,也是治中风之标急,急者治其标,非风药不能治标急。凡一切发汗祛风、芳香开窍,辛凉开窍,辛凉祛风、平肝熄风、入络搜风之品均可治中风之标急。只是在临床中,应根据本虚标实各占比例之多少,以及风邪之性质,风邪所挟持的痰火湿浊之多寡而选用符合症情之药味治之,则可收效如捊鼓之应。

中风是本虚标实,上实下虚之病症。经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因此中风并不是外感六淫那么简单,外感就象导火索,真正起作用的是体内之炸药包。脑溢血就象火山暴发,其体内蕴郁之亢阳由来已久,早已蓄势待发,此时或因酒色过度,或因暴怒忧伤,或因操劳过度,都可激发体内之亢阳化风上扰,若风挟火势,火助风威,其势更猛。从总体病情看,外风所含之成份极少,阳亢化风所占比例极大。体内之亢阳出于肝经,平肝即是平亢。体内之浮阳出于肾经,潜镇浮阳之品多入肾经。中医对人体生理之认识讲究阴阳平衡,阴平阳秘,所谓阴平,就是阴精、阴液要充足,平在五行中属水,平就是如海洋一样宽广,水液充足,阴平元阳才能安静、潜藏、宁谧,但这种安静宁谧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因中医研究的是人体生理状态下的阴平阳秘,是一种正常的生命活动规律。有生命必有气化,这种气化是要不断消耗水分的。随着人体之生长壮老,水分会逐渐枯竭,真阴会日愈消亡,因此肾气日衰,元阳飞越,肝阳必亢,阳亢化风,心火暴甚,风火相煽,上窜脑络,中风乃发。从以上分析可知,引起中风之关键因素是阴虚,而不是阳虚,即使临证中见到阳虚肢冷,舌淡白,脉沉细等证,也是阴损及阳所致,阴不足,阳气必无力,故从阴化寒,不能与正伤寒相比。中医讲究的阴阳平衡,并非阴阳平分,往往阴多阳少才能平衡,因为中医学研究的是生命,而不是机器。生命受到的伤害须要自身愈合,在生命运动中所产生的废弃物质也要靠自身力量排泄,这种愈合收复和自身排泄的能力就是生命。生命是有喜恶的,其灵敏度极高,感应性极强,投其所好,则可促其生命力,投其所恶,则可杀伤其生命力。因此,医生治病,要知道五脏六腑之喜恶,气血阴阳之盛衰,不能把人当钢材一样来切割,当机器一样来修理。机器在运转过程中所受到的磨损是不能自已愈合的,所积累的油垢也是不能自身排泄的,因它必竟不是生命。一切没有生命的物体,其阴阳之质量和形态是可以平分的,借此以达到平稳运转。因此研究人体之正常生理功能和异常病理机制不能机械化的去认识,因为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风之病理机制就是阴虚阳亢,肝阳化风,心火暴甚,阴阳离决之重症。平肝熄风,搜风解痉,化痰开窍,清热泻火,重镇潜阳治其标急。滋阴补肾,滋水涵木,滋阴潜阳治其本虚。医者应权衡于本虚标实之间而进行辨证论治。

