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如何做好健康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0
/ 1

手术室如何做好健康教育

陈雪丹

内江市中医医院  四川 内江 641000

所谓健康教育具体指的就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模式,所开展的教育活动,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改善其生活方式和个人行为,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潜在风险因素是预防疾病和提高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关键,在健康教育中,关键就是帮助人们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健康教育的意义也在不断深化,而手术室作为医院中治疗和抢救患者的关键场所,那么如何在手术室内做好健康教育呢?

一、术前健康教育

(1)术前巡视

在接到手术通知单后,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手术前一天对患者进行术前探视,详细了解患者的个人资料,术前的相关准备情况以及各项检验结果等,并在第一时间与病房护士、主治医生以及患者本人进行深入的交流。同时,护理人员需要亲自与患者进行交谈,告知患者相应的术前准备,比如洗澡、更衣和禁食禁饮等,了解患者的个人情况,比如女性患者可以询问其是否来月经以及是否有其他特殊情况等,并在第一时间报告给手术医生和麻醉师。

(2)术前指导

在患者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详细告知患者术前的相关注意事项,并为其耐心解释术前用药以及其他特殊处理的目的,缓解患者的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与此同时,护理人员也要为患者详细介绍手术室环境,并告知患者整个手术过程中均有护理人员和麻醉师看守,给予患者充足的安全感。对于患者所提出的各种问题详细解答,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情感需求,这样也可以打消患者的顾虑,增强患者信心。

二、术中健康教育

(1)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需要独自一人进入手术室,所以患者很容易产生恐惧或孤独的心理,再加上疾病和环境的影响,很多患者在术前难免会出现惧怕、恐慌的心理情绪,所以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前,需要在手术室门口热情接待患者,并告知患者家属耐心等候,以此来稳定患者情绪,缓解不良心理状态,让患者可以更饱满的态度接受手术治疗。

(2)麻醉配合

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正确配合完成麻醉穿刺,比如椎管内麻醉时,应指导患者将背部靠近手术床边缘,并在患者头下垫枕垫,使患者尽量保持前曲的姿势,将肩部与臀部水平内收双手,或单手抱膝,清晰且完整的暴露肌注部位。完成麻醉穿刺,置管固定后告知患者切勿随意移动,避免麻醉管滑出。对于全身麻醉的患者来说,由于需要注射麻醉药物,会使患者的意识短暂消失,而在麻醉清醒后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但需要告知患者,这都属于正常现象,解除患者担忧的心理。

(3)手术配合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手术情况对其进行相应的指导,比如在腹部手术时,由于牵拉很容易引发患者出现疼痛、恶心和胸闷等不适感,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在这时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并耐心为患者解释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同时告知患者手术过程中一些特殊器械和处理的目的,比如电钻、电刀和麻醉监护仪等器械的使用方法以及使用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的感觉,并告知患者使用束腹带的目的是避免患者在非清醒状态下,出现躁动而影响到手术的正常开展,目的是保证患者安全。

三、术后健康教育

(1)术后注意事项

在患者完成手术后由护理人员将患者安全送回病房,并安置好正确的卧位,根据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和麻醉方法,对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告知其相应的注意事项,比如在患者麻醉后,需要卧床休息6~8小时,禁食禁水,同时详细的为患者和患者家属讲解放置引流管的目的和相应注意事项,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但需要注意活动方式和活动量,以此来促进患者康复并有效预防并发症。

(2)术后随访

在患者术后第2天,护理人员需尽早来看望患者,并在第一时间了解患者术后的一般情况包括伤口是否出现渗血、术后疼痛情况、各项生命体征以及引流管中引流液的颜色、量等,如果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上报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