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锌杂质在高炉炼铁中的循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0
/ 2

铅锌杂质在高炉炼铁中的循环

肖峰

河钢邯钢邯宝炼铁厂2高炉 056000

摘要:铅锌杂质是导致高炉炉况失常、煤气流紊乱及铁水质量下降等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对高炉冶炼中含铅、锌杂质的矿物特征进行分析,重点论述高炉内含铅、锌杂质的分布规律,并对其在冶炼过程中的循环规律进行总结,以寻找减少铅、锌等杂质对高炉生产造成的危害为目的提出相应对策,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及合理配矿、改善高炉设置、优化排铅法、提高炉窑技术、强化环保监测等。

关键词:铅锌杂质;高炉炼铁;钢铁生产

高炉冶炼是钢铁生产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钢铁生产的效率和质量。由于钢铁原料来源、成分等比较复杂,因此冶炼原料中往往会含有铅、锌等杂质,从而对高炉的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改善高炉冶炼的效率、安全性及钢铁产品的品质,必须对铅锌杂质进行全面地分析,掌握其循环过程和危害,以寻求减少其危害的有效途径。

一、高炉炼铁中铅锌杂质及矿物特性

在高炉冶炼中,铅、锌在熔炉中被还原、沉淀、附着于炉壁上,不但造成了生产安全隐患,而且对大型高炉造成了不良影响。在自然界中,大多数的铅、锌都是以硫化物形式存在的,而高炉冶炼中按铅、锌的矿石性质可以划分为铁精矿、球团矿、炼铁炉等。由于大部分含铅、锌的杂质都是以矿物和晶体为主要成分,因此通常是在以后的熔炼过程中减少对铅、锌量的影响。

二、铅、锌在炼铁过程中的循环过程和影响

(一)铅、锌的收支分析

铅、锌杂质会对高炉冶炼产生不利影响,不同炼钢厂或同一家钢厂在不同阶段,其入炉原料中的铅、锌杂质的来源及消耗情况存在差异。一般说来,我国的铁矿石中铅、锌含量比进口的矿石要高得多;在高炉中,烧结矿的贡献超过50%;其中,铅、锌等杂质主要由煤气净化装置排放,有些则滞留在炉中,如果积聚到一定程度,会对高炉造成很大的伤害,例如韶钢2号高炉曾出现年炉底排铅量超过百吨,严重影响了高炉的安全。表1为高炉铅、锌的收入情况,表2为高炉铅、锌的支出情况。其中,烧结矿在高炉中的铅、锌资源中占有75.19%和66.75%,而冶炼灰的锌、铅占有比例则分别为75.72%和98.50%。因此,在不考虑炉底排铅量的情况下,冶炼灰是高炉冶炼生产的主要铅、锌收入来源。

表1 高炉铅、锌收入情况

类别

烧结矿

球团矿

焦炭

其他

锌收入

75.19

19.18

2.15

3.48

铅收入

66.75

17.11

9.27

6.87

表2 高炉铅、锌支出情况

类别

炼铁粉尘

炉渣

生铁

其他

锌支出

75.72

18.28

3.78

2.22

铅支出

98.50

0.56

-

0.94

冶炼灰的烧结和再回收,使铅、锌的危害大大增加,而铅、锌的炉外循环使其进一步恶化。经计算,炉膛中的Zn循环量较入炉Zn大1个量级,从而加剧了锌的危害。因此,对高炉冶炼粉尘进行脱铅、脱锌处理,或降低冶炼粉尘的进入,对铅、锌的危害有很大的抑制作用。

(二)铅、锌对高炉的危害

1.铅危害

铅对高炉的危害主要体现在铅液渗入炉体、发生氧化膨胀方面。铅溶液渗透到炉身的耐火材料中,发生氧化、膨胀,形成内部应力,造成耐火材料的损伤,甚至是炉壳的破裂。铅液的密度比铁水大,流动性较差,不易溶解,在炉膛、炉底积聚大量的液体铅可导致炉前运行不正常,例如铁口、主沟等不易保养,堵塞撇渣器,造成跑铁事故等。铅蒸气排放到炉膛内,不仅对环境造成危害,而且容易引起工人的铅中毒。

2.锌危害

锌杂质会造成炉衬腐蚀:由于锌的渗透,在炉衬的缝隙和空隙中沉积,造成了炉衬的体积膨胀。锌杂质会引起高炉结瘤。由于锌蒸汽上升,凝结,氧化,在砖内形成高锌粉尘。当有条件时,可转化为炉瘤,炉瘤的滑落会对风口结构造成损害。

