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技术的主要环节与病虫害防治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水稻栽培技术的主要环节与病虫害防治要点分析

安会芳 ,包文喜 ,邓飞鸿,赵烨

思南县农业农村局 565100

摘要: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主食。而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水稻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粮食的需求,就应该把关注的重点放到水稻的栽培技术上,进而借助技术的升级,来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稳定供应。基于此,本文以水稻栽培技术的主要环节为切入点,来分析相关病虫害的防治要点,希望能为水稻的种植栽培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主要环节;病虫害防治;要点分析

前言:从水稻自身的生长习性来看,由于其对光照、温度、土壤、肥料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在实际的栽培过程中,需要借助对相关技术的科学应用,来把控好水稻的种植规模和实际产量,进而通过国家扶持力度的加大以及引进先进的技术,购入完善的设备,来实现水稻的高产栽培,从而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上,来更好地推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2]

  1. 水稻栽培技术的主要环节

1.1水稻种子选择及处理

在栽培水稻的过程中,要想实现产量和质量的并行,就要做好种子的选择工作。而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在选择种子时,一定要对种子的类型和生长习性进行充分的考量,进而在此基础上选择产量高、品质好且抗病能力强的水稻品种。不仅如此,在对水稻种子进行选择时,还要侧重考虑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进而通过科学的选择,来确保水稻后期的存活率和生长质量,与此同时也能为之后的田间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做好水稻种子的处理工作,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入手。首先,需要将水稻的种子放到阳光底下进行晾晒,以起到杀菌、灭虫的作用。并且在晾晒的过程中,相关人员一要注意保持种子晾晒的均匀性,二要注重动作的轻柔度,以避免因人为操作而使水稻种子受到损伤。其次,是水稻种子的消毒工作。一般情况下,会借助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来对种子进行消毒。以物理方法来说,先将水稻的种子放进50度的温水中,然后再使用木棒等工具进行搅拌,同样在搅拌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均匀性和轻柔度,最终借助物理方法来使水稻种子获得充足的水分供应,从而为其的生长发育创造有利条件。而化学方法主要是先将种子浸泡到相应的药液里,而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控制好药剂的用量,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以确保种子能够达到最为理想的浸泡效果。而借助化学方法来处理种子,其最为突出的优势就是可以增强种子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1.2水稻种植地的选择

与其他的农作物不同的是水稻对于种植地的土壤是有着一定的要求的。所以除了做好种子的选择和处理工作以外,水稻种植地的选择也是其栽培管理一项重要环节。具体来说,水稻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供应,而如果种植地的土壤,其并不能很好地锁住水分,就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所以在选择种植地时,一定要考虑种植地的灌溉和排水条件,尽量选择蓄水能力较强的地块作为种植地。除此之外,在对种植地进行选择时,还要充分考虑其与工业区之间的距离,以防止水稻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受到工业污染,进而影响其后期的产量和质量。

1.3水稻的播种育苗

在进行水稻的播种工作时,我们最先要确定的就是播种时间,这是因为该环节会直接影响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并且在播种的过程中,还应在立足于水稻品种特性的基础上来选择不同的播种期。而由于水稻的播种工作经常会受到天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这些因素都是人为无法控制的,所以当遇到温度比较低或者降水比较少的情况时,相关人员可以通过地膜覆盖的方式,来保证种植地土壤的温度和湿度,从而为水稻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而等到水稻的幼苗已经有4到5片叶子时,就可以进行插秧工作,而在这里需要注意是,在进行插秧工作之前,还需要做好土地的整地工作。而通常情况下,会借助深翻的方式,来保持土壤的疏松度,以便其更好地涵养水源,吸收养分。

1.4水稻的田间管理工作

田间管理的工作主要分为两大方面,一个是水分管理,另一个则是肥料管理。先以水分管理来说,当进行水稻的移植工作时,相关人员一定要注意水位的变化情况,等到返青阶段时,要根据当时的种植情况来适当增加水位,通常情况下在水稻分蘖以后,不仅要停止灌溉工作,还要将相应的水分排出,从而为之后的晒田工作打好基础,以保证分蘖的有效性。除了水分供应以外,肥料管理也是非常重要一项工作。首先水稻在最初发育阶段时,要注意氮肥的使用,而当稻穗进入成熟阶段时,应施予一定量的碳肥,以保证水稻后期的产量和质量。

  1. 病虫害防治要点分析

2.1研发植物源农药

与其他农药不同的是,植物源农药主要是借助对植物中化学物的有效提取,来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而植物源农药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安全,无污染,所以将其喷洒在水稻田上,不仅可以灭杀相关的害虫,还有利于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2.2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诱杀是水稻比较常用的一种防治方法。我们都知道,有一些害虫非常信号在夜晚出来活动,所以相关人员可以结合害虫趋光性这一特征,来将其引诱到灯处进行统一灭杀。特别是在雨量充沛的夏季时,物理诱杀的方法是非常适用的,而该方法不仅能从根源处来消灭害虫的数量,降低其的繁殖率,而且其的操作还非常简便,再加上投入的成本也比较低,所以对于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来说,物理诱杀也是一项非常不错的选择。

2.3化学防治技术

传统的化学防治技术主要是借用农药、化肥来对病虫害实现有效防治。但是农药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药剂的用量和喷洒的次数。而随着我国进入信息化时代,各种现代化的技术不断涌现,所以当前有关部门就引入了喷雾技术,从而以此来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比如有:超低量技术,静电喷雾技术等,而这些化学防治技术不仅解决了使用农药的弊端,还能使药水更加均匀地喷洒在水稻上,以强化病虫害的防治效果[3]

3.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水稻栽培技术主要环节的全面掌控,可以为其构建更为科学良好的栽培环境,进而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以为水稻的生长发育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裴玉莹.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要点分析[J].南方农业,2021155):57-58.

[2]尹恒军.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分析[J].新农业,2020,(20):35-36.

[3]李少林.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23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