血压偏高,阴虚阳亢,化风上扰是中风之常见病理机制。但也有血压偏低,气虚血瘀之体,也可出现肝阳化风,上扰清窍而患中风,归根结底与肾气虚有关。肾虚脾弱致中气虚陷,肾虚肝弱致营血虚疲,虽气血两虚,若肝阳不亢,终不致引起中风,有人一辈子都肾气虚弱,但肝阳不亢,也不致于患中风。从此分析可知,中风之主旋律就是内风上扰,内风与外风相合而病者也时有之,但相对较少。现代医学喜欢把中风称之为脑血栓、脑梗、脑溢血,这只是从拍片中所见到的情形,只知其标象,而未知其本虚,更未知其因内虚化风之病因。故现代医学认为,中风就是血瘀血溢之病变,治之无外乎活血化瘀,凉血止血。认为血溢血瘀才是中风之病根,而不知内风在其中作梗,这就是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之区别。中医看到的是本质,现代医学看到的是标象,不仅中风如此,它科也然。中风病之实是心肝二脏,中风病之虚是脾肾二脏。所谓心火暴甚,肝气横逆,泻其心火,平其肝逆,釜底抽薪,则可降脑部高压。肝阳化风上扰,从实化则成风火,从虚化,则伤脾伐中,致中虚气弱,治宜补气以行营,养血以活血。肾水枯竭,阴损及阳,阴阳两虚,下虚上实,痰阻神明,致神昏失语,肢体瘫软沉重,治宜阴中求阳,滋阴以养阳,兼化痰开窍以醒神明,此时风药宜少用,活血化瘀之品也宜少用,或不用,同样可以化脑部血栓,启迪神明。

现代中医受到现代医学之影响,在治疗中风脑血栓时,多以活血化瘀为主,往往以独剂、大剂、峻猛之剂活血化瘀之品治之,并且洋洋得意,自有许貌,以为找到了治疗中风之真谛,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我认为这只是单相思。中风脑梗只是现代医学看到的表面直观现象,而且爽呼其名曰:脑梗,意欲把中风二字去除而后快,这是没有深入了解中风的病理机制之故。要知道是中风引起的脑血栓,而不是脑血栓引起中风,若内风,何来得脑血栓?诸如脉管炎之类疾病也是由脉管血栓引起,为何不患中风呢?因其起因不同,患病特点以及患病部位有异,不能统统以血栓梗阻论治之,应该深入了解各自的内在病因,方能得其治法真谛。如果单以血瘀作为患病内因的话,很多疾病都离不开血瘀,如肝硬化,各类肿瘤,胃痛,头痛,以及糖尿病、肺心病、肾病晚期都有严重血瘀的症状出现,不是一个活血化瘀之法就能解决的。不论中医和西医,都以鉴别诊断为核心课题,鉴别不出来,何以做出正确的诊断?因血瘀产生的病变实在太多了,医生应在血瘀之外寻找突破点,从普遍性中找到特殊性,找到了特殊性,就能找到正确的治疗方法,选药配方,那就顺理成章了。就中风而言,其病变之主流方向是风而不是瘀,其风又以内风为主体,外风较少,或有或无。中风绝不能以伤寒感冒论治,要知其体内亢阳郁逼,暗流涌动,稍有不慎,就会命悬一线。瘀中挟风,治宜平肝熄风,熄风解痉可解开脑梗外围的障碍,类似披荆斩棘之治法,先把外围顽固势力解除,则瘀血易散,有时不化瘀而瘀自化。内风又因肝热阳亢所生,凉肝镇亢之品虽无直接熄风解痉之功,但能镇肝之横暴,肝气横暴类似自然界之龙卷风,是台风的中心风力,此飓风若被镇压潜散,则风势自缓,用镇肝平亢之法,要看肝阳亢烈之强度而适时使用,强度不够的话,则宜少量用之,或不录用。风又有虚阳化风,其风势较缓,见肢体瘫软,则不宜镇压凉泻,只宜培补吸敛之品,以固心肾,谨防阴阳离决。从以上分析可知,如果不把肝邪该解散的解散,该镇压的镇压,该安抚的安抚,能把血栓脑梗疏通吗?除此之外,治中风的痰阻窍闭,痰热中阻,气虚血瘀,阴枯血燥都应建立在平肝潜阳之基上使用,这就是治中风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之思想!

作者简介:赖道文1962年11月10日生,男,汉族。本人自幼酷爱祖国医学,如饥似渴,刻苦钻研40年,写有心得笔记本200多万字,完成初步书稿100多万字,发表论文6篇。研究方向:整体观念、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