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8
/ 3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

董利平

利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利川,445400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方法: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辖区内居民中随机选取300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在2021年1月至6月辖区内居民中选取150人设为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在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辖区内居民中选取150人设为观察组,行新型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对两组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予以对比。结果:两组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知晓率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居民予以新型互动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

[关键词]健康教育模式社区居民健康素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自身健康意识随之提升。健康素养作为居民的基本素质,是指在先天生理基础上,经后天环境、教育及自身实践影响而形成的一种针对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处于稳定的适应状态[1]。健康素养形成过程中,居民主动了解相关健康讯息,据此判断自身健康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自身健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与居民健康素质具有密切联系[2]。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的先决条件为健康素养培养。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是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3]。开展健康教育是社区提高辖区内居民健康素养的有效手段。传统健康教育模式通过开展讲座、发放纸质宣传手册进行,效果有限。社区需不断完善、改进健康教育模式,不断提高居民健康素养。为了对比分析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特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辖区内居民中随机选取300人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对比,组间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模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辖区内的居民300人。在2021年1月至6月辖区内居民中选取150人设为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在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辖区内居民中选取150人设为观察组,行新型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中,男性73例,女性77例;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49.31±2.17)岁;其中,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者20名,初中者87名,高中及以上者43名。对照组中,男性75例,女性75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0.31±1.98)岁;其中,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者18名,初中者85名,高中及以上者47名。两组居民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具体健康教育方法:为居民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健康教育手册中包括常见慢性病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家庭护理知识等。每隔2周组织社区居民参加健康知识讲座,每次选择一种慢性病作为讲座内容,并开展义诊,对象为患有此慢性病患者。观察组采取新型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具体健康教育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以此为基础,在社区居民中选取志愿者,协助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由志愿者收集组内居民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社区予以总结,确定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内容。由社区医生主持开展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志愿者组织居民参加,同时鼓励居民积极发言,提出针对慢性病健康知识相关问题,社区医生予以解答,帮助居民了解慢性病相关知识,增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了解。义诊结束后,志愿者对受检居民相关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归档。根据每次义诊结果,确定慢性病高危人群,对此类居民进行强化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主要内容为临床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血脂异常)的防治方法、症状表现、自我护理方法、康复训练方法等知识。其中,预防疾病知识是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提倡不吸烟、不饮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定期检查、疾病普查普治、遵医嘱治疗等健康行为和健康生活方式。此外,艾滋病、性传播疾病、病毒性肝炎等危害居民健康的传染性疾病的症状表现、预防方法、隔离消毒措施等知识同样属于社区健康教育重要内容。居民应着重了解此类疾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

1.3  观察指标

健康教育后,分别采用自制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两组居民的健康素予以调查。此问卷中包括被调查居民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具体调查内容如表1)。社区工作人员记录调查结果,统计两组基本知识和理念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基本知识和理念知晓率=(知晓人数+部分知晓人数)/本组居民总人数×100%。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形成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居民人数/本组居民总人数×100%。

表1  自制健康素养调查问卷

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知晓、部分知晓、不知晓)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形成、未形成)

体重快速下降是恶性肿瘤早期信号

定期体检

艾滋病病毒不会经蚊虫叮咬传播

控制烟酒

被动吸烟的危害

严格限制食盐每日摄入量

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以卡方(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知晓率对比

两组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知晓率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知晓率对比

组别

知晓[n(%)]

部分知晓[n(%)]

不知晓[n(%)]

知晓率(%)

对照组(n=150)

95(63.33)

20(13.33)

35(23.33)

76.67

观察组(n=150)

125(83.33)

17(11.33)

8(5.33)

94.67

X2

15.340

0.277

19.790

19.790

P值

<0.001

>0.05

<0.001

<0.001

2.2  两组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对比

两组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对比

组别

形成(n)

未形成(n)

形成率(%)

对照组(n=150)

130

20

86.67

观察组(n=150)

147

3

98.00

X2

--

--

13.600

P值

--

--

<0.001

3讨论

健康素养来源于《健康教育和社会政策》论文中,认为健康素养是居民的基本素质,并以卫生保健系统、教育系统为基础讨论了开展健康教育对提高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健康素养指居民在先天生理基础上,经后天环境、教育及自身实践影响而形成的一种针对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处于稳定的适应状态。有研究认为,健康素养是针对健康产出的相关变量,可影响居民整体健康状况[4]。若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低下,可加重国家卫生系统负担,属于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人的健康素质与健康素养的关系密切。研究发现,居民的健康素养提高,可带动健康素质提高[5]。健康素养包括健康知识和相关技能两部分内容。健康知识作为基础医学观念,指保持良好身心状态的相关知识,相关技能则是指保持良好身心状态的相关能力与方法。健康素养受信息接受者因素、健康教育水平因素的影响。其中,健康教育水平是居民健康素养的重要影响因素。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要工作内容。健康教育是一种社会教育活动具有高度的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在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期间,教育对象为社区内居民,教育目标则为促使社区居民提高健康意识,能够主动关心自身健康问题,积极参与健康教育活动,在卫生行为和生活方式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改善社区居民健康。研究发现,社区健康教育的开展可促使居民自觉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可影响自身健康的一切危险因素。因此,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对强化居民预防疾病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促进作用[6-7]

本研究对比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结果发现,相较于常规的社区教育模式,采取新型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可促使居民改掉不健康的生活及行为习惯,增加居民对健康相关知识的了解。在开展新型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期间,应确保健康教育的“四点一面”性。“四点”为建立社区科普站、街道科普栏、家庭科普书、社区科普网。“一面”即社区健康教育面对面,能够及时解决居民的健康问题。有研究结果显示,将新型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社区健康教育中,可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确保健康教育持续性,完善社区健康教育体系,使社区居民健康状态处于平稳状态[8-10]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知晓率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证实,对社区居民予以新型互动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对健康素养提高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郭美萍.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探讨[J].东方药膳,2021,6(12):233.

[2]李海颖.对比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13(25):189.

[3]姜芸芸,吴相莉,金娇,等.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7,12(6):876.

[4]杨文洪,张曙云,卓凤坚,等.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8,29(3):401-403.

[5]任玉梅.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3(11):24-25.

[6]王凌宇.分析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J].家庭生活指南,2019,6(15):138.

[7]余慧.健康促进管理模式干预对社区老年人健康素养的影响探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7(12):126.

[8]潘晓东.互联网+的新医疗模式下促进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素养[J].实用老年医学,2016,12(10):58-60.

[9]李彩福.自我管理干预对社区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11):2824-2826.

[10]蔡忠元,王路,包路奇.不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评价结果分析[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8,12(2):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