三、铅、锌在高炉炼铁中的影响

(一)铅对炼铁的影响

铅在冶炼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铅水进入熔炉,在熔炉内发生氧化和膨胀,会对熔炉的结构造成一定的损伤。另一方面,铅对碳砖也有腐蚀作用,铅渗入碳砖中,碳砖被氧化膨胀后会产生裂缝,使其结构遭到破坏。当碳砖温度低于其熔点时不产生渗流,而铅的熔点很低,它的渗流面积大,破坏力大。虽然底部的排铅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铅对铁水的污染,但是大量的铅被排出,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二)锌对炼铁的影响

锌在炼铁过程中的作用有三个。一是当锌进入到耐火材料的空隙中后,由于氧化作用,导致其体积增大,产生内应力,破坏了内衬的结构,通过实验发现,在氧化过程中,锌会变成氧化锌,其体积膨胀率可以达到50%或更高。第二种情况是,锌会粘在炉子的表面,变成一个附着物。第三种情况是,锌会在炉料下面沉淀,导致物料的透气性降低,炉膛下降或产生悬渣等问题。

(三)碱性元素在炼铁中对铅、锌的影响

在高炉冶炼时,由于碱金属的渗入,对铅、锌的不良影响也是很大的。碱金属、铅锌等金属元素对高炉的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随着化合物的增多,气体的利用率将下降,从而影响到铁的还原和有效地排出。在高炉内,由于锌的沉积,会产生大量的碳沉淀,从而渗入砖体内的裂纹,造成砖的损伤。另外,由于碱性物质在鼓风炉内的循环,会影响到焦炭的颗粒大小和密度,从而对还原过程产生不良的影响。

四、降低铅锌杂质危害的应对措施

(一)精选入炉原料,合理配制矿料

高炉炼铁企业和相关人员要重视对入炉原料的筛选,根据有关标准,合理配置高质量的矿石,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使铅锌杂质的含量处于合理、规范的范围内。具体来说,应将入炉原料中的铅锌杂质比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相关人员还要严格控制入炉的细小颗粒的比例,以此提升高炉生产中的排铅率。此外,还应注意防止进入高炉的铁矿石水分过高,影响后期的冶炼效果。

(二)改进高炉设置,优化排铅工艺

为了有效减少铅锌杂质对人体造成的伤害,高炉炼铁人员要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及高炉生产操作状态,完善高炉的相关设置,尤其要完善排铅孔设置。目前,大多数高炉的排铅孔设置于炉顶上部,这种设置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为此,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新型的排铅孔布置方式,排铅孔布置方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可在高炉炉底冷却系统下开设排铅孔,进而利于铅液固化,并在增加铅液固化速率的同时,为铅液下渗设置屏障。

(三)提升筑炉技术,加强环境监控

改善筑炉工艺,加强对炉膛的监测是降低铅、锌等杂质对人体危害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用超微孔碳砖、高耐蚀性的石墨炭砖,通过先进的技术,减小材料与炉体的缝隙,降低铅锌杂质对炉体的损伤。此外,要合理控制铁水流速及喷煤强度,确保生铁成分满足冶炼需求。同时,还要做好造渣工作,以保证铁液的流动性能良好,并实际情况实施冷却工艺优化,延长高炉寿命。在此基础上,操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及对高炉运行环境的监测能力,对炉渣、炉内中心气流及其他内容展开监测与分析,以细化高炉炼铁操作程序为前提,保持炉内物质与温度稳定,以此降低铅锌杂质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五、结语

铅、锌等杂质以极小的颗粒级和其他矿物为伴生体,对高炉的生产、安全和生产都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改善高炉冶炼质量,确保生产安全,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循环方式:一是高炉内循环,二是通过外界环境实现循环。通过分析铅、锌等杂质对高炉造成的危害,明确高炉冶炼工人在高炉生产中应做到合理选用材料、合理配置选矿、不断优化高炉设置、加强对高炉内部环境的监测等。

参考文献

[1]李星志,郑镇鹏,赵财波.分析高炉中碱金属和锌的循环及危害控制措施[J].中国金属通报, 2022(17):3.

[2]周旭.铅锌在高炉炼铁中的循环过程与影响浅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2(1):3.

[3]崔利国,张绍立.铅锌在高炉炼铁中的循环过程与影响探析[J].中国金属通报, 2